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讨

2018-01-30 21:59米良田��
考试周刊 2017年63期
关键词: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小学科学

米良田��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课程教育,对学生科学素质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尤为重要,本文从目前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入手,简要介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提高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进一步扩大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范围。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自然课程被科学课程所取代,成为小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科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教学资源,致使科学教学无法满足教学大纲的具体需要,因此,教师、学校和教育部门,应积极探究目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便进一步提高科学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践课程中,需要相应的场馆和设备,但是目前小学学校中,科学教学硬件无法满足教学需要。目前小学科学课在3~6年级中开设,而很多学校只有一间科学实验教室,所有的班级只能轮流在科学实验教室进行实验,一个学期只有2~3次的实验机会,降低了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小学科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从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因此纷纷开设科学课程,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对科学课程极其重视,美国从幼儿园就开始开展科学教育,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是每周5~9节,因此在上述国家中,科学课程的发展很快。而我国已经推广和普及素质教育多年,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科学课程在小学中依旧处于边缘化状态,一些教师、学校和家长认为科学是“副科”,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进而导致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一定制约。

二、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策

(一) 教师转变资源开发理念

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开发理念,将课程开发从对教学大纲的开发中跳脱出来,学校中还有其他的课程资源可以进行开发,实验教学、学科竞赛、小组活动、文艺汇演、第二课堂等等,这些可以看做是小学科学课程的资源,都应予以大力开发。

学校应重视小学科学教育,为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做好保障工作,改变其在学校中边缘化的地位,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为教师营造出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氛围,并积极组织科学教师进行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座谈会,鼓励教师们探究科学教案修改和科学资源开发,对开发成果较好的教师予以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通过此种方式来激发小学科学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的积极性。

(二) 重视对科学教材的开发

教材是教学中的重点,目前的小学科学教材是由教育部门组织相应的教育学专家和学者经过研究,精心设计出来的教学载体,因此应注意对教材本身的开发。但是由于教材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对不同地域和学校的具体情况缺乏针对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材资源开发时,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科学素养来进行调整,对科学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现有教材基础之上进行校本教材的研发,对统一教材进行补充和优化,进而对教材的知识和资源进行整合。

(三) 积极开发科学场馆资源

目前我国城市基础科技场馆建设已经较为完善,在城市公立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少年宫、天文馆等场馆中,存在很多科学课程资源,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场所,可以有效提高科学课程资源的完整性。学校应与当地相关科技场馆建立合作机制,例如英国的一些小学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在博物馆进行授课,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校科学课程更好的开展,同时也能使科技场馆中的资源得到极大的利用。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全校师生到科技场馆中参加各种活动,如科学讲座、科技展览等,科教场馆的专业人员能够更加全面和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进行科学成果讲解,从而极大提高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开拓学生眼界。

(四) 注重家庭科学资源开发

家庭是教育的重要阵地,由于科学课程具备极高的实践性和生活性,因此学校应注意对学生家庭科学资源的开发,国外已经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例如新加坡部分学校与学生家长签订家庭教育计划,并与家长建立非常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学校教育的效果。国内学校也应该借鉴这种成功模式,进而促进家庭科学资源开发,诸如在家庭中种植植物、饲养动物等等,还可以向家长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科学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科学探索》《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等等,家长指导和督促学生阅读,另外家长还可以与学生一起观看优秀的科普节目,如,《动物世界》《探索·发现》《美国发明家》等等,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样还能扩展学生的眼界,增长科学知识。

例如,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教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章节要求学生能完整观察植物由发芽到结果的全部过程,时间跨度很大,在课堂很难进行观察,这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将观察部分放置在家庭教育中,选择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宜的植物,在家长的辅助下,讓学生亲身经历播种、浇水等一系列的过程,学生能够亲眼观察到植物一点一点的变化,对植物根、茎、叶、花、果有新的认识和了解。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开设的时间较晚,发展时间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较短,因此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师应积极思考和探究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渠道,通过转变资源开发理念,重视对科学教材的开发,积极开发科学场馆资源,并注重家庭科学资源开发,提高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率,令课程资源更好地为小学科学教学服务,进而构建小学科学课程资源体系,进一步推动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俊,杨花威,张馨尹,翟红村.基于科普场馆资源的小学科学活动课程探讨[J].才智,2016(27):21.

[2]吴青峰.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思路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25-26.

[3]祁玲英.农村小学科学课程中利用乡土资源教学的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4]杨玲玲.新疆小学科学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策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米良田,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小学科学
俄罗斯黄花草木樨生理活性成分原料的开发与利用
插图:课文解读的“快捷键”
初中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