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古典诗歌阅读鉴赏能力提高策略浅探

2018-01-30 22:02王咏楠��
考试周刊 2017年63期
关键词:诗歌鉴赏文本解读

王咏楠��

摘要:诗歌阅读鉴赏,考查的是同学们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诗歌的高度创造性决定了培养诗歌鉴赏能力有很大的难度。高中阶段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没有立竿见影的捷径,而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本文从以趣导学,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途径,复习冲刺中重难点的突破,三个方面探究如何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关键词:诗歌鉴赏;以趣导学;文本解读;重难点突破

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国民》中有一段关于诗歌的话: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情感,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诗歌通过享受俭朴生活的教育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它时而诉诸浪漫主义,使人们超然在这个辛苦劳作和单调无聊的世界之上,获得一种感情的升华;时而又诉诸人们的悲伤、屈从、克制等情感,通过悲愁的艺术反照来净化人的心灵。读诗之于我们,既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审美。但对于部分高中生来说,读诗却已渐行渐远。碎片化的阅读,断章取义的理解,导致高考中诗歌阅读得分较低。为了更好地培养高中生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我在教学中以趣导学,关注诗歌文本解读,以针对训练突破教学重难点,切实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一、 以趣导学

“诗者,天地之心也”。对于古典诗歌教学,重要的一点就是培育孩子们的诗心,这一点对于高一同学来说尤为重要。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即是现代诗歌教学,结合第一单元教学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契机。因此,在结束了第一单元教学后,我给学生补充了食指、舒婷、席慕容等的诗歌。在之后,我开展了诗歌朗诵比赛。经过本阶段教学,同学们对诗歌有了一定的兴趣。但“五·四”运动之后崛起的现代诗歌毕竟和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较为遥远的距离,加上同学们古典诗词修养不够,诗歌鉴赏题对他们来说,仍然是硬伤。

为了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近古典诗歌,之后我在传记教学《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中,开展小组合作,再一次引领同学们探究古典诗歌。结合课文内容,我首先要求同学们梳理了杜甫主要的身平,可以分为“读书与壮游—困居长安十年—陷贼和为官—漂泊西南”四个时期;其次,要求同学们结合传记内容分小组完成杜甫四个时期的代表诗作的搜集与整理。本次教学结束后,同学们不仅搜集整理了杜甫名句,同时对诗歌鉴赏中知人论世这个知识点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懂得了结合作者身世来推知诗歌情感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为同学们播放了“中国诗词大会”高考状元专场等视频,让同学们走进更直观的诗歌世界。在教学人教版第三册古代诗歌单元之前,我为同学们播放了《唐之韵——千古唐诗》系列,使同学们对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李白、杜甫等有了更为鲜明的印象。

以上诗歌教学活动激发了同学们诗歌阅读的兴趣,也使同学们知晓了李白仗剑走天涯的梦想,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博大胸襟……

二、 诗歌文本解读能力提高策略

古典诗歌鉴赏主要考查诗歌意境、情感、艺术手法及诗歌的比较阅读等。对于这些考点同学们是熟悉的,但由于积累不够,这样那样的失误导致败走麦城。只有提高解读诗歌文本的能力,才能在诗歌鉴赏中大显身手。为提高学生解读诗歌文本的能力,我开展了诗歌意象的比较分析教学和“诗歌推荐专题月”活动等,以点滴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朱光潜在《谈美》中写道“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诗人往往移情于物,于是明月、斜阳晚钟、田园林泉等在诗人笔下或扬眉带笑,或叹气凝愁。很多同学对意象大致上知道含义,却不能精确地捕捉含义,要突破同学们对意象理解的误区关键是辨别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人笔下的情感。因此在意象复习时,我注意到了比较积累。如在讲菊花这一意象时,我注意到了将李清照笔下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和黄巢笔下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相比较;讲斜阳时比较“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和“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另外,我以课本为纲,结合人教版第三册古典诗歌单元教学,开展了“诗歌推荐专题月”活动,指导学生从诗歌情感、艺术手法、意象等角度对诗歌进行鉴赏推荐。本次诗词推荐活动,既夯实了课内知识,也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我在教学中注意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诗歌教学中,儒家的“独善其身”,道家的“道法自然”,中国人的“沐春风而思飞扬,凌秋云而思浩荡”等。如在讲到苏东坡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时,我联系《苏东坡传》对儒、道、释文化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大大減少了同学们的阅读障碍。

三、 复习冲刺阶段的重难点突破

经过高三的一轮复习,同学们的诗歌鉴赏知识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但得高分仍然不容易。于是我指导同学们找病根,找对策突破重难点。

针对同学们读诗过程中,不能准确把握诗歌情感,我教同学们“五步”读懂古诗即读标题、读意象、读注释、读作者、读情语。在诗歌文本分析时,指导同学们通过文中的形容词、倒装句等去联想、去还原诗歌境界。

在诗歌艺术手法鉴赏练习中,同学们对修辞手法这一块掌握得比较好。但对于表现手法中的托物言志、象征、借景抒情、衬托、烘托、虚实结合等的理解运用却不尽如人意,有些同学在答题时要么写不全,要么写错。究其原因是艺术手法理解不到位,记不牢。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记忆,我将初、高中古诗文名句结合讲解,如我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上阙与杜甫诗句中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讲解衬托手法。另一方面,将诗歌鉴赏中的艺术手法与散文阅读中的艺术手法鉴赏作横向联系。同时,还向同学们推荐《鸿雁》、《蜀绣》等歌曲,让同学们在轻松的音乐中感悟诗歌之美,寻找解读诗歌的灵感。

以上方法,是我在培养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和努力。随着高考的改革,诗歌鉴赏阅读教学仍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尽管这条道路充满困惑与艰辛,但只要我们坚持总结、坚持反思,不断学习,就一定能让诗意栖居课堂。

参考文献:

[1]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2.

[2]朱光潜.谈美[M].中华书局,2015:78.

[3]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90.

作者简介:

王咏楠,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第一高级中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诗歌鉴赏文本解读
浅析《长恨歌》译文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刍议
通过微课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