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核心素养在“非连续性文本”模式中的体现

2018-01-30 06:08黄雪云��
考试周刊 2017年63期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德育教学核心素养

黄雪云��

摘要:“非连续性文本”多以统计图表、图解文字、清单、时刻等图文并茂的直观模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它要求内容的直观性、概括性和简明性,要求学生能从中快速地提取信息。对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而言,“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模式具有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核心素养在“非连续下文本”教学模式中的体现加以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核心素养;“非连续性文本”

“核心素养”不同于教学中的一般素养,它是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应具备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核心素养强调个人的修养、自主能力和家国情怀,注重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在小学语文中,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笔者将在本文中基于实际教学案例,浅谈自己对“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如何完善核心素养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模式中的体现”的几点看法。

一、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模式的特点

1. 具有归纳性,能提高学生的信息捕获力

“非连续性文本”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它以“碎片化”的信息归纳方式,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我在教学中,针对《国徽》《回自己的祖国去》《意大利的爱国少年》进行文本资料整合,进而让学生从表格中探索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如下图1所示:

上课伊始,我向学生展示上图内容,首先让他们从文章名和课文编排位置了解到: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祖国在我心中。再让他们通过文章主题展开联想,并从中探索出每一课的学习重点。学生通过图表的归纳,捕获到国徽的重要性、国家对于本国人民的意义所在,这对于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核心素养中爱国情怀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同时,由这个案例也可见,在以连续性文本为主导的教材中,整合教学资源,渗透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模式,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捕获力。

2. 具有直观性,能提高学生的信息分析力

“非连续性文本”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比较、分析简单的统计图表等材料,能对其中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在一次非连续文本阅读训练中,我引导孩子们从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图表信息,如下图所示:

学生便能快速地从中获得准确的信息:2011年相比2010年,国民人均纸质书与电子书阅读量都增加;而日均纸质书阅读时间变短,日均数字化阅读时间却变长。这样的阅读训练,既鍛炼了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加强学习自主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具有情境性,能提高学生的信息拓展力

运用情境图教学在非连续性文本中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逼真的情境图能较好地使抽象的概念更加通俗易懂,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文字信息的想象力和拓展力。如下图所示,在教学《国徽》一课时,我先向学生展示我国主要的几个代表性标志徽章,并向他们讲解这些徽章中每一部分的意义,这样能引领他们进一步了解祖国。

紧接着,我再通过此图对学生加以引导,可促使他们回忆起我们国家的先烈们,为了祖国的稳定和团结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也是在这一堂课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从小便能得到更加具有实感的培养,愿意为了国家繁荣昌盛而更加努力。

二、 完善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核心素养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模式中的体现

1. 利用情境图和问题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材思想内容十分丰富,而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就需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意大利的爱国少年》中,教材就插入了一张情境图,学生可从图中发现,这一位少年马甲上、裤子上都打着补丁,他义正词严地与对面年长的、喝了酒醉醺醺的男人们对峙着。我在教学这节课时,就先和学生分析了课文中的这张插图,并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要一个人和好几个大男人对峙?然后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原因。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浓烈,他们纷纷表示是因为那些男人们侮辱了他的国家。我紧接着抛出问题,那你们从哪些词语中能看出这一位热那亚少年很爱国?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找出了一系列词语,我和他们一起讨论、归纳、提炼出文章中“拉、扔、砸、跳、站直”等描写动作的词,分析少年的爱国情怀。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首先通过情境图的方式引入课文,再通过问题让学生归纳出能够充分展现文章主题的词语。在这种快速的信息提取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提高,并且阅读能力和归纳组织能力也得到培养。

2. 重视教学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模式形式多样,传统语文教学只注重教师的教学方法,而忽视了学生科学的学,在我看来,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就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和阅读能力,以此完善学生对语文德育内容的理解,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而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就要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我采取的是导入情境图和提取文章重点词语的形式;《回自己的祖国去》我采取的是制作时刻表的形式,将华罗庚的生平及重要事迹通过时刻统计表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好地明白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祖国?回祖国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回祖国……

三、 结语

“非连续性文本”模式在小学语文中的融入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非连续性文本”模式相辅相成,能够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吴东伟.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傅登顺.“非连续性文本”的缺失与教学对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1:45-47.

[3]潘红.理念渗透:非连续性文本给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启示[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02:95-96.

[4]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5-11.

[5]黄晓琴.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6.

作者简介:

黄雪云,福建省泉州市惠群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非连续性文本德育教学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试论高中语文中的德育教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