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2018-01-30 09:32王天国��
考试周刊 2017年63期
关键词:生成性资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王天国��

摘要:生成性教学资源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宝贵的教学资料,对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深入开发以及在教学中的合理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创新、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开发及运用生成性教学资源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西师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问题,希望能与小学语文教育者们共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开发与运用

语文这一学科是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系统中的一门基础教学科目,是一门工具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对语文这一基础课程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和传递我们的思想,传承我们的优秀文化,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情感的维系,历史的传承和发扬,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也由此彰显出来。尤其在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能够更好地为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存在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生成性资源教学模式开始形成,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挖掘生成性教学资源,使其更好地用于语文教学,是当前小学教学工作者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 对生成性资源这一概念的界定

我国对生成性资源的探究历史由来已久,早在《论语》著作中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描述,意思是说当学生对学问不明就里时,老师应该适当的给予引导,举一例,使学生从中反其三,从中也可体现出我国古代教育者们对动态性、生成性教学资源的重视。发展到今天,生成性资源的内涵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拓展,是指教师在教学时,与学生进行和谐的互动,从中引发出教学目标中所不包含的教学内容,但同样对学生有益的教学内容。通过对这些新问题、新内容的学习,使得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丰富,具有感染力,从而为学生描绘出鲜活的教学画卷。

二、 生成性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开发与运用

(一)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生成性资源教学意识

生成性资源的产生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是不可预见的,同时也是转瞬即逝的。要想合理地抓住并科学地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就需要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避免造成这一珍贵教学资源的浪费。此外,还要积极地建立起“生成”意识,将生成理念贯穿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始终,从而更好地在课堂中发现并开发和利用生成性资源。

(二) 善于捕捉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有限,可能会出现不能够完全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的现象,对教师的讲解产生错误的理解和认识。此时,教师可以将错就错,依照学生错误的理解来继续进行课程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指出学生的错误之处,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印象。有时甚至可以从中生成预料之外的效果。

例如:学习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快乐的小燕子》一课时,老师通过播放小燕子相关动画来帮助学生认识小燕子这种动物。待观看结束后,老师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小燕子可不可爱呀?”,有些学生回答:“可爱,好想自己养一只小燕子。”老师继续问:“那你有养过宠物吗?知道应该怎么照料小動物吗?”学生继续答:“家里有养小猫,我们要和小动物做朋友,陪它们一起玩耍,给它们喂水喂食,帮它们洗澡。”通过师生之间的问答,体会学生的真实感受,并从中加以引导,就可以让教学课堂变得更生动。

(三) 为生成性资源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生成性资源得以形成的有利条件,教师应该使用情境教学法、展示法、演示法、角色扮演法的教学方法来打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或者是可以借助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然突发状况来推动偶然性、突发性、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形成。

例如:学习西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暴风雨的启示》一课时,外面正好出现雷雨天气,学生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了过去,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带领学生对这篇课文进行阅读,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书中描绘的情境,使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情境相得益彰,让学生能从作者的角度去思考整篇课文。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对实际雷雨天气的观察,了解暴风雨来临前、来临时、暴风雨经过之后天气、气温等方面的变化,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四) 通过解答教学提问,促使生成性资源的生成

好奇心强、精力旺盛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对于教学过程中不理解的问题会通过向教师提问的方式来寻求解答。有些各别问题,教师在课后进行讲解即可。但有些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应该将其单独提出来,在全班面前进行解答。学生们通过对教师的讲解,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与沟通,就可以实现对教学内容理解的进一步深化。

例如:学习西师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课时,学生不理解为什么渔夫和老太婆在金鱼的帮助下已经拥有了那么多的东西然而还不满足呢?教师利用这一问题,可以向学生说明贪婪的后果,告诫学生学会知足常乐的道理,而不要像课文中描述的渔夫和老太婆一样,最终落得人财两空,一无所获。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的,而是一种充满动态性、充满生成性的灵活运转过程,在不可预测的教学课堂中,总是能够产生很多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来为学生学习小学语文开拓不一样的视角。此时,教师应该充分地重视这些生成性的资源,将其变为语文教学的有力武器,让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变得更加富有弹性。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巧妙运用,就可以让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变得更加富有生机,更加灵活多样,从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浩.开发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的策略探讨[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6):17-19.

[2]封云.初中语文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6.

[3]张萍.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J].中国培训,2016,(04):283.

[4]朱祯.潜在的生成与转化——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02):93-94.

作者简介:

王天国,重庆市彭水县走马中心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成性资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高中政治课堂应用生成性资源的实践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