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研究

2018-01-30 09:33徐芳��
考试周刊 2017年63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解决方案内涵

徐芳��

摘要: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这是因为语文教学一般都是以多篇幅的读本为基础的,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文学素养和语文知识能力。对学生们而言,语文阅读教学的好坏意味着学生是否有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以及是否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观,但是当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以致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大大降低,因此,为了学生们的发展,必须采取一定手段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本文就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出发,简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涵;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对于学生而言,小学语文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而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者才会不辞辛苦的对此进行研究,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放眼当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断出现各种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分析阅读教学的存在问题,并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内涵

既然当前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那就有必要了解有效性究竟是什么,具体如下:

1. 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需要达到的标准和效果,而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否有效,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只有达到教学目标,这一阅读教学才是有效的,反之,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是低效、无效的。

2. 学生有阅读学习的兴趣

从宏观角度上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二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观。因此,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的有效性表现在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时,就表现在:一是学生通过教学对阅读学习有了热爱;二是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阅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 教师悦于阅读教学

受到年龄等因素的原因,小学生很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老师在教学时的热情不仅能有效利用老师在课堂上注入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渲染课堂感染力,不知不觉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有效提高。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 预期目标未达到

预期目标是衡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否有效的重量衡量标准,当前阅读教学在预期目标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们没有学到相应的学习内容。学生在阅读教学时由于自身注意力易分散的因素会产生疲劳感,即使老师的备课内容十分充分,由于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学生们有时会没能在最佳教学时间内学习到全部的相应规定教学内容。二是学习未达到教学效果,即学生没有学会相应的教学内容。

2. 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小学生处于儿童期,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他们的附属内驱力很强,学习的动力大部分来自于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们的认同,这种学习动力随机性大,很不稳定,而这种不稳定的学习动力严重影响学习兴趣。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学生们对于阅读学习的兴趣降低,它表现在学生课堂上,不积极参与互动、不主动学习等方面。

3. 教师教学激情消退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是一场“劳心劳力”的活动,长久的教学会造成老师的职业倦怠感,主要体现在教学程序化和课后的消极怠工。例如,老师丧失教学热情,机械化的进行教学活动,为了教学而教学,这样呆板的教学课堂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懈怠,造成课堂教学的恶性循环,无法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三、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方法

1. 完善教学步骤

良好的教学步骤对于有效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必要的,只有完善教学步骤,才能踏实的进行每一堂阅读课,有效实施教学。完善的教学步骤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整个教学活动有指向作用,不仅是老师教学的重要参考,也是检验教学的标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达到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目的,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必要的,设定时要先明确表述一般的预期教学效果,然后才是学生教学后的反应,这一描述要采用行为动词,做到具体可感。

二是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为保证教学有效性,必须谨慎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要以基础为主,侧重选择有利于今后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同时,选择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考虑新课标,还要考虑学生学情,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除以上两点外,教学时合理选择教学情境以及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

2. 分阶段引导学习

小学涵盖六个年级,不同阶段应有所侧重,并加大难度。为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效果,可以借鉴新课标模式,重点突破不同阶段的学生。低年段学生,阅读教学要做到“读懂”,阅读学习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字词,把握阅读学习的基本方法;中学段的学生,目标是“读好”,即在阅读学习时巩固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对于高学段的学生,此时阅读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在巩固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做到“乐读”。

3.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作为教学的传授者,为保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要做到的就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小学师资力量,已经有了相应的企划,用于督促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资源。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国家和学校平台,参与“国培计划”等培养计划,不仅要保证正常的语文阅读学习,还要扩展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使教师有效的教学促成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学习效果。

四、 总结

語文教学以阅读文本为依托,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目标,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阅读学习效果的好坏尤其重要。当然我们应首先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并且分析现今小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点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从教学内容上、学生学习热情上、老师教学素养上等各方面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6,(33):94-94.

[2]郭夏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文信息,2016,(9):209..

[3]肖丽娜.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26):206.

作者简介:

徐芳,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刘集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解决方案内涵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简洁又轻松的Soundbar环绕声解决方案
挖掘习题的内涵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4G LTE室内覆盖解决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