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2018-01-30 12:03阳美玉��
考试周刊 2017年63期
关键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阳美玉��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把德育教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要十分重视德育教育,培养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具有爱国精神和社会主义责任感。从而达到国家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要求。

关键词:德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要求我们,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明确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的接班人。充分说明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不例外,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如何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浅谈一下我的一些方法。

一、 合理利用教材发掘德育素材做到有的放矢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含有大量的德育因素,但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对多位数的读法,可以列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重要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可以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钟的分秒时可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就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

二、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有说理又有训练的过程,进而达到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比如,为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充分的准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课堂充满愉悦的气氛,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还会对教师有种敬佩之情,在老师身上感悟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 在课堂或课外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小组讨论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学科中,有很多规律、定律和定理如果只靠老师口头传授是作用不大了,这时就可以加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分析和总结。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的能力等。

四、 合理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只是课堂上,还可以是课堂外,课内外有机结合可以更好的效果。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第二数学课堂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比如知识竞赛,实际生活的数学模型、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注意它的策略性和方法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注重学生是主体,要提高滲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并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耳濡目染,刚柔相济,润物细无声,以达到德育、智育和情育的三重教育目的。

五、 教学中你问我答渗透人与人交流互为尊重的教育思想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同,也是学生对知识才华展现的一个方面,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或者于不经意处发出奇问,以激活学生思维;或者在无疑处质疑问难,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教师还可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恰当而有效的提问方式。可以是教师问学生,也可以是学生问学生,还可以是学生问教师,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再由自己想方设法解决。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激发学生质疑的热情,创造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给学生提供一片质疑问难的自由天空,发挥他们的想象世界。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更应该不断地钻研课堂这一教学艺术,合理地优化教学结构,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付全常.浅谈小学德育与教学的关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4).

[2]赵娟秀.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N].太行日报,2010年.

作者简介:

阳美玉,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寿雁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智能化的“世界观”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世界观—雕塑遗产》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售楼处
人生观(一)
走向理性: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