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篮球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2018-01-30 12:06兰鹏龙
考试周刊 2017年63期
关键词:篮球教学高中体育

摘要:篮球是一项团体活动,除了可以锻炼体力、反应力、跑跳能力等,提高高中生的身体免疫力,还能够让高中生们学习“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更可以让他们在团队作战与竞争中意识到团队的力量,进而树立集体意识,使其受到情感、道德品质的熏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求教师要保证篮球教学的实效性,即在有限的篮球教学课堂之上,提高篮球的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提升高中生们的篮球水平,优化篮球品质。本文便对此高中篮球教学的实效性进行研究与介绍。

关键词:高中体育;篮球教学;实效研究

体育课改的不断推进,导致传统的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比如篮球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毫无层次性、衔接性,高中生对参与篮球锻炼的兴趣逐渐低迷;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多、乱、杂,分配在篮球中的课时很少;所有的学生都必须要接受统一的篮球技巧训练,“吃不了”与“吃不饱”问题严峻,大多数的高中生觉得篮球教学枯燥、乏味;教师的教学方式十分单一,遵循着“讲解篮球技巧、教师示范、学生跟练”的方式,长期单调的训练让高中生丧失积极性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高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实效性。为了保证高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实效性,笔者从多用比赛与游戏等趣味性的教法、以分层来促进高中生的差异性发展、注重篮球技巧的衔接与层次教学三个层面,讨论提高高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一、 多用比赛与游戏等趣味性教法

高中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直接决定着他们在某个学习活动中的精神状态与积极性,内在学习动机越强烈,他们的学习欲望就会越强烈,在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亦然。因此,教师就可以多在教学中利用比赛、游戏等趣味性教法来活跃体育课堂,激发出高中生们对篮球训练的兴趣。但是,在使用游戏、比赛等趣味性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要合理权衡下面几个内容:第一,权衡游戏与篮球教学的关系。教师应该要根据具体的篮球技巧教学需要来设置体育游戏,避免体育游戏完全沦为娱乐活动,导致篮球教学目标无法实现。第二,教师要保证游戏设备、器材与场地等多方面的安全性,避免高中生的身体受到损伤与侵害。

比如在“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技巧的教学中,由于这个动作是篮球中的主要进攻动作之一,同样也是学生们的篮球技能的基本组成部分,所以这个技巧的训练十分重要。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准备改良传统的“套圈”游戏,以“投球”游戏来实现激趣,来培养学生们的球感,训练他们的投掷能力。在“投球”的时候,学生们应该要站在三米以外,往一个固定的筐中投球,一分钟内投掷的球的数量最多的学生可以获得胜利。在投球的时候,高中生们同样要严格遵守“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动作不够规范、标准的不计入分数。虽然这个游戏比较简单,但是对于激发高中生们的学习兴趣是十分有效的。实践证明,我们班大多数的学生为了这个游戏都紧急展开了“单手肩上投篮”训练,动作不规范的学生还主动请教了其他同学。

二、 以分层来促进高中生的差异性发展

每个高中生的体质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对篮球这项运动的感悟能力的差异也十分鲜明,采用分层教学法可以为不同篮球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篮球训练目标,每个层次的学生所面临的篮球锻炼任务都不会远远超出他们的个人体质水平,也不会过低以免学生们的体能素质无法得到应有的锻炼,所以这是一种能够保持高中生对篮球运动的锻炼兴趣的有效方法,还能够让学生们以不同的速度来增强体质,获得发展。

我会定期组织学生们参与体能体质测试,了解学生们的柔韧性、弹跳力、反应能力等,同时也会根据篮球测评来考查学生们的篮球水平。通过这些具体数据的反馈,我会酌情调整教学计划,并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锻炼计划。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从小就很喜欢篮球,他自己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篮球明星,但是却被家长以及教师压抑住了。但是,这个学生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常常在课下观看篮球比赛视频,依然利用体育课来学习篮球动作技巧,还会自觉进行反复的篮球训练。对于这个学生,我对他的要求很高,因为他可以凭借自己的梦想来转化大量的训练带给他的疲惫感,甚至还会在大量的训练中享受到乐趣,因为这可以让他与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就比如在“急停投篮”这节技巧训练课上,我对他的要求十分严格,对他的上下肢的配合程度的要求也很高,要求他完成比其他同学强度更高的耐久跑的训练。我们班同样有一个学生,体质较弱,并不能接受高强度的训练。虽然这个学生也很喜欢篮球,但是我对他的要求比较宽松,只要他尽自己的努力参与到篮球训练中即可。在“急停投篮”这节课上,我也鼓励这个学生勇于尝试,在篮球场地上体验这个动作技巧对上下肢的协调要求,在耐久跑中也希望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不要逞强。

三、 注重篮球技巧的衔接与层次教学

篮球教学贯穿在整个高中教育的三年之中。然而,由于篮球训练并不在高中会考的内容要求之中,也不属于高考的考试科目,所以许多教师都忽视了篮球教学,尤其是不能够在篮球教学中体现出篮球技巧的前后衔接性。大多数的教师在开展篮球锻炼活动的时候,总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热身活动、为学生们展示单一的篮球技巧以便学生练习、学生自主练习的方式进行的,篮球训练内容的重复性很高,且并不会针对高一、高二、高三三个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调整教学内容,甚至有许多高中学校所开设的篮球训练与初中、小学的篮球教学内容并没有区别。可想而知,这种模式下的篮球教学是无法提高实效性的。因此,教师也必须要注重篮球技巧的衔接教學,保证不同的学生可以接受多样化的篮球教学内容的训练。

人教版的高中体育教材中,对于高一、高二、高三不同年级的学生所应该掌握的篮球技巧进行了不同的规定,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设计与安排来准备篮球教学的。比如在上述两个教学案例中所说到的“单手肩上投篮”以及“急停投篮”这两个篮球动作,教学对象面向的是高一的学生,而在“交叉步突破分球”动作技巧的训练中,我则选择在高二年级展开,因为“交叉步突破分球”这个动作技巧对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协调性等的身体素质的要求更高,还要求他们有着一定水平的判断力与反应力,需要学生们将手、脑结合起来完成动作训练。再如,高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中小学的长期学习,所掌握的篮球动作更多、体力更好,所以在篮球教学中,我会常常以比赛的形式展开训练,因为高三生的学业负担变重,锻炼时间变少,单一讲述某个篮球动作,或者是让学生们进行机械的训练会让他们的疲惫感越来越严重。而让高三生通过比赛训练可以综合锻炼他们的体能素质,还能够缓解他们的高考压力,更可以使其在比赛的刺激下保持更加积极、好胜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文化课的学习任务。

总而言之,篮球是一种全民运动,能够促进学生们的身体、心理得到健康成长,让高中生们在篮球运动的熏陶下完善自身人格,使其形成真、善、美的优良品质。这就要求教师要改革传统的篮球教法,充分利用体育游戏、体育比赛等趣味性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使篮球课堂保持活力;教师要以分层来促进高中生的差异性成长,尊重高中生的身体成长规律,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教师要注重篮球教学内容的层次性、衔接性,让不同的学生接受不同的篮球训练,保证篮球教学的科学性,进而有效提高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夏生兵.浅谈高中体育中融入娱乐化篮球教学的策略[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12).

[2]于恩家.浅谈分组训练法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2(35).

作者简介:

兰鹏龙,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篮球教学高中体育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