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俱乐部式教学对高校业余运动队建设的作用

2018-01-30 12:08王静丽李勇
考试周刊 2017年63期
关键词:高校

王静丽+李勇

摘要: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在2015年9月开始实施体育俱乐部式教学后,无论对于教学还是其他各种文体活动的开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就体育俱乐部式教学对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业余运动队的作用进行研究,力求为我国高校业余运动队的选材、训练、管理等方面提供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俱乐部式教学;高校;业余运动队

一、 前言

业余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体育运费训练网络体系中的基础层,是体育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实施高校体育工作目的和任务的重要途径,又是我国多渠道、多层面培养全面发展有体育特长的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

二、 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之前业余运动队的发展现状

1. 业余运动队选材面较小

传统的高校业余运动队一般采用赛前自愿报名或者校内体育竞赛的方式选拔队员,这样教练员对于队员的水平和特点不能够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2. “学训矛盾”困扰着高校业余运动队的发展

“学训矛盾”一直以来是困扰着高校业余运动队发展的主要问题,这个矛盾一直困扰着业余运动队的发展,高校业余运动员其学生与运动员的双重身份使得他们既要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又要保证训练,为校争光。

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的训练时间过长会导致运动员学生无法保证学习时间和效果,甚至学业被落下;反之学习时间长会导致训练时间和强度又得不到保障,运动队水平提高又得不到保障,因此这一矛盾成为制约高校业余运动队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3. 传统班级授课制,限制了学生对所擅长项目的参与和提高

按照传统班级授课制,教师教授只能根据教学大纲设定的内容进行教学,内容局限性較大,使得运动队的教练员对学生的竞技水平和特点不能直观的了解和掌握。

4. 业余运动队经费缺乏

与全国广大高校业余运动队普遍存在经费缺乏相比,我校同样存在着运动队经费不足的问题,除能维持学生正常的体育课、学校田径运动会和传统竞赛外,再无过多的资金扶持运动员的训练、营养等费用。

三、 体育俱乐部式教学对业余运动队的促进作用

1. 有利于运动队队员的选拔

相对于传统的队员选拔模式,在原有队员报名选拔和学校体育竞赛的基础上体育俱乐部式教学实施以后增加了更多的内部教学比赛,这样使得教练员有了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掌握队员的运动水平、特点,在选拔队员时能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和选择空间。

2. 分层教学促进了队员竞技水平的提高

体育俱乐部式教学是时候,各个俱乐部都根据各自成员情况设置了初级、中级、高级班三层教学模式,高级班使得水平相对较高的学员能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进行授课,在学习中形成了竞争机制,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相互交流机会、内部教学比赛增多,为业余运动队的队员选拔和队员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3. 担任俱乐部助教,有利于队员对于技战术的理解和认知

运动队的队员在课余时间担任俱乐部的助教,在协助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自身思考如何教授其他成员学习、理解技战术的同时,自我对技战术的理解和掌握得到了加深,最终促进在业余运动队的进步,得以作用更大的发挥。

四、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业余运动队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1. 确定可持续发展的业余运动队项目

以篮球、足球开展较好的传统业余运动队为基础集中精力发展,并同时需考虑我校场地器材设施以及体育教师的项目专长,带动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双节棍、轮滑等我校有一定基础的项目逐步发展各级各类业余运动队。

2. 确定各级各类业余运动队的组建形式

(1) 长期集训运动队

根据我校体育工作发展的需要和和各项目的经济水平,确定篮球、足球等发展基础较好的项目组成长期训练的代表队,每周组织队员进行至少5次训练、不定时地组织热身比赛。在重要赛事之前增加训练次数进行集中训练。

(2) 临时集训运动队

对于排球、乒乓球、羽毛球、体育舞蹈、双节棍、轮滑等项目也可以建立业余运动队。根据每年省高校竞赛工作安排,结合我校实际,提前1—2个月组建一般运动队,并确定教练员人选,队员人数按照竞赛规程确定。

3. 校方应出台相关的政策保障业余运动队学生学业能够顺利过关

针对“学训矛盾”这一矛盾,校方应针对业余运动队学生制定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文件,例如出台按照运动成绩给予加分、适当降低考试试卷难度等政策。

4. 多渠道保障业余运动队训练、竞赛资金

经费投入是各级各类业余运动队存在的重要保障。业余运动队经费解决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问题:一是与企业、行业体协、体育局合作获得经费;二是学校拨款;三是学校上级行政拨款;四是自筹资金。

目前我校业余运动队的训练经费基本上只能通过学校拨款来维持,单凭这些经费是不能保证业余运动队进行长期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的。因此,我们认为高校业余运动队的经费不能完全依赖学校的行政拨款,这很难保证业余运动队建设发展的所需费用。

5. 健全竞赛体制,增加队员实践锻炼机会,促进业余运动队整体水平提高

以全国和省级比赛为龙头,确保每年都能够参加咸阳市高校联赛的同时,鼓励我校业余运动队积极参与咸阳市体育局、教育局举办的各级各类竞赛,有条件的情况下经常与周边社区的代表队进行友谊赛交流。

五、 结语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体育俱乐部式教学实施后,在普及各种运动项目的基础上对部分有一定专项运动才能的学生组成业余运动队进行训练,本文就选材、训练、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对于普通高校业余运动队的建设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惠.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为例[J].《安徽体育科技》.2016年第4期,78-81.

[2]黄旭霞.中央财经大学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的可行性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3]张疆之.以俱乐部形式发展高校竞技体育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85-88.

作者简介:

王静丽,李勇,陕西省咸阳市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体育部。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