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

2018-01-30 13:34袁会晴
考试周刊 2017年63期
关键词:学习故事观察评价

摘要:“学习故事”是教师评价儿童学习的一种新体系,通过教师对儿童学习行为的注意、识别与回应,用叙事的方式对儿童进行形成性评价,促进教师不断丰富理论与加强实践,注重知识、技能与心智倾向复杂混合的评价,建立有效的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学习故事”;观察;评价

随着课程的改革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方法和理念不断冲击着教育行业。世界各地幼儿教育事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随之涌现了新的幼儿教育理念与方法。近年来,“学习故事”已成为幼教学者们开展研究与幼儿教师学习的热点。

一、 何为“学习故事”

“学习故事”这一概念最先由新西兰学者玛格丽特·卡尔教授提出。在其概念中指出:学习故事是为了帮助幼儿建构自我认知而提出明确教育价值观所引领,用叙事的方式对儿童学习进行形成性评价的一套体系。它所依据的儿童观相信:“儿童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追求身体、心理、精神健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知道他们能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它所基于的课程观则认为儿童的学习评价不仅要涉及儿童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还要呈现出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连续性。这一点与我国“活教育”的核心理念所倡导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与我国幼儿园的课程理念“一日生活皆课程”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性。学习故事所倡导的学习与发展观是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前提的,它认为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儿童的学习发展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复杂性、多元性和不确定性。

二、 如何评价

教师对儿童传统的评价一般通过“观察记录”(实录、分析与措施)来完成,而学习故事的结构,即评价过程则包括注意、识别与回应三个方面。在对儿童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前一种方式通常存在重视观察记录形式的完整性,而对内容的分析则易加入教师个人的主观判断,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学习故事作为一种叙事性的观察记录方式,对实践中教师角色形象更强的提示意义就是通过以下过程得以实现的。

第一步:注意。教师要相信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需要随時随地随手记录儿童学习过程中的“哇”时刻。这一步中教师重点注意并记录儿童感兴趣的、能做的事情,可以通过文字或音视频等形式,收集儿童学习的细节表现进行描述,即需要描述“发生了什么”,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步:识别。教师对儿童学习的分析、评价与反思,此步需要分析“看到了什么样的学习”,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积极主动地将实践经验与教育理论联系起来,对儿童的学习发展过程进行准确的识别。

第三步:回应。在回应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帮助儿童进一步学习的计划,不断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支持、促进与延伸儿童的学习”,回答“怎么办”的问题。教师对儿童的学习进行注意与识别之后,要结合儿童的兴趣、经验、环境材料及现有发展水平等方面,进一步制定清晰的具体的以促进儿童发展的详细计划。

学习故事中的注意、识别、回应是不断循环的一个评价过程,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观察、理解与支持儿童的学习,而且也可以有效地记录每一个儿童独一无二的成长轨迹。

三、 “学习故事”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基于上述分析,学习故事不仅仅是评判儿童现有的学习和发展水平,而是为了促进儿童学习才进行的评价。它不仅是一种评价方法,其实更像是一种新的理念: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过程应当要注重儿童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参与到儿童的学习与活动中,与儿童一起工作,一起在实践中得到成长,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师专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她对儿童的观察、理解与评价,而教师对儿童观察与评价能力的提升,又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透过“学习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它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如下价值:

1. 促进教师不断丰富理论与加强实践,以构建新的学习者形象

对儿童的认识,普遍认为:“儿童就是天生的哲学家”“儿童就是天生的艺术家”。这些认识对儿童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每一种高度评价均体现“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与学习故事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因此,采用“学习故事”评价儿童的学习时,就必须要不断转变对学习者形象的认识,而这种主动转变对儿童的认识又来源于教师自身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

2. 帮助教师形成“知识、技能与心智倾向复杂混合”的评价重点

心智倾向是儿童的学习动机、学习倾向与学习能力的结合,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传统观察记录中的实录、分析与措施,这一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儿童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往往忽视其心智倾向的发展。而学习故事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读懂儿童的心声,了解儿童的所思所想,辨别儿童学习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而且可以促进儿童在知识、技能与心智倾向方面的发展。

3. 加强教师、儿童、家长之间的连接,建立有效的学习者共同体

传统评价中很少体现家长、环境等因素在儿童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而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则是在多方面的影响下才出现的。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心理距离,会因一起分享学习故事中有自信有能力的儿童的实例走得更近,而儿童让家长、教师惊喜的时刻又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通对“学习故事”的学习来提高自身对儿童观察、理解与评价能力的过程,其实就是提升教师多元能力与素养的过程,即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新西兰)玛格丽特·卡尔(Margaret Carr).(新西兰)温迪·李(Wendy Lee)著.周菁译.学习故事与早期教育:建构学习者的形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张永英.“学习故事”:观察幼儿是教育起点[N].中国教育报,2017(6).

[3]张亚妮.“学习故事”:蕴藏的教育精彩[N].中国教育报,2015(3).

作者简介:

袁会晴,助教,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故事观察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