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2018-01-30 16:38郑婷��
考试周刊 2017年63期
关键词:就业大学生

郑婷��

摘要:大学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等教育人才,是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不过随着近些年社会就业形势不乐观,不仅是具备多年经验的高等人才难以就业,普通大学生的难就业问题如今也摆在了劳动社会保障局眼前。而且,即使是社会保障专业的大學生,如今也正面临着社会就业压力大,就业难度名列前茅的情况。这种社会现象不仅令人震惊,且想象的过程也让人十分诧异。为此,笔者将深入社会劳动就业形势展开调查,通过对社会失业情况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希冀能够找出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就业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劳动社会保障;大学生;就业

一、 前言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最初于1998年成立,目的是为了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性培养。虽说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成立时间较短,不过因国家重视程度较高,因而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不错的进展,为国家输送了大量复合型劳动社会保障人才。因该专业的在成立初期社会就业形势一片良好,且国家大力扶持,所以各大高校相继开办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数量逐渐大量增加。不过随着生源的进一步扩大,我国社会保障局人数开始出现饱和状态,因此导致该专业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情况。这给我国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提出了非常严峻的考验。

二、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家庭因素

(一) 毕业生未能正确定位自己对于社会的价值和就业形势

即便步入大学,学生群体仍然对社会了解过于片面,关于自身对社会的价值和实际就业能力有较大误解。部分学生认为,我所学习的专业就是以后我就业的方向,或是我想干什么以后就能干什么。而忽视了这样一种问题,那就是只有自身的价值符合社会用人需求,社会才会聘用。部分大学生往往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且眼高手低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导致在就业过程中时常碰壁。这充分说明老一辈对于大学生的观念中,认为大学生是社会的顶端人才已经深入人心。另外则是由于大学生对于自身身价判断有误,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仅希望能够进入大城市、大企业,而忽略掉了农村和基层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并且缺乏吃苦的精神和服务态度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二) 父母对于大学生对社会的贡献和作用价值理解过于片面,期望值过大

受老一辈观念影响,大学生的父母也普遍认为大学生是社会高中端人才,对于大学生的期望非常大。这无疑是加剧了大学生在选择工作过程中的压力,为了不辜负家庭的期望,许多毕业生毕业后,走南闯北寄希望于大型企业的录用。然而体面的工作工资少,劳苦的工作父母又舍不得孩子去。并且由于近些年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部分家庭的家庭环境和经济状况都较为良好,这使得部分毕业生也丧失了对于工作的渴望,希望能够等待机遇垂青,不愿自己努力尝试寻找合适的岗位。

三、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因素

(一) 社会人才供需不平衡,供大于求

劳动社会保障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虽说国家重视程度较高,不过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因此企业中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险管理都是一些兼职人员。然而在大部分发达国家,不但在政府机构中有着劳动社会保障员工,同时大部分的社会企业中的人资框架也较为完善,具备良好的社会保险管理体系。我国的人资管理多以兼职为主,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同时为了降低纳税支出,一般会选择利益瞒报,以及少报情况。

(二)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综合素养低,缺少就业竞争优势

根据调查,我国的劳动社会保障专业中课程中,由于课程繁杂且重复性较多,导致教学目标存在不定性现象。另外部分课程的开设缺乏市场需求,以及针对性。这就导致虽说学生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内容,不过在实际工作中,实用技术却较少。致使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连专科生都比不上,而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学历能力又远不及研究生。

四、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解决途径

(一) 培育素质健全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能够从就业的本质过程提高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必须从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需求角度出发,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高校以培育素质及安全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采纳国外社保专业的教学经验以及相关部门的用人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合理构设相关的教育内容与实践工作活动。以此来提高我国社保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优势。另外还要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定期看社保知识教育讲座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就业形势与动态,确保自身价值符合社会需求,完善该专业的教学结构。

(二) 积累社会就业形势和经验,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如若将社会实践与教学活动有效结合,那么势必能够为社保专业的学生在未来就业过程中,提供足够的工作经验,保障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择业道路上,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此,校方应和当地劳动社保机构以及企业单位进行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适当进行教学投资,规划学生的未来发展道路。另外学生也应当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通过累积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才能够在就业时脱颖而出,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五、 结语

作为社会就业环节的关键内容,劳动社会保障起着衔接人才和用人企业的沟通作用。可以看出必须提高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才可以确保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形势朝着良性发展。并且对于该专业而言,劳动保障不仅是社会公共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也是为了提高社会就业形式,发展经济的重要国家战略决策内容。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借此提高我国社会的稳定性。所以,为了确保社会保障毕业生能够在毕业后,更好地效力于祖国,为社会服务,必须加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力度,通过打造复合型高中端实用型人才,提升该专业的社会就业能力,保障我国的经济形势继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文博.影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01):423-424.

[2]张家俊,丁福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北方经贸,2016,(09):141-142.

[3]徐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5,(04):73-74.

[4]彭树宏.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4,(06):61-65.

作者简介:

郑婷,海南省海口市海口经济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