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队包机到南疆

2018-01-30 20:44杨理衡
地火 2018年4期
关键词:石油部井队南疆

杨理衡

1977年秋,国务院在大庆召开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康世恩副总理在会上提出:在全国找出十来个大庆。这振奋人心的号召引起了全国轰动,石油工人尤其引以为豪。1978年3月初,石油部决定由华北油田先上两台深井钻机,到南疆柯克亚地区打两口探井。

时任华北油田书记兼指挥的焦力人副部长,在会战核心小组研究后确定:派勘探二公司打开任丘局面的6003和4063功勋钻井队到南疆。会后焦副部长找我谈话说,你曾在克拉玛依工作过10年,对瓦力斯江等民族领导同志较熟悉,又做过他的秘书。你现任油田办公室主任,组织上决定派你护送两个井队航运到南疆,具体工作可找勘探二公司领导研究。

接到任务后,我即找到二公司指挥王文明和副书记许中玉同志。经研究,外联工作由我负责,另派二部秘书科张明亮副科长配合我的工作。内部的井队人员调动组建由许中玉副书记、人事科长苏雨新、工会副主席杜守林负责。并组成南疆工作组,由杜守林、李法广、申文国、郭奎林4人组成,两个井队的队长书记贺绍文、腾传堂、杨宗碑、郭文彩4人参加。

为尽快到达目的地,大家不分白天黑夜紧锣密鼓地筹备。二部领导考虑到3月份新疆比华北地区冷,为井队每个员工配齐防寒服和必带的生活用品,再协助职工做好家属安顿工作。第二天,我就乘车到北京民航局联系飞机。当时民航局在北京沙滩中国美术馆旁边的大楼里,门卫看到是石油部门的介绍信,就很认真打电话请示,经同意叫我上三楼302室找岳主任。

我到302室见岳主任。他大约50来岁,长方脸,中等身材,穿得很简朴。见我进去他立刻起来,示意请我坐在沙发上,从办公桌过来坐在我旁边。我当时也不过30来岁,看到民航局的领导直接接待一个普通干部,心想我可能沾了大慶的光。我向他说明来意后,他说300多人的队伍应包两架大型飞机,费用大约20多万元。我们也在学大庆,为了找石油,再有困难也要大力支持,并说要安排一下,第二天一上班再到他办公室来联系。

我很高兴,立即回油田向领导汇报,下午就到财务处找到谢梅定处长拿了一张空白支票,第二天一早就赶到民航局见到岳主任,将支票交给他,表示决心已定,我们要尽快赶到南疆开展工作。岳主任见到支票笑着说,你们石油就是有油有钱,我们民航局这样大批的远程包机运送工人前去工作,还是第一次。我已安排好大后天上午8时30分在首都机场一架波音707型、一架伊尔154型飞机,运送钻井队到南疆和田机场,300多人如何坐,由你们安排。

这两架飞机过去我出差时都坐过,感到伊尔154型飞机没有707型新颖,座位又比较狭窄,就顺便提出能不能换成波音707型飞机。这样我们两个井队一样待遇,我也方便工作。岳主任听了我的请求也笑着点点头,就拿起电话打到广州白云机场,说他要保送石油工人到新疆,希望他们明天调一架波音707来北京值班两天,有无困难叫他们站长研究一下,尽快回电答复。约5分钟后回电说,广州站接受北京民航指令,明晚7时波音707到首都机场报到。我完成了包机任务,立即赶回油田安排队伍启程。

回油田后,石油部办公厅主任王福臻来电,称康副总理和宋部长在3月22日队伍临行前要接见井队工人一次。他们安排在后天早上8时,将两个井队320多人带到石油部大门口接见。为了可靠起见,我们头天下午就将井队人员送到北京。石油部招待所住不下,就安排另一部分人住到规划院招待所。我们几个护送干部为了工作联系方便,就住在石油部招待所。当天晚上7点多,接到新疆办事处李敬局长的电话,问明天参加接待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吗?我乘车去见李局长,汇报我们队的人员情况。李局长问队伍的思想情况,担心接见时出问题。我回答没有,队伍士气都很高昂,尤其明天康副总理、宋部长亲自接见,工人们都感到荣幸和喜悦,李局长说,你们人员分两个地方住,明天起早点准时将队伍带到部门口。回到招待所后,我向许中玉副书记等人报告了见到李局长的情况,感到李局长对我们队伍很关心,于是决定以井队名义写个决心书!

决心书是我起草,连夜写的。主要内容是:

尊敬的康副总理和石油部领导:

我们华北油田6003和4063两个钻井队共320名职工,决心向大庆学习: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发扬“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作风,要学习王铁人同志“宁愿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气概。这次到南疆工地去,再大的苦我们能吃、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征服,学习大庆人拉肩扛的精神,敢在天山斗恶风,乐在沙漠啃冰雪,敢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在华北油田,今天我们队伍挖出了金娃娃,明天我们井队要在沙漠腹部牵出头金骆驼,向石油部报喜,向全国人民报喜。

两井队全体职工都在决心书上签了名。

第二天7点40分,我们就将队伍分六行整齐地排到石油部大门口,等待部领导接见。快到8点时,办公厅的同志突然通知我将队伍带到部5楼会议室,让大家整齐地坐好,新任命的南疆石油勘探指挥部领导李敬、郑浩、刘仁杰等局长,也来到5楼会议室,坐在我们钻井队伍的前面。8时5分,康副总理、宋振明部长和石油部机关主要负责同志先后进入会议室。

首先宋部长说,南疆柯克亚地区呈现好的油气显示,部里决定派两部钻机去打开局面,望你们发扬大庆精神,旗开得胜。接着他请康副总理讲话,康副总理说,我们要找十来个大庆,新疆就是其中之一,这责任就落在你们肩上。说了两句,就走到我们井队座位中来了,亲切地问我们井队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

井队队长郭文新站起来说,我们做好了一切准备,只要求快上。逗得大家都笑了。接着贺绍文队长站到前面将决心书念了一遍,抑扬顿挫,引起大家一阵阵掌声。

最后,康副总理说,好呀!你们要在沙漠腹地给祖国牵出一匹金骆驼,但你们仅有良好的愿望和决心是不够的,还要有过硬的技术。你们的井队队长是谁?6003井队长贺绍文站了起来,康副总理接着说,我考考你,钻井安装8个零对零是什么(即安装井架时中心误差的质量要求)?

贺队长只答上了6个,总理给他提示,他急得满头大汗。宋部长马上给贺队长圆场说,在领导面前太紧张了吧?我来代你答上,引起会场哈哈大笑。

接见大约40分钟,宋部长说康副总理9点半要赶到国务院开会,他就挥手向我们告别了。接着《工人日报》和《中国石油报》的记者专题采访了队伍中几个感人的事迹,如井队队长家人肝炎住院,领导决定让他迟去几天。他说他是干部,在困难的时候要起带头作用。有一个青工家乡发大水,公路不通,得知井队要去新疆,他休假期未到,就主动由湖北恩施乘飞机赶到北京。还有两三对天津青工,都准备好近期结婚,也推迟了婚期。

这次长距离到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边缘勘探石油,我们职工家属真有“妻子送郎上战场,父母送儿打东洋”那般的爱国精神。散会后,李敬局长对我说,这会你们准备得很好。

第二天一早,我们两个井队准点8时到达飞机场。一个井队坐一架飞机,排队上机顺序入座,我们带队的3个人和新疆局领导,石油部参加会战的程守礼等司局长都坐在头等艙,每架飞机还空了20多个位置。8点半,飞机按时起飞,这时我突然想起1956年我从广州华南工学院土木系毕业,直接分配到新疆中苏石油公司,路上火车、汽车走了20多天,中午敞篷卡车路过甘肃嘉峪关时,就听到车上的老乡念着“一过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只见生人去,不见活人还。”我当时还年轻,内心也很惆怅。现在只飞行了一个多小时,乘务员就报告飞机正飞过嘉峪关上空,马上要跨越天山,请大家系好安全带。我回头看看我们前去的井队职工,个个脸上都呈现刚毅乐观的表情,想到昨天开会的场景,个个都有感人的故事,个个都是头带铝盔走天涯的汉子,个个都是英雄。这时我心中默默地又念出一首诗:

飞过嘉峪关,雄心意更坚。

前面看金矿、银矿和油泉。

后面铁路、公路、民航紧相连,

为了祖国的富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祖国,我们亲爱的母亲,

您的儿女都是英雄,人人都愿把青春献。

飞行了3个多小时,飞机准时到达乌鲁木齐机场,暂时休息。

我感到意外的是机场红旗飘飘,前面还摆了一长条会议桌,以为是来了外宾,或开什么纪念会,我一下飞机,就有一位工作人员很客气地迎来,对我说华北两个井队来新疆会战,自治区领导很重视,特委派工交政治部祁果主任来迎接我们,中午安排在机场大厅吃个便餐,再向和田飞行。

我们向自治区领导和从克拉玛依专程来机场迎接我们的王照民书记握手表示感谢。上下飞机连吃便饭还不到一个小时,就乘机前往和田。下午4时飞机到达和田,从机场到和田专区招待所的路上,许多居民和小孩手拿红花和红头巾,向我们乘坐的6辆大客车频频招手,表示欢迎。

晚上,和田专区文工团给我们举办了一个专场欢迎晚会,剧情是维吾尔族同胞创作的打倒“四人帮”的小品和歌舞。坐在我旁边的是和田杜副专员。他满头白发,四方脸,大约50多岁,对我很热情。戏中有时还蹦出维吾尔语,他及时做翻译,我很感动。我问他是哪里人,什么时候到新疆的?他低声和蔼地说,老家是河北任丘长洋淀乡人,1948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进入新疆,现在30多年了。他对老家来的井队很有感情,希望打出油气来,为当地人民造福。并说当地人民很贫穷,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生产也很落后,广种薄收,连手推车的工具都没有。我说,任丘这几年变化很大,希望他回老家看看。他笑着说有机会回老家一定看望你们。我感到他就是我们的老前辈,投身祖国的解放事业,现又为民族团结致富贡献力量的一代人的代表。

第二天8点,我们6部大客车浩浩荡荡向叶城柯克亚方向出发了。走了2个多小时,就是乡村小路,有的农田灌水,有的初春翻浆,汽车不能前行,小伙子们都下来推车,开始还行,以后路窄了人站不下那么多,少数人又推不动,大家想办法用两条粗麻绳栓在汽车的保险扛上,四五十人像拔河似的向前拉。这方法真灵,把一辆辆汽车一村一村地拉过来,下午四五点到达了柯克亚公社目的地。

我们住在事先联系好的解放军军营中,前面广场还有一辆苏联红军留下的旧坦克,给人印象这也是当年作战的地方。过两天,我们两个井队都架好了自己的帐篷,大家搬进去住。

这里周围荒沙一片,真是没有草,没有水,没有鸟儿和昆虫的声音,有时刮起了大风,黄沙飞舞,走路都睁不开眼睛,从这个帐篷走到那个帐篷,眼边都会沾有沙尘。我们有的工人逗趣地说,过去在华北是“会战任丘苦,一天二两土;白天没吃够,晚上要你补。”现在,在新疆每天起床被子上就是一层灰黄沙,说增加定量了“会战南疆苦,一天半斤土;白天拌饭吃,晚餐还要补。”

听去年先到的一位钻井工人介绍,这里的环境比内地钻井更艰苦,冬天冷得像冰窖里卧,夏天热得如蒸笼里坐。但他自豪地说,这真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锻炼人的地方。我在克拉玛依也待过,觉得他介绍的一点也不夸张。他还介绍这里吃水还没有解决好,当地水带有超标的汞,喝了肚子会咕噜咕噜叫,拉出的大便是灰色的。为了尽快找到石油,这暂时的困难我们都得克服。

到南疆不久,听说李敬同志提升为石油部副部长并兼新疆局一把手。

到井队快开钻了,李敬副部长和刘仁杰、郑浩、李全胜等领导来我们井队检查工作,并送上两个高速牙轮钻头,安排晚上聚餐表示祝贺。

当时没有桌子,就在部队大会议室内,地下铺一个床单,一盘黄豆牙,一盘绿豆芽,一盘白木耳几个红枣,一大盘白菜和土豆片,两瓶当地红酒,加上面条馒头。这是我那几年参加的最“寒酸”的一次宴会了。但大家还是兴高采烈,知道这是困难时期,前几天井队伙食连豆芽、白菜都吃不上。

餐前,李副部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叫我们树立信心,拿下高产油气井。这里地质情况很好,前两口井有很好的苗头,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拿下大油田。他的讲话博得阵阵掌声,大大鼓舞了士气。几天前,焦副部长的秘书付大顺同志传话过来,问我们工作有困难没有,如有个别人有情况要求回任丘也不要勉强,可以安排回任丘。井队同志知道这消息后,反而更加安心工作了。

半个月后,井队工作走上正常,我们准备回任丘,走前我去见了李敬副部长。李副部长没说几句话,就将身上披的一件棉衣交我捎回去给他的亲家,并说他们亲家孩子多,顺便在台历上写了几句话撕下来,叫我带回交给他在任丘油田工作的女儿。后来,我读《李敬文集》有感写了一首诗《她在丛中笑》,并在报上发表,诗中有这么几句是“有一细节至今难忘/那年华北派我航送两个井队到新疆/回程您托我捎信给女儿向阳/一张是旧台历/上面写有字三行/一说你现在工作非常忙/无暇写信话家长/二望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刻苦学习永向上/三叮嘱孝敬公婆做榜样/看后使我肃然起敬/感到语重心长/部长还特意提醒女儿/不忘中华民族孝顺的好思想/私事连公家信纸不沾光”。

华北油田两个示范井队进疆后,到第二年春天,6003示范钻井队没有辜负各级领导的重托,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两口深探井。第一口在叶城县仅用6个月时间打完了6016米,创造了全国钻井新记录。第二口井在皮山县仅用了10个月打完了6250米,优质高速地完成了南疆指挥部交给他们的勘探任务。第一口井打完时,南疆指挥部在叶城县6003钻井队现场召开了祝捷大会,李敬副部长代表南疆指挥部对该队进行了嘉奖,还赠锦旗一面,锦旗上写着:“深度全疆举魁首,速度全国数第一”。荣获标杆井队的光荣称号。

时过40年,我曾作两首词,在《中国石油报》和《华北石油报》刊发过,今付于后当做结束语。

沁园春·石油汉感杯

鬓雪飞来,喜逢春光。回眸往事,在玉门关外,羊皮,狗帽,手扶顿钻,三山压顶,石油奇缺。靠东方亮,照醒了多少豪杰。石油汉,挺起铁腰杆,人抬肩扛。敢斗天上恶风,又劈开龙江厚冰雪,找出了大庆,贫油帽摘。泱泱大陆,茫茫沙漠。科技创新,把油龙捉。世界产量排前列。今老矣,欣喜看南疆,世界出色。

满江红·西气东输赞

气壮南疆,几代人,戈海寻油。今如愿,适逢盛世,西气东输。有我石油英雄汉,高举千百万吨钢,打造出,天下大文章,上金榜。越天山,穿秦岭,过河江。八千里,特大优质管,把气龙装。沿途百姓免烧柴,一路青山更郁葱。到京沪,万家炊烟唱,东方红。

猜你喜欢
石油部井队南疆
南疆木棉红似火
南疆最美是春天
争分夺秒提速度保生产
破解施工任务密集难题
支委数字化履职考评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筑梦南疆
新疆南疆一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
伊政府称不延长美军撤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