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SPOC+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分析

2018-01-31 07:49余廷忠胡文线
计算机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标准大学教学模式

余廷忠,胡文线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贵州 毕节551700)

1 问题的提出

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2011年我们就提出构建在线教学资源平台将传统课堂拓展的设想[1],随后进行了一系列拓展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及研究[2-3],而这几乎与西方同时兴起的翻转课堂教学思想不谋而合。根据2015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文件精神,以MOOC质量为标杆,以“小规模在线”及“个性化服务”为平台,适用于具体高校特色化在线教学,针对在校大学生学习而设计的SPOC平台应运而生。

无论是课程建设、SPOC平台管理者还是具体承担教学任务起主导作用的教师,了解作为课程教学活动主体的大学生,他们对传统教学与SPOC学习、混合教学模式的理念及态度、学习方式及学习习惯等问题,这对进行教学理论提炼及今后课程教学改进都是至关重要的。为此,笔者对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正在实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SPOC+课堂”教学的2015级学生,按照整群抽样及匿名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95份,收回有效问卷357份,占总问卷数的90%。调查对象信息数据见表1。

表1 问卷调查对象信息

2 调查指标及调查问卷设计

根据本科生与专科生,理工类、文史类及艺术类,按照一定比例分班级抽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重点主要反应大学生对SPOC+课堂教学混合模式实施情况的态度;调查指标分为学习工具、学习习惯、学习理念、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多个维度;问卷题型分为是非题、单选题、多选题和填空题4类。通过对问卷结构、效度和信度的分析和设计、专家测评、试测和反复修订,使信度系数在0.80以上。

3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3.1 学习工具

学习工具指标共设3个问题,具体调查数据统计见表2。

通过表2中问题1的调查结果可知,受调查者中认为需要一台电脑帮助自己学习的学生占93%;认为不需要电脑而用手机也能很好地学习的学生仅占2%。说明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认为需要一台电脑帮助自己学习,并认同电脑在自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他们对于将智能手机用于学习的认识远远不够。

分析表2中问题2调查结果可知,2015级(大一)学生目前拥有的学习工具中,电脑占59%,智能手机占97%,其他学习工具占4%。可见,绝大多数学生至少已经具备一件数字化学习工具,只需联通网络就可进行自主学习。

表2 计算工具调查数据统计

分析表2中问题3调查结果可知,学生将手机用于学习的时间,在25%以下的人占34%;在25%~50%之间的人占45%;在50%~75%之间的人占18%;在75%以上的人占3%。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的手机主要用于接打电话、玩游戏或网络聊天,用于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

3.2 获取知识渠道

问题4:您目前获得知识的渠道主要有哪些?(可多选)

357份有效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如图1所示。其中,243人选择通过书本自学获取知识,占总人数的68%;选择通过网络搜索知识学习的学生有218人,占总人数的61%。对比可知,“重书本而轻网络”的学习思想较为明显。

图1 获取知识渠道

选择通过SPOC平台自学的学生有286人,占总人数的80%,说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SPOC+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已普遍得到学生的认同。

3.3 对教学模式的学习态度

问题5:你对课程采用的“SPOC+课程”教学模式兴趣如何?

在357人中,回答很有兴趣的学生有249人,占70%;回答无所谓的学生有98人,占27%;回答兴趣不大的学生有10人,占3%。说明至少三分之二的学生能主动接受“SPOC+课程”教学模式,而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喜欢该教学模式或对采取何种教学模式持无所谓的态度。该调查结果比预期要好很多,因为实施“SPOC+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对任课教师及学生而言,不但要付出更多时间及精力,而且还要接受和克服各种挑战。

3.4 面向网络学习

从表3数据可知,当前绝大多数学生主要通过百度引擎及爱课程网进行在线学习。其中,百度引擎主要用于搜索相关知识和信息资源,而爱课程网主要用于提供免费优质的MOOC课程资源。学生对“SPOC上在线学习+线下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效率认可度也相对较高。

问题8:您是否已经进入我校的SPOC平台?(单选)

选择“进入SPOC按老师要求学习”的学生占56%,而选择“进入SPOC但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占34%,还有7%的学生选择“已注册但还未进入”。调查结果说明,虽然大多数学生已经进入SPOC学习,但是至少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习兴趣不够,甚至处于消极应对的学习状态。

4 SPOC+课堂教学模式的完善措施

基于SPOC+课堂教学模式问卷调查结果,我们认为教师在今后教学中需要加强和完善以下几个方面。

4.1 强调电脑及手机对学习的作用

要实施SPOC+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因特网、电脑及手机都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当前智能手机已成为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工具,是人类信息消费的主要载体,而通过手机进行移动学习使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越来越多的学习资源可以存储在智能手机上,或者通过安装APP客户端与相关网站连接进行在线学习,成为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虚拟课堂,如SPOC平台提供用于手机学习的APP二维码客户端。通过手机发挥移动学习的便携性、实时性、个性化、交互性、随意性等优势,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对电脑、手机等学习工具重视度不够的问题,一方面要求学校向学生免费提供有线或移动网络连接为基础的智慧学习校园环境,并开放连接网络的机房,为学生在线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负责实施SPOC+课堂混合教学的教师,需要向学生强调网络、电脑及手机在现代学习中的作用,按照标准实施基于SPOC+课堂教学模式相应的手段、行为及机制,如实施学习激励机制、相关评价机制等。按照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应用型大学计算机基础一流课程建设目标”,需要构建4+3+1标准:即在教学标准上构建“教学模块内容标准、理论课教学标准、上机课教学标准和课外辅导标准”4个标准,在学生学习标准上构建“线上学习标准、课堂表现标准、任务完成标准”3个标准,并通过“课程质量标准”将4个教学标准和3个学习标准关联起来。通过标准保障“SPOC+课堂”教学质量,通过“SPOC+课堂”教学模式驱动大学生促成在线学习与传统学习有机结合的学习理念、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计划及学习目标等方面形成新常态,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及创新学习能力。

表3 网络学习调查数据

4.2 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

长期以来,我国的全日制教育一直采用夸美纽斯倡导的班级授课制。通常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计划课时,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课堂主导,以“教师安排→学生服从”主宰整个教学过程。使得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及学习行为普遍依赖教师,缺乏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新性。选择听教师讲课为获得知识主要方式的学生占总人数87%,由此说明,时至今日这种学习依赖方式依旧相当严重。

4.3 注重网络学习与书本学习相促进

笔者认为,“重书本”的学习方式体现在现存完整的知识结构及经典理论上,但该方式下获得的知识相对死板或过时;而“重网络”的学习方式体现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对知识的学以致用上,能明显体现学习的创新思想,但是所获得的知识不够严谨并呈碎片化,并且需要学习者辨别好坏、甄别真伪和搜集整理。因此,两者的学习导向意义和价值是不同的。当前的学生不但要“重书本”,而且要“重网络”,这样才能进行有效学习,以便适应网络时代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随时满足自己的个性化知识诉求,并通过学习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发现创新机遇。

4.4 深度认识“SPOC+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许多重点院校都对受众面大、具有通识型和基础性的课程给予充分重视,重点投入资金进行课程建设,耗费巨资开发了与课程相匹配的视频教学资源。这些优质资源将传统教学与在线学习(简称“线下线上”学习)相结合,或实施“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改进和创新,教学成本大大降低,促进了教育公平,教学效率明显提高。现在许多大学把这些课程优质视频资源发布为慕课,通过资深的MOOC网站(如中国大学MOOC网等)或精品课程视频网站(如超星网等),特别是通过广泛应用SPOC、超星等平台,使这些MOOC资源越来越多的在高校教学中落地生根。

要保证“SPOC+课程”教学模式成功实施,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主观理念上需要师生从传统模式中破茧而出,主动适应在线学习的新思潮。

(2)客观条件上要创建完善的数字化学习环境:①准备学习工具,如手机、电脑等;②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和免费网络,如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个性化的SPOC等,并在整个校园内构建有线与无线相融合、连接不断且向学生免费使用的互联互通网络,保证人人能用网、处处能联网、时时能上网的智慧校园学习环境。

(3)提供学习资源:①学习资源要优质,至少要求视频清晰、音质纯净且教学语言流畅;②学习资源要完善和多样;③学习资源要学以致用。

(4)从始至终严格执行计划。认真按秩序执行统一而严格的教学计划,如课前要完成通过看视频掌握要求的知识点;课堂上师生应各自做准备,以保证个性化的教学实施得更好;课后师生也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如学生需要明确完成的任务、完成的时间、相关要求、规则等。

(5)需要教师的多角色多元化职责担当。“SPOC+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师具有多角色和多元化的职责担当:他们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者、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学生自主学习特别是SPOC学习的引导者和督促者、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和SPOC平台的管理者。

因此,在当前大学教学正处于翻转课堂及“MOOC+SPOC+课堂”教学混合模式改革探索时期,推行SPOC+课堂教学混合模式试点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将要克服许多困难。

5 结 语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哈尔滨工业大学MOOC方案[4-6],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进行SPOC+课堂混合教学模式试点改革,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素质教育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7-10]。

通过对以学生为主体的“SPOC+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分析,反映出许多富有价值的信息和结论,它们将成为我们下一轮深度实施“SPOC+课堂”教学的实践指导和新的研究课题。下一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以建设一流课程为目标,重点对这些问题进行实践探索和研究:研究使用手机在线学习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提高使用手机学习的时间比率;构建课程相应的教学和学习标准(简称“4+3+1”标准),保证“SPOC+课堂”教学按新的常态进行标准化教学;以慕课质量为标杆,以SPOC为本土化特色,不断改进和更新课程教学资源,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在线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1]余廷忠, 管嫄, 彭佩. 网络支持下的偏远地区大学教学改革平台构建——以毕节学院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 2012, 22(10): 99-101.

[2]余廷忠. 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性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6): 141-142.

[3]余廷忠, 聂祥荣, 曾凡培. 21世纪大学教学的思考:拓展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以毕节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 毕节学院学报, 2013, 31(8): 110-115.

[4]战德臣, 王浩. 面向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J]. 中国大学教学, 2014(7): 59-66.

[5]战德臣, 聂兰顺, 张丽杰, 等. 大学计算机课程基于MOOC+SPOCs的教学改革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 2015(8): 29-33.

[6]战德臣. “大学计算机”“MOOC+SPOCs+ 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改革实施计划[J]. 计算机教育, 2016 (1): 12-16.

[7]余廷忠, 王力. 应用型大学计算机改革: 注重应用、强调思维、培养能力: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14年会学术论文集[C].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360-364.

[8]余廷忠, 金艳梅, 代宏伟. 从课程教育评价视角探索课程素质教育之策[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5, 33(4): 124-129.

[9]余廷忠. 基于素质教育目标的课程评价机制可行性研究[J]. 教育导刊, 2015(12): 67-70.

[10]余廷忠, 王力, 张仕学. 基于MOOC+SPOC的大学计算机教学实践: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16年会学术论文集[C].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148-152.

猜你喜欢
标准大学教学模式
“留白”是个大学问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