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32例阵发性房颤的手术护理

2018-01-31 12:38刘遵季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0期
关键词:房间隔肺静脉肝素

谢 芳,刘遵季,文 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导管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阵发性房颤(Par oxysmal atrialfibrillation)是较常见的心律失常[1]。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房颤导管射频消融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不但造成接触组织的浅表损伤,而且防碍射频能源渗透到组织深部。冷冻球囊导管是一种特别为肺静脉电隔离设计的器械,其原理是通过低温制冷,造成靶组织的细胞冻伤、坏死,从而达到消融心律失常基质的目的[2]。目前已经显示出其在安全性和易用性上的优势和很好的治疗效果[3-4]。冷冻球囊导管消融,能使病变组织的损伤更均匀,更透彻,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有效降低复发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心脏介入中心实施房颤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32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7.3岁。此类患者临床诊断为阵发性房颤,均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而效果欠佳,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1.2.1 在局部麻醉下,联合外周静脉深度镇静,经右颈内静脉和双侧股静脉,分别放置十级冠状窦和四级标测电极。经右股静脉先后两次穿刺房间隔,送两根长鞘管至左心房,使用十级环状标测电极导管分别标测四根肺静脉。在长导丝的指引下,通过12F可控专用鞘管将冷冻球囊送到左心房,对靶肺静脉行冷冻消融。

1.3 结果

32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未发生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为90分钟,患者及家属都非常满意。

2 护 理

2.1 术前访视病人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手术是一项新技术,护士应于手术前一天访视病人,发放患者须知手册,主动介绍麻醉方式、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告知手术成功病例,做好心理安慰,使患者心中有数,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的程度,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2.2 术前准备

2.2.1 患者的准备

患者背部粘贴射频复极贴备用,协助患者平卧于导管床上。在患者左手建立静脉通道,并连接三通,方便术中用药。连接体表心电图,无创血压监测,无创血氧饱和度监测,妥善固定各类管道。

2.2.2 一次性耗材准备

11号刀片、6F、7F、8F动脉鞘;Y阀、三联板、环柄、60cm延长管、5ml注射器2个、10ml注射器3个、20ml注射器2个、输液器2个;泵管、可调控型导管鞘(12F)、一次性使用心内标测电极导管、同轴连接线缆(气缆)、连接电缆、球囊型冷冻消融导管(23mm、28mm);房间隔穿刺针、房间隔穿刺鞘。

2.2.3 药品准备

地塞米松10mg、山莨菪碱5-10mg备用、咪达唑仑20mg、芬太尼0.5 mg、利多卡因300 mg、肝素、并备好急救药品阿托品、多巴胺等。

2.3 术中配合

2.3.1 遵医嘱外周入壶地塞米松10mg,后经外周静脉泵入药物,诱导患者深度镇静。芬太尼0.5 mg和咪达唑仑20m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50ml,微量泵25-30ml/h泵入。至患者入睡后以10ml/h维持泵注至手术结束。

2.3.2 给患者吸氧,并备口咽通气管。

2.3.3 铺无菌台,整理无菌台。大盆和碗内倒入肝素盐水1000 ml,另一碗内倒入造影剂一瓶,药杯内倒入利多卡因300 ml。将一次性物品分别加入,高值耗材现给。

2.3.4 于患者左侧床旁输液架上悬挂生理盐水500 ml,2000单位肝素水一袋(2000 ml)。

2.3.5 消毒铺巾后,配合助手准确连接各泵管和输液器。

2.3.6 穿刺右颈内静脉并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穿刺左股静脉放置隔神经起搏电极,穿刺右股静脉放置房间隔穿刺鞘。

2.3.7打开房间隔穿刺针,行房间隔穿刺后,静脉注射肝素100u/kg,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用量及时间,以后每超1小时追加肝素1000u。进行双侧肺静脉造影,同时配合助手准备冷冻消融材料。

2.3.8 长钢丝交换FlexCath,回抽排气后接蠕动泵管持续2ml/min泵注1:1肝素盐水。

2.3.9 Arctic Front接感知线、冷冻气源线,接造影三联三通并双向排气,球囊末端浸润盐水。

2.3.10 放置球囊入左房内,封堵并冷冻消融肺静脉前庭,环肺隔离成功后再观察30min。根据左房传导是否恢复给予补充消融。

3 讨 论

3.1 通过术前访视以及在导管室等候区实施的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对导管室护士的信任,通过交谈和沟通,使患者可以更多的了解手术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增强了手术的安全感,密切了护患关系,共同促进了手术的成功。同时,通过术前访视,护士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只有自身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素质和能力,才能满足患者的知识需求。

3.2 术中使用肝素剂量及时间应准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以后每超1小时追加肝素1000u。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预防血栓形成。术中用药一般都使用口头医嘱,按原则执行后应及时补记,护士双签名,术毕术者签字。使病历书写更加标准化、规范化,而且便于医疗质量的控制、监督、提高安全性[5]。

3.3 严密精确的术中配合及监测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围手术期的充分配合,即做好术前患者及设备用物准备,强化术中心电、巡回配合及镇静镇痛抗凝监测,重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用药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和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8〕作为一项新技术,护士应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才能有效的杜绝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成功。

猜你喜欢
房间隔肺静脉肝素
超声心动图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左心耳封堵术治疗心房颤动合并房间隔局部增厚1例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冠状切面在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肺静脉狭窄的诊治进展
心房颤动患者左右下肺静脉共干合并左侧房室旁道一例
全胸腔镜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20 例临床分析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