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夸张类别到穷尽方式与强调程度——“百般、万般”与“千般”的表达功能与演化模式探讨

2018-02-01 02:49
语言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副词形容词状语

张 谊 生



从夸张类别到穷尽方式与强调程度——“百般、万般”与“千般”的表达功能与演化模式探讨

张 谊 生

(上海师范大学 语言研究所,上海 200234)

可以充当定语、谓语的“X般”还是形容词,只能充当状语的“X般”才是副词;副词“万般”可以位于“AP”之后表程度,充当主语时是名词或代词。“X般”经常在一起共现、配合。副词“X般”的限定对象具有能动性、可控性时主要凸显方式义;限定对象具有性状义、量度义时,转向强调程度义。数量短语“X般”固化为形容词后,在紧邻语境的吸收下,通过高频类推、相互竞争、重新分析,分别衍生出情状副词与程度副词。就“X般”语法化认知机制来看,从表类别发展成表方式是相邻概念之间逐渐过渡的演化,进化的机制是转喻;从表类别分析为表程度是不同认知域之间认知投射的顿变,转化的机制是隐喻。

百般;千般;万般;类别;方式;程度;演化

一 前言

《现代汉语词典》(七版)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三版)都收录了“百般”与“万般”,除了列出这两个词都可以表示“各种各样、多种多样”的类别义之外,同时也都列出了两词的副词用法。然而,两本词典都认为副词“百般”表示“采用多种方式/办法”,表情状;而副词“万般”相当于“非常、极其”,表程度①。令人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百般”修饰“刁难”就是表示方式,而“万般”修饰“刁难”却是强调程度呢?请比较:

1) 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撕破面子,借征地开发之机,以“对话、协商”为幌子,对政府及有关单位百般刁难,层层加码,漫天要价,一旦不能如愿即兴师动众,大动干戈。(1994年《报刊精选》)

2) 推销时说得天花乱坠,理赔时万般刁难,这是大多数车主投保车险都曾遭遇的现象。(《项俊波第一把火:车险理赔难》2012-02-16人民网)

很显然,两句都表式方式的;同样,“万般”修饰“无奈”表程度,“百般”也一样。例如:

3) 事业扶摇直上、硕果累累,面对一切成功,朱明瑛却深有感慨又万般无奈地说:“作为一个人,我成功了,我实现了我的价值,但作为一个女人,我很遗憾”。(1994年《报刊精选》)

4) 在民警要求下,驾驶员百般无奈地向民警出示了其身份证,并称“身份证是真的”。(《违法司机众生相:司机一紧张掏出两本假驾照》2014-03-06《齐鲁晚报》)

至于“千般”,目前各家均未予以收录,其实,尽管现代汉语“千般VP”单用频率确实不高,但合用表示方式或程度时,与“百般”、“万般”并没有实质性的不同。例如:

5) 尤其是处于“中层板块”的一些股长、科长们,任凭“上级喊破嗓子、群众跑坏腿脚”,始终“慢吞吞”、“冷冰冰”,百般推诿、千般刁难,人为设置障碍。(《全力提高机关效率》2012-08-20人民网)

6) 纵使千般无奈,万般感伤,时光也不会重来,只要珍藏了相遇的美好,那便是人生最纯净的幸福。(《早安青春一纸流年,一纸华章》2014-05-24新浪教育)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现代汉语的“百般”与“万般”,都可以表示类别、方式与程度;两词既可以由凸显类别衍生出表示方式,也可以由强调类别发展出表示程度;只是搭配对象、表义侧重与使用频率略有不同。而“千般”早已词化,以表类别义为主,尽管副词化程度不高,而且经常用在与“百般、万般”的对举格式中,但其演化途径与动因还是一致的。

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与分析:首先考察“X般”的分布、搭配及其配合、共现的合用方式;然后分析与描写“X般”的三种各具特色的表达功能与用法特点;最后揭示并解释“X般”从表类别到表方式、表类别到表程度的两种引申轨迹及其演化动因与机制。

本文例句引自于北大语料库及网络报道与博客(长句略有删节),例句全部注明出处。为了便于行文,本文用“X般”统一指代不同句法功能及词性的“百般”、“千般”与“万般”;必要时用“VP、AP”与“NP”分别替代被“X般”修饰的谓词性成分或体词性成分。

二 分布搭配及其共现与配合

本节主要描写与分析“X般”的句法分布、搭配关系及其相应的词类归属。

不同分布的功能类别。现代汉语中,除了充当状语之外,“X般”都还保留着或衍生出一系列其他的分布与用法。首先,都可以修饰一些抽象的“NP”,直接充当定语。例如:

7) 只要农民眼中对土地的认识宽阔了,那蕴藏在农民之中的百般武艺就会编织出一条通往小康的康庄大道。(1994年《报刊精选》)

8) 为扶贫,她经历了苦、辣、酸千般滋味后,最终尝到了真正的甜。(1994年《报刊精选》)

9) 这里,我们且不说渡口、乐山、大足、重庆的千种风采,也不说荆州、武汉、九江、庐山的万般神韵,我们只说“钟山龙盘,石头虎踞”的南京城。(1996年《人民日报》)

“X般”修饰“NP”或指称性“VP”一起充当主、宾时,还经常带上标记词。例如:

10) 乔致庸站起,深深看她,不禁悲从中来,痛声道:“太太,就是乔致庸有千般的错处,你也该看在孩子们的面上,跟我回去。”(电视电影《乔家大院》)

11) 夫妻间有几多的互不沟通呵?但是,即使如此,又怎么可能割舍这万般的情意和不尽的思念。(谢柳青《毛泽东情寄<蝶恋花>》)

12) 中华民族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他们都有古老的文明和传统,遭受过百般的折磨,而且他们的斗争都十分顽强。(《读书》vol-068)

毫无疑问,充当定语的“X般”都应该分析为形容词而非“数量词”或“数词”②,这是因为强调各种类别的“X般”,除了充当定语外,都还可以充当状语甚至谓语。例如:

13) 她喜欢骑马,喜欢男装,骂起人来满口粗言秽语,谈情说爱时却百般柔情,千般风流。(《读者》合订本)

14) 眼前这个男人,千般好,万般好,处处是优点,他不爱你,这个缺点,你永远改变不了。(张爱玲《倾城之恋》)

15) 五一劳动节,回家之后自然也不能闲着。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农家小院里的杂草在菜园里可劲儿的疯长,有的开出名不见经传的小花,或黄或粉,竟也媚态百般。(杨百林《农活》)

16) 秋风接着一阵阵呼呼作响,树叶片片飘落,犹如颜色各异的蝴蝶在林间翩翩舞蹈,或缓或急,姿态千般。(《京城琐记·不为避暑,只为一游》2011-10-18网易博客)

其次,“万般”的情况比较特殊,表种类义的“万般”还是形容词,但表程度义的“AP万般”,结构关系已由主谓转向了述补,该“万般”也就转化为程度副词了③。请比较:

17) 远在京中的亲王却因这不足道的恋情而愁绪万般,觉得甚是无聊。(《源氏物语》丰子恺中译本)

18) 我的目光流连在画集外套与内封的黑色上,不仅为装潢者的设计匠心叫好,更为世纪老人的文化人格与审美理想得到妥恰的包装而慰藉万般。(《读书》vol-194)

显然,前一“万般”表示类别,还是形容词,而后一“万般”强调程度,已经是副词了。

而且,“万般”还保留着名词甚至代词的用法,相当于“万物”或者“一切”。例如:

19) 陈琳向太后表白:幼年入宫,深谙宫中规矩,万般都按主子之意行事,对太后更是如此了。(《狸猫换太子》2003-07-28华夏经纬网)

20) 一了百了万般皆了的那扇窄门,也曾于灯昏雨骤意冷心灰的俄顷想发发狠索性挤了过去的,又因为缺少了那操刀持剑或吞下些什么的勇气,所以伸过去的半身觉得冷森森又缩回来了。(吴伯箫《海上鸥》)

其他如“万般皆是空、万般皆由(都是)命、万般都放下”的“万般”,也都是名词或代词。

除了上述基础分布与特殊功能外,这三个“X般”当前最主要分布与功能,就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及其短语,充当性质与功能不同的状语。当然,主要是充当句子状语。例如:

21) 小莫百般挣扎,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将绳子挣脱,打开窗户呼救,正好对面房间有一名男子,对方于是报警。(《女研究生做家教被强奸 31岁惯犯再获刑八年半》2014-03-20《信息时报》)

22)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经历近300年的统一之后,大明王朝迎来了生命中的最后时刻,内忧外患,纷争不断,拆东墙补西墙,终究拆无可拆,补无可补,纵使崇祯千般努力,终难扭转乾坤。(《明朝那些事儿·最后的较量》2011-12-01百度知道)

23) 乔冠华回国后,周恩来表扬他,外交部同仁钦佩他,江青自然抢在前面,她大耍手段,万般赞誉,一时,鲜花、美酒、喝彩、英雄,“老乔”似乎“全方位”成功了。(张容《一言难尽乔冠华》)

一旦“X般+VP”带上标记进入句内充当定、状语,该“X般”充当的就是句法状语④。例如:

24) 从29日开始,经过对张犯不间断审讯,死顶硬扛、百般狡赖的张计忠,终于交待出在石市郊区的塔谈村还有另外两处窝藏《金瓶梅》的书库。(1994年《报刊精选》)

25) 给学生以诗的阳光,小说的空气,戏剧的水分,散文的土壤,让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棵千般美丽、万般风情的心灵之树。(《语文教学名言名句》2014-02-27江西教育网)

如果整个偏正短语一起充当句子的主、宾语,那么,随着“X般+VP”短语的指称化,这些原本充当句子状语的“X般”,也会转化为修饰指称成分的句法状语。例如:

26)独生子女,居住高楼大厦,邻里交往少,孩子缺少伙伴,由于家长的百般呵护,动手的机会少,而且从小接受来自听、说方面的强化较多。(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27) 这些景观之所以延续至今,得到人们的万般珍惜,吸引世界各地的来宾,绝不在于什么“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是它们自身无价的文化性。(1996年《人民日报》)

从分布与功用看,无论是充当句子状语还是句法状语,只要是凸显方式与强调程度的“X般”,都应该归入副词⑤,大多是情状副词,少数是程度副词。

对举连用的多种模式。由于“百般、千般、万般”三词具有相近的句法分布与表达功用,所以,这三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共现配合、并存连用、交替使用的频率相当之高。

首先,就共现的类别来看,通常都是“百、千、万”之间的异类对举或连用。例如:

28) 苦于媒婆之殷殷情谊,便撒口道:“你老说说看。”经过百般沟通,万般调理,终于找到一般配女子,但后生连连摇头。催急了,便骂一句:“多事!”(《读者》合订本)

29) 为了斩断她的翅膀,将她拖向自己的地狱,他对她千般刁难,万般凌辱。地下赌场,他以她为赌注,让她面对那些能当她爷爷的老男人。(《豪门旧爱:总裁的VIP情人》2013-09-02舞若小说网)

但也有少数是同类的共现与连用,比如下面就是“百般”的两项连用与三项叠加:

30) 说不定,雕骑军的这些散兵,如此百般挑衅,百般欺凌,就是为了引诱他们发起进攻,陷入白衣军的枪炮攻击范围。(《百般挑衅百般欺凌》2012-01-21百度贴吧·锦衣杀明吧)

31) 粗粗的麻花辫,配以薄薄的鲜艳纱裙,在没有固定旋律的音乐中,扭动着不和谐的舞姿;特别是在摄像师的镜头面前,她更是百般妖冶、百般妩媚、百般放纵,那不是POSE的POSE,令人讶异的表情……种种的种种,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冒险>要与芙蓉姐姐试比高》2007-03-09挂游网)

其次,就配合的方式来看,主要是两项的联合或对举,表示并存或递进关系。例如:

33) 她喜欢骑马,喜欢男装,骂起人来满口粗言秽语,谈情说爱时却百般柔情,千般风流。(《读者》合订本)

33) 在那片神奇的地方,经历了那里的艰苦,见到了那里的天高地阔,援藏干部都显示了一种视名利为身外之物的豪迈之情,回内地看到一些人百般计较,千般牢骚,真是不习惯。(1996年《人民日报》)

34) 礼尚往来,你吃我,我吃你,吃出千般风景、万般友情。(1994年《报刊精选》)

总之,就总和分布(total distribution)来看,可以充当典型定语、谓语的“X般”,都是形容词,而不是数量词或数词;主要充当状语的“X般”,不管呈现什么样的分布,都是副词;“万般”位于“AP”之后也是程度副词,充当主语时则是名词或代词。“百般、千般、万般”经常在一起共现配合;对举、连用时多为异类共现,也可以是同类并用;相互配合的方式,可以是两项联合对举,也可以三项并存连用;三项式的位序可以顺向,也可以逆向。

三 表达方式及其功用与对象

本节分析“X般”表种类、方式与程度的表达功用及其修饰对象的语义特征。

凸显夸张的类别。“般”的基本义是“种、类、样”,“百、千、万”又都可以表示概约多数,所以,“X般”都还保留着强调“多种多样、各式各样”类别义的用法。例如:

35) 孩子一天一天成长,由襁褓中的婴儿到长大独立生活,对于父亲们来说可谓百般滋味在心头:因为在香港为父大不易。(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36) 仔细探究这类作家的心理历程会让人们明白许多事理的,那可真是酸甜苦辣千般风味。(《读书》vol-131)

37) 那万般事体要是分摊在每日轮换一新的医护人员身上,反倒能让他们有充分的精神和力量,将其转化为“南丁格尔”的崇高精神。(张洁《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无论修饰对象是“NP”还是“VP”,这类“X般”所表示的都是各种夸张性的类别义。再如:

38) 有的人勤恳敬业,感到十分充实,有的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觉得百般虚苦;有的人在烈日下锄禾、在寒风里跋涉仍苦中寓乐,有的人在办公室里喝茶、在温室中闲聊却唉声叹气。(1995年《人民日报》)

39) 十多年了,自从那场政治浩劫平地卷起以来,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她想象着自己所尊敬的人,经历了千般磨难,该是怎样的模样和神情?(《读者》合订本)

40) 男友痛苦万分,在电视台匿名点了一曲《你最无情》,诉说心中的万般苦楚,希望对方“回心转意,把旧梦重温。”(1994年《报刊精选》01)

也就是说,不管是修饰“NP”做定语,还是修饰“VP”做状语,只要修饰对象“NP”或“VP”具有可计量或可量化的语义基础,那么,该形容词“X般”就必然会表示类别义。请比较:

41) 正在南京莫愁湖公园举办的中华民族风情艺术活动,使人们“一日之内云游天下、领略百般风情”的夙愿成为现实。(1993年《人民日报》)

42) 芭茅溪村的老乡就是这么淳朴,第一次见面对我们不仅不设防,而且盛情款待,百般热情,但并不觉得别扭,就是跟走亲戚家一样的,拉家常,遛弯儿,和谐美好。(《芭茅溪小蔡》2013-08-21人民网)

“百般风情”是定中短语,“百般热情”是状中短语,“风情”与“热情”都具有可量化基础;区别在于:“X般”修饰“VP”强调类别的量化特征没有修饰“NP”那么清晰。再比如:

43) 中世纪文学里的“宫廷之爱”是这种爱情的最佳范例:求爱的骑士把美丽的贵妇人升高到女神的地位,为了感动对方,不惜用自己的百般坚忍和仰慕衷肠来赢得美人的心。(《读书》vol-200)

44) 启程的日子终于来临,玉菡心中真有千般不舍,抱紧身穿长行衣的致庸久久不肯撒手。(电视剧《乔家大院》)

45) 终于,当他抓住那两座耸动的雪峰时,那万般颤栗化成了一句话:“恩人哪,要了我吧!”(李佩甫《羊的门》)

同样道理,形容词“X般”共现配合表达类别义时,修饰对象也要具有可量化的语义基础。例如:

46) 礼尚往来,你吃我,我吃你,吃出千般风景、万般友情。(1994年《报刊精选》)

47) 纵有千般无奈、万般苦楚,不是自己的终不是自己的,毕竟,一句失去以后才想再拥有才真是说到了心上。(《深夜十大禁听歌曲》2012-01-09音乐网)

48) 《北爱》的热播,在观众中引起来热烈的讨论,其中讨论最热烈的是对“疯子”的千般热爱万般崇拜。(《从人物形象的塑造看<北京爱情故事>中的价值观冲突》2012-07-03影视天地)

“风景、友情”是体词,“无奈、苦楚、热爱、崇拜”是谓词,都可以表示夸张的类别义。

竭尽一切的方式。凡是“X般”修饰的“VP”是可控的行为,该“X般”所表示的就很可能是带有类别特征的方式义,以突出“用尽各种各样的方法”来“VP”。例如:

49) 有的还百般抵赖,寻找借口,说:“我们贷了款来打鱼,你们不让打,谁来还贷款”等等,正面说服教育已不能使之动心回头。(1994年《报刊精选》)

50) 借征地开发之机,以“对话、协商”为幌子,对政府及有关单位百般刁难,层层加码,漫天要价,一旦不能如愿即兴师动众,大动干戈。(1994年《报刊精选》)

51) 他的父母为他一个人准备了一套二居室住房,从高中时起对他百般照顾,让他专心读书,不必做任何家务;但他一直学习吃力,并且考大学时成绩不佳。(王登峰、张伯源《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

既然“X般”一般只能充当状语表示方式,那么,具有相应分布与表达功能的“X般”自然都是情状(描摹性)副词;而且,都还可以附加状语标记“地”或者“的”以增强摹状性⑥。例如:

52) 狼对它的天敌和弱小的动物是凶残的,但在它的家庭里,爱的图景颇为感人。不时地,“妻子”会佯怒,娇嗔地在“丈夫”面前耍威风;而“丈夫”,会一个劲地退让,百般地投其所好。(《读者》合订本)

53) 这是因为凡夫穿衣,总要百般的挑剔,或是衣料不满意,或是花色不美,或是款式不好等等,心生种种烦恼。(《佛法修正心要》)

比较而言,“千般、万般”单独表方式的频率都太不高,所以,用例也相对有限。例如:

54) 浮舟想,那时妹尼憎已返回草庵,定要千般阻拦,那就晚了。她担忧此事,定要当即举行受戒诸事。(《源氏物语》丰子恺中译本)

55) 说罢,哭得几乎从车上跌了下来。众传女忙来搀扶,万般劝解。她们道:“早就担心会弄到这般地步的。”(《源氏物语》丰子恺中译本)

就被修饰对象的语义特证来看,表方式义的“VP”几乎都是自主动词及其短语。例如:

56) 我妻子对我好,我的家庭幸福,这有什么错!这些人却要无事生非,百般丑化,似乎我这样的人就不该有妻子,更不该有个漂亮的妻子。(1994年《报刊精选》)

57) 可是到皇帝按惯例御赐婚姻的时候,纵使王小姐千般丑化自己,老儿还是看到了她裙下的纤纤细腿。(《神域魔豆》2013-01-20起点小说中文网)

58) 尽管《水浒传》和《金瓶梅》两书的作者,对西门庆的恶,竭力描写,历尽笔墨万般丑化但从不写西门大官人与未成年女孩苟且取乐,做下伤天害理的事情。(《别美化贪官污吏》2012-06-07新浪博客)

“丑化”与“风景”不同,与“坚忍、苦楚”也不一样,具有主观的能动性,所以,表示的就不再是类别而是方式。“努力、挣扎、苦撑”具有类似的特征,也都表类别义。例如:

59) 佟掌柜急火攻心,慌不择路,百般努力却始终不能力挽狂澜,只好把气撒在伙计身上。(电影《武林外传》)

60) 田小娥与黑娃的结合原本是两厢情愿、美满自然的,但在宗法制的笼罩下,千般挣扎,终难逃脱,他们成了白鹿原上无家可归的一对孤雁。(《<白鹿原>故事梗概与人物分析》2013-07-19百度知道)

61) 崇祯望着他的脊背,想着自己对国事万般苦撑竟不能得他这样的大臣谅解,不由得叹口气,恨恨地说:“黄道周一生学问,只学会一个‘佞’字!”(姚雪垠《李自成》)

同样,只要“VP”具有能动与可控特征,也可以通过共现连用来表达协调配合的方式义。例如:

62) 曹商来到秦国后,对秦王百般献媚,千般讨好,终于博得了秦王的欢心,于是又赏给了他一百辆车。(《寓言故事·曹商舐痔》2010-06-09百度故事)

63) 买东西之前,营业员当你是上帝,百般讨好,千般献媚,毕竟营业额与她的收入有关啊,一旦买了她的商品,顾客就成了孙子,不愿解答顾客的疑问,更不会主动解决商品的退、换问题。(《吃不消的上帝待遇》2010-10-22新浪博客)

“献媚、讨好”都具有主观能动性,“百般、千般”交替合用,以凸显其表达效果。再比如:

64) 可您看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事件当中,当地政府不但监管失误,而且在出事之后百般遮掩、千般抵赖,监管不力还能说是观音难救世间苦,这种行为大概只能说是纵容为恶了。(《政府的良心是社会的风向标》2012-06-18经济观察网)

65) 此次两档节目中对男士们千般刁难万般挑剔的女士们营造出了“女色消费男色”的概念,节目也因此有趣了许多,“很符合当下的社会环境”。(《<完美先生>一场仓促的男色秀》2011-12-29星娱乐)

正因为“VP”都是能动性自主行为,所以,“X般”合用配合,就更能凸显表达方式的效果。

强调极性的程度。程度副词“X般”的表达功效接近于“极其、非常”⑦。例如:

66) 在一条黑巷口,两个姑娘停下来,万般妖娆地笑望着我们。(王朔《橡皮人》)

67) 她长着天仙般的美貌,却陷在十八层地狱般的痛苦和不幸之中,不免万般感慨。(欧阳山《苦斗》)

与“万般”相比,“百般、千般”表程度用法较少,所带有的类别义痕迹也更强些。例如:

68) 布力菲是个善于看风使舵、诡计多端的伪君子。在长辈面前,他总是表现得百般恭顺,彬彬有礼。(《读书》vol-006)

69) 晁恒功是一个重声誉如同生命的人,每当想起这些悲惨遭遇,心里就百般痛苦,总觉得在村里人面前抬不起头。(《济源违规招商项目强征耕地致人死亡》2013-07-24济源网)

70) 程阳看着微愣的女子,心里千般惆怅,她总是能用这样一个简单的神情将他吸进去;一如她的名字,深深的,再也不能自拔。(《时光如青苔,十年不思议》2010-11-09百度贴吧)

71) 我烧了她爱吃的菜端给她,她千般无奈地咬嚼两下,趁我转身又偷偷地吐在碗背后。(《读者》合订本)

发展到现、当代,表程度已成了“万般”的主要用法,其种类义痕迹也已不再那么明显了,而且“万般无奈”,更是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其使用频率相当之高⑧。例如:

72) 他首先从那份合同讲起,讲它是在怎样一种没有第二个选择的万般无奈的大背景之下产生的。讲港商所做的种种承诺的可靠性,讲哪些方面港方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梁哓声《钳工王》)

73) 粮食收购部门为何不履行合同呢?店下粮站负责人万般无奈地吐露了隐情:全镇粮食定购任务加上公粮及其他代收项目的总量,大大超过了现有的库容量。(1996年《人民日报》)

就限制的对象来看,表程度的“VP/AP”基本上都是心理动词和性状形容词。再比如:

74) 其实,“陕军”的这几部作品,其相互间的文本意图存有相当明显的差异:《废都》百般无奈却又满心欢喜地制作出一个当代文人“影像”。(1994年《报刊精选》)

75) 与其说那一草一木,一桌一窗,一书一画都浸透着孩子们的心血和汗水,自然百般珍惜爱护,不如说它是王思明的精神、品格及理想在孩子们身上的实现和伸延。(1994年《报刊精选》)

显然,正因为心理动词、形容词本身都具有一定的量幅,所以,更适合程度副词修饰。再比如:

76)叶绿荷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纵然大街上千般热闹,为什么我的心却感到那么的失落和寂寞?(《烛光剑影》2008-08-01 潇湘书屋)

77) 同志们撕碎敌人的“自白书”,战胜万般残忍的酷刑,不怕牺牲,坚持斗争到底终被集体释放回到延安,投入党的怀抱,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那些难以忘却的记忆》2013-09-27亚心网)

同样,通过共现配合、表达互相关联、有所深化的程度,VP也必须具有量幅的语义特征。例如:

78) 不过说真的,女人千般漂亮万般温柔,也抵不过独立自主最重要,尤其是中国这样男人不会把照顾老婆家庭当事业的地方。(《重起炉灶,讨论:什么是女人味?》2008-05-06摇篮网)

79) 他对待敌人可以毫不留情,纵使手段千般残忍,万般毒辣,受到万人唾弃,身背千载骂名,他也不以为意。(《武侠世界大祸害》2013-12-31 笔下文学网)

通过三项连用,表达步步递进、层层深化的程度,各“VP”更须要具备这一语义特征。例如:

80) 我们一心一念,十分注意,我们虽然百般隐忍,千般努力,万般勤勉,然而能够保证的,仅仅是自己不会伤害到别人。(《廊坊吧》2013-01-29百度贴吧)

81) 不过说真的,女人就是百般漂亮、千般温柔、万般高雅,也抵不过自立自强,尤其是在现在中国这样还是男权占主导的社会里,女人独立自主更重要。(《讨论:什么是女人味?》2009-05-06新浪博客)

总之,形容词“X般”主要表示不同的类别义,但被其修饰或陈述的对象,都必须具有可数性及可物化的语义特征。副词“X般”可以表方式也可以表程度,尽管都是作状语,但搭配对象的语义基础不同,情状副词重在能动性与可控性,程度副词重在性状化与量度化。

四 发展演化及其动因与机制

本节主要从历时的角度探讨、分析“X般”的演化的历程与结果,机制与动因。

短语的固化与词化。甲骨文“般”从“凡(盘)、从攴”,金文已将“凡”误作“舟”,篆文承之。随着量词“般”逐渐形成,数量短语“X般”在晚唐时已经广泛使用。例如:

82) 大王见太子愁不乐,更添百般细乐,万种音声,令遣宫内,为欢太子,太子都不入耳,再处分车匿,来晨被朱鬃白马,却往南门观看。(《敦煌变文选·八相变》)

83) 我家有子在临胎,千般痛苦诞婴孩。父子忙重发愿,只愿平善不逢灾。(《敦煌变文选·八相变》)

84) 太子闻偈,哽噎非常,遂乃叫切含悲,亦道一偈:太子闻道病来侵,万般愁苦转萦心。(《敦煌变文选·八相变》)

85) 古人云,路逢达道人,第一莫向道。所以言,若人修道道不行,万般邪境竞头生。(唐《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随着“百、千、万”与“般”搭配凝固化,“X般”的表达功能趋向定型化,在临界语境(adjacent context)的制约下,“X般”逐渐由一开始双音化的韵律词,经过不断地高频共现(frequency of co-occurrence)因结构固化而过渡到语法词,最终经语义融合(mixture)成为三个表示夸张性类别的形容词。同时,分布也从定语扩展了状语,表达从修饰指称转向描摹陈述。例如:

86) 更添音乐,百般悦乐太子。其太子闻乐,转加不乐。(《敦煌变文集新书·悉达太子修道因缘》)

87) 忽见一人,四体极甚羸劣,刑容瘦损,喘息不安。两面人扶,千般疼痛,兼有药碗,在于头边,百味饮食将来,一般都不向口。(《敦煌变文选·八相变》)

88) 适蒙慈悲圣主,会上宣扬;大觉牟尼,筵中告语。千般赞叹,何以胜当,百种谈论,实斯悚惕。(《敦煌变文集新书维·摩诘经讲经文》)

89) 细屈指寻思,旧事前欢,都来未尽,平生深意。到得如今,万般追悔。空只添憔悴。对好景良辰,皱着眉儿,成甚滋味。(宋柳永词《慢卷紬》)

仔细观察与分析,可以发现:凡是被“X般”修饰或陈述的词语,都具有[+数量][+物化]语义特征。而且,三个“X般”的定型化与词汇化的发展进程,大体保持一致;从句法功能与表达作用来看,大约到宋、元时期,三个形容词“X般”都已基本形成了⑨。再比如:

90) 且如兴灭继绝,诛残禁暴,怀诸侯而尊周室,百般好事他都做,只是无恻怛之诚心。(《朱子语类》卷六十)

91)譬如合一药,须先有真药材,然后和合罗碾得来成药。若是药材不真,虽百般罗碾,毕竟不是。(《朱子语类》卷六十一)

92) 若不知去处,向外边学得千般巧妙,记持解会,口似倾河,终不究竟,与汝自己天地差殊。(《五灯会元》卷十五)

93) 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五灯会元》卷三)

作为形容词,“X般”在这一时期,自然都还可以充当谓语,尤其是与“X种”对举时。例如:

94) 树神奉敕,便于西坡之上,长叩三声,云务陡暗,应是山间鬼神,悉皆到来,是日夜拣炼神兵,闪电百般,雷鸣千种,彻晓喧喧。(《敦煌变文选·八相变》)

95) 好花万种,布影而锦儭池中;瑞鸟千般,和鸣而乐陈林里,皇居匪远,天步频游。撑舡而冲破莲荷,奏曲而惊飞鸳鹭。(《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

与此同时,一部分“X般”还可以指称化充当主语、宾语,开始向体词化演变。例如:

96) 且大犯即爱破逃散,小犯则失爵亡官,其余杂犯,火光口舌,跋蹇偏枯,衰殃疾病等,万般皆有,岂得轻之哉!(唐李淳风等《黄帝内经》)

97) 问:“如何是学人出身处?”师曰:“千般比不得,万般况不及。”(《五灯会元》卷八)

98) 却说蒋兴哥跟随父亲做客,走了几遍,学得伶俐乖巧,生意行中百般都会,父亲也喜不自胜。(《喻世明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这些充当主、宾语的“X般”严格地讲还是一些固化中的数量短语,并没有完全词汇化。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词在演化、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出现了竞争(rivalry),进而导致了协调与分工。所谓协调,主要体现为“X般”之间各种形式的对举与连用。例如:

99) 上堂:“千般说,万般喻,只要教君早回去。去何处?”良久曰:“夜来风起满庭香,吹落桃花三五树。”(《五灯会元》卷十七)

100) 公家为女婿,有妻是刘月仙,生的有些颜色,十分的不贤惠,将小人千般毁骂,万般憎嫌。(《全元曲·好酒赵元遇上皇》)

所谓分工,则体现为:“百般”只是偶尔做谓语,很少充当主、宾语;而“千般”充当主、宾语、谓语都较常见;发展到现代,“百般、千般”充当主、宾语的指称化用法基本消亡了;而“万般”由于受到格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北宋汪洙《神童诗》)的类推(analogy)影响,“万般X,唯有Y”已经构式化了,所以,直到现代还保留着充当主语的功能。

功能的转化与虚化。“X般”形容词形成以后,表类别义的用法逐渐成熟,随着一部分被修饰的表陈述性“VP”,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与功利性的行为,那么,这些“X般”就会逐渐地由表类别义转向表方式义。也就是,当发话人要表示用各种方式从事某项行为、而被修饰的“VP”具有[+能动][+可控]的语义特征时,那么,这些“X般”也就逐渐从单纯表示“各种各样”的类别义转向了主要表示“竭尽各种方式方法地”的方式义。例如:

101) 单于重祭山川,再求日月,百计寻方,千般求术(各种各样地求术→以各种方式求术→竭力求术),纵令春尽,命也何存。(《敦煌变文集新书·王昭君变文》)

102) 李梦先问情、意之别。曰:“情是会做底,意是去百般计较(各种各样地计较→以各种方式计较→竭力计较)做底,意因有是情而后用。”(《朱子语类》卷五)

103) 妾是真州人,乃是永嘉崔县尉次妻,大娘子凶悍异常,万般打骂(各种各样地打骂→以各种方式打骂→竭力打骂)。近日家主离任归家,泊舟在此。(《今古奇观·崔俊臣巧会芙蓉屏》)

当然,这些方式义都带有一定程度的种类语义积淀,都是呈现各种各样类别的方式。例如:

104) 以利存心,做时虽本为衣食不足,后见利入稍优,便多方求余,遂生万般计较,做出碍理事来。(《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三)

105) 如宋时玉通禅师,修行五十年,因触了知府柳宣教,被他设计,教妓女红莲假扮寡妇借宿,百般诱引,坏了他的戒行。(《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106) 至于被诬冤枉的,却又六问三推,千般锻炼,严刑之下,就是凌迟碎剐的罪,急忙里只得轻易招成,搅得他家破人亡。(《初刻拍案惊奇·恶船家计赚假尸银 狠仆人误投真命状》)

就在表示方式义的“X般”情状副词渐趋成熟之际,大约在明、清时期,一部分“X般”又从表种类义逐渐分化表程度的副词用法。也就是说,当部分被修饰的“VP/AP”具有[+程度][+性状]的语义特征时,那么,该“X般”就会开始由表类别义转向了强调程度义。例如:

107)那日天晚,只见那农夫张三老往城中卖菜来家,马氏接着收拾了晚饭与丈夫吃了,因问曰:“如今姜子牙,闻说他出将入相,百般富贵(尽显各种富贵→非常富贵),果然真么?”(《封神演义》九十二回)

108) 秋谷看程小姐已经梳洗,梳了一个懒妆髻,薄施脂粉,又换了一件衣服,出落得别样风流,千般袅娜(尽显各种袅娜→煞是袅娜)。(《九尾龟》五十四回)

109) 狄希陈虽与寄姐如鱼得水,似漆投胶,万般恩爱(尽显各种恩爱→极其恩爱),难以形容,到只为这珍珠一事,放心不下。(《醒世姻缘传》七十六回)

“X般+富贵/袅娜/恩爱”从类别转向程度的轨迹是,既可以认为“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富贵、恩爱、袅娜”,也可以重新分析(re-analysis)为“显得非常富贵、袅娜、恩爱”。再比如:

110) 公子扶他上马,又扶他下马。一上一下,将身偎贴公子,挽颈勾肩,万般(≈万分)旖旎。夜宿又嫌寒道热,央公子减被添衾,软香温玉,岂无动情之处?(《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111) 他诡谋毒计,暗箭伤人,面上一团和气,像是一个好人,心里千般(≈非常)恶毒,比强盗还狠三分。(《七剑十三侠》一回)

112) 谒过驾,圣祖特沛恩纶,就命她乾清官侍寝。是夜圣祖同她颠鸾倒凤,百般(≈十分)恩爱,不消细说。(《清朝秘史》二十三回)

在语境吸收(absorption of context)作用下,一部分“X般”的类别义开始逐渐弱化,程度义就逐渐形成。当然,由于“万般”的竞争,“百般、千般”表示程度的用法一直不多。例如:

113) 睡也不好,起也不好。正在百般无奈的那一刹那间,秦士林已走近身边,用那使降魔杵的气力,将被一揭。(《留东外史》二十五章)

114) 恰便似呖呖莺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西厢记杂剧·崔莺莺待月》)

另外,补语位置上表程度的“万般”,大约在清朝后期也已完成了副词化进程。试比较:

115) 吾受此罪,苦痛万般,不可言说。赖汝夫妇,为吾修无上黄箓宝斋,功德一切,吾乘此功德,已得生天,故来相别。(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百二十)

116) 盖朔人狡猾万般,其居不容外人,若以异处之士去守,彼必为乱,国不能安,燕凤之策,可保久长。(《两晋秘史》二百四十九回)

从结构与表达看,“苦痛万般”还应该分析为主谓短语,而“狡猾万般”则须要分析为述补短语;同样,前“万般”还是形容词,后“万般”则已经是后补式程度副词了。

总之,本节的基本结论是:a“X般”正是在紧邻语境的吸收下,通过语义感染、高频类推从形容词派生出情状副词,而“X般”的主观约量(subjective quantity)及重新分析,是导致“X般”进化为程度副词的语义基础与语法化机制。b从认知机制来看,从类别义到方式义,是相邻概念之间逐渐过渡的演化,其进化的机制是转喻(metonymy);从类别义到程度义,则是不同认知域之间认知投射的顿变,其转化的机制是隐喻(metaphor)。c副词“百般”与“万般”并没有表方式与表程度的明确分工,只是因为各自语义量级有别,表义侧重不同而已。也就是说,“百”与“万”虽然都是汉语中表示大量的位数词,但是“百”的大量只是一般的“多”,而“万”的大量是极顶的“多”,所以,“百般”更倾向表方式演化;“万般”更倾向于表程度[⑩];当然,表义倾向只是一种发展趋势而不是规律。

五 结语与余论

综上所述,可以归纳如下;一、只能充当状语的“X般”,不管呈现什么样的分布,都是副词;充当定语、谓语的“X般”都是形容词。“万般”位于“AP”之后是程度副词,充当主语时是名词或代词。三个“X般”因竞争而协调配合与相互分工;共现时,可以两项联合或对举,也可以三项并存或连用。二、形容词“X般”基本上都表示夸张的类别义,副词“X般”可以表方式也可以表程度,句法功能基本一致,但搭配对象的语义基础不同,情状副词重在能动性与可控性,程度副词重在性状化与量度化。三、“X般”正是在紧邻语境的吸收下,通过高频类推,语义感染、重新分析,从形容词分别派生情状副词与程度副词。从认知的机制来看,从类别义到方式义,是相邻概念之间的逐渐过渡的演化,其进化的机制是转喻;从类别义到程度义,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认知投射的顿变,其转化的机制是隐喻。

通过对“X般”的探究与讨论,还可以进一步得出如下结论:汉语词类在语法化过程中,人类语言共有的机制当然是必须遵循的,但是汉语的复合词都是具有形音义三位一体的语素凝固而成的,汉语的实词乃至虚词都没有显著的形态特征,所以,在词类演化的过程中,各类词语本身的源义积淀以及具有一定用频保障的临界语境,有时就成了汉语实词与短语语法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比如,同样是数量短语“各种”,在当代网络用语中也已词汇化了,不但从表类别发展到表方式,而且也已从表类别衍生出了表程度。例如:

117) 房子收拾的超级干净,到最后要退房的时候,房东和他老婆马上变脸,各种刁难,各种耍赖,说看了合同,要满一年才退押金。(《承诺退的押金被扣,博士房东耍赖撒泼》2014-07-15百度贴吧)

118) 绝对真事,绝对原创:公交车上,上来一美女,各种妖娆,各种妩媚,各种暴露,那美腿,看得公交司机一瞄一瞄的,侧目不下十几次,旁边一大妈实在看不下去了,把那美女往后面一拉,说:你站我后面去,站这里,有人容易分心,威胁全车人安全。(《把那美女往后面一拉》2014-07-01糗事百科)

显然,“刁难、耍赖”表方式、“妖娆、妩媚、暴露”表程度,“各种”与“X般”的演化机制是一致的,尽管现在还不够典型。不管怎么讲,由各种汉字构成的汉语准虚词和虚词,尽管已经词汇化、甚至副词化,但许多汉字本身的语义积淀,还一直会影响这一虚词的功能、语义和用法,而这一点,正是我们以往研究汉语短语词汇化、实词虚化时一直忽略的。

曹秀玲 2006 量限与汉语数量名结构的语法表现,《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三,商务印书馆。

储泽祥 2014 网络语言里“各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兼论网络语言的语法化特征,《语言学论丛》第49辑,商务印书馆。

刘丹青 2008 重新分析的无标记化,《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王萍 2013 多媒体网络语境下的“各种+非N”结构的认知语用机制,《学术探索》第8期。

王慧菊 2005 古汉语的类别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西华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吴福祥 2005 汉语语法化演变的几个类型学特征,《中国语文》第6期。

徐开妍 2013 概念整合理论对网络流行语的解读——以“各种”的超常规搭配为例,《现代语文》第8期。

杨一飞 2010 浅论实副词的形成,《语言科学》第1期。

张谊生 2011 表迅捷义的“X速”词族的功能、用法与发展,《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张谊生 2012 现代汉语副词状语的标记选择,《汉语学报》第4期。

张谊生 2013a 程度副词“到顶”与“极顶”的功能、配合与成因——兼论从述宾短语到程度副词的结构与语义制约,《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张谊生 2013b 句法层面的语序与句子层面的语序——兼论一价谓词带宾语与副词状语表程度,《语言研究》第3期。

朱彦 2004 《汉语复合词的语义构词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F.Ungerer,H.J.Schmid 2005,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Givón, T. 1971.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Hopper J. Paul &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199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ine, B.,U.Claudi, & F.Hünnemeyer 1991.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①《现代汉语词典》(七版)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三版)都指出“百般”、“万般”可以表示种类义,但都认为“百般”还能表示方式义,却没提到可以表示程度义(P28、P25);都认为“万般”还能表示程度义,却也没提到可以不能表示方式义(P1350、P1352)。至于“千般”,两本词典均未予以收录。

②《现代汉语词典》(七版)认为表“各种各样”的“万般”是“数量词”。(P1350)

③关于主谓结构到述补结构的演化及程度副词充当补语表程度的详细分析,请参看张谊生(2013a)。

④关于句法成分与句子成分的性质、特征及其差异与关系,请参看张谊生(2013b)。

⑤现代汉语副词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充当定语的详细分析,请参看张谊生(2011、2012)。

⑥关于状语用标记词“的”而不用“地”的现象及其原因与作用,张谊生(2012)已有论述,请参看。

⑦与典型的程度副词相比,“X般”表程度的时,一般都会保留着一定程度类别义积淀,这因为“百般、千般”表程度,由于用频一直不高,至今还处在定型阶段,显得还不够典型。其实,回顾汉语史上像“非常”、“极其”等,刚开始表程度时,也都会或多或少地保留“异常”和“极端”的语义积淀。

⑧《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三版)已将“万般无奈”作为成语收录。尽管已是成词,但“千般无奈、百般无奈”还是时有所见,比如例1)、例71);不过,例47)的“千般无奈”是表类别的。

⑨在汉语数量短语的发展演化史上,“一般、一样”也成了形容词,“十分、万分”则进一步成了副词。

From the Exaggerated Categories to Exhaustions and Emphasis: Exploring the Expressive Functions and Evolutions of(百般)、(万般) and(千般)

ZHANG Yi-sheng

(Institute of Chinese Linguistic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China)

Acting as attribute, predicate “”(X般) are all adjectives, can act as adverbial of “”(X般) are adverbs;(万般) can be a adverb when be located in adjective phrase, and acts as the subject is a noun or pronoun. The three “”(X般) often together, they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can be two joint or three coexist. The adjective “”(X般) can be to modify or statement to represent categories of righteousness; modified adverbs(万般) initiative, controllability, highlighting the main way of righteousness, qualified object has properties, measurement, and emphasizes the degree of justice. The number of the phrase “”(X般) curing as adjectives, in the immediate vicinity of the absorption of context, by the high frequency analogy, the mutual competition, re-analysis are derived, adverbs and adverbs of degree.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X般) grammaticalization perspective, from the table to table categories is evolution between adjacent and concept gradually, the mechanism of evolution is metonymy; from table category analysis table is between different cognitive domain cognitive projection of a variable, the mechanism of transformation is a metaphor.

(百般);(千般);(万般); Category; Exhaustion; Degree; Evolution

H146

A

1000-1263(2018)01-0011-11

国家社科基金“程度副词的生成、演化及其当代功能扩展的新趋势研究”(15BYY131);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介词演化的规律、机制及其句法后果研究”(13YJA740079);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当代汉语流行构式研究”(2012BYY002)

张谊生,男,1952年生,上海市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主要为虚词演化。

猜你喜欢
副词形容词状语
认识形容词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状语从句
副词和副词词组
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