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对外培训专业教材翻译问题研究

2018-02-02 00:42吕进李刚
东方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培训教材培训教材

吕进++李刚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培训事业的高速发展,专业教材翻译工作规模不断扩大,教材数量与日俱增的同时,需要思考教材质量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如何落在实处。本文根据新时期对外培训发展的需求,试提出对外培训专业教材编译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对外培训教材翻译

引语

我国对外援助培训进入高速发展期,随着对外培训规模的不断扩大,培训专业种类和课程数目随之增加,供外国受训人员使用的教材翻译需求日益紧迫。全国各地的对外培训单位数以千计,涵盖专业包罗万象,涉及的专业教材数量多,学科杂,且学术程度相对较高。施训方在专业教材翻译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教材译文质量却差强人意,精品难寻。如何打造高质量的对外培训专业教材,使之能应对新形势要求,是关系对外培训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对外培训专业教材的特点

(一)教学对象:外国学生成分复杂,国别、年龄、学历背景、任职经历、面向岗位等因素差异大,教材难以像内训教材那样适用于同班次大部分学生。

(二)教学目标:是为外国培养人才,教材内容必须提前界定范围,避免盲目照搬内训教材。

(三)教学组织形式:以短期技或研讨班为主,培训时间短,课程安排密集,课时安排相对更加紧张,学生基本不会有时间读完整本教材,学习材料更多的以课堂讲义和幻灯片为主。

(四)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对外培训培养出的人才是为其本国国情服务的,如果不能学以致用,则与废纸无异。

以上特点决定了对外培训专业教材绝不能是内训专业教材的翻译版本。

二、对外培训专业教材编译工作存在的问题

对外培训专业教材建设有三个主体:编者、译者和读者。以下试从以上三种视角分析对外培训专业教材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编者学术自主立场意识不够深刻

言必称欧美,甚至通篇为欧美最新动向的做法很常见;抄袭外文教材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思维惯性,把国内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的做法带到对外培训课堂,没有意识到外国学生选择来中国就是为了学习中国经验;二是准备不足,为节省时间精力或急于赶工交稿,敷衍应付。

(二)对外培训教材翻译质量差强人意

教学满意度调研显示,外国学生对教材意见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错误多,术语不精确;二是不地道,有的译文语法正确但让人看不懂。这主要是优秀翻译人才缺口太大造成的。对外培训专业教材大部分为科技、经济、政治、军事等非文学翻译,而大多翻译出身文科,在非文学翻译领域实践经验不足。正规的翻译流程要求译文由母语者翻译,至少由母语者审校,但受时间、预算、人才等因素限制,目前业内连母语者审稿都难以做到,严重制约翻译质量的提高。

(三)对外培训学生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

绝大多数对外培训专业教材沦为内训教材的外文版本,没有从学生主体视角下的教学效果出发,顾及学生特点和受训国国情。我国对外培训制度按生源国别可分为学生来自同一国家的“单边班”及多国学生混班制的“多边班”。理想状态下教学语言和教材应使用受训国语种,然而事实上除英语、法语等通用外语,其他小语种处于缺乏翻译和教材的尴尬境地。我国生源集中在亚非拉国家,英语或法语并非其母语,语言水平和教育背景相差悬殊,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显然我国现有教材的针对性不足。

三、对改进对外培训专业教材的几点思考

(一)顶层设计引导,建立评价机制。

首先要建立对外培训教材质量评价机制。对外培训管理部门和院校应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制定教材编写和翻译标准,对立项、编写、翻译、验收和使用进行全面指导和评定,对已有教材进行审核,促使优秀教材积极涌现,阻止劣质教材继续产生或使用。给予优秀编者、译者精神及物质奖励,为提升教材质量提供政策支持。

(二)教学对象为本,确定教学目标。

对外培训的本质是做“人”的工作,教学对象来自发展中国家,这决定了对外培训教材面向谁,为谁而写,为谁而译。承训部门必须从受训国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调研论证,“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一是增加语种多样性;二是在语言编译上追求简明清晰,以“plain English”(“简明英语”),common language(通用语言)作为译文行文准则;三是在内容编排上立足于学生国情,不盲目图新,力求“看得懂,用得上,效果好”。

(三)立足对外培训特点,丰富教材形式。

外国学员活泼多问,动手性强,对中国理论先行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结合国内外调研对比,对外培训教材应提高实践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此外,教材配发形式不必拘泥于“每课一本”,建议更多地使用講义、案例、练习册、PPT、微课等教学材料辅助甚至替代课本,探索和开发对外培训教学的新型教学技术手段。

(四)瞄准后续影响,发出中国声音。

新时期我综合国力在全球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影响巨大,相应地,对外培训教材也应顺应局势变化,加强国际影响意识。应放眼该教材可能传播的范围内,预判其在深化合作交流、传播中华文化、树立中国形象等方面将产生的影响,使其外交效力最大化。

(五)完善编译程序,注重人才储备。

严谨的翻译程序包含外国专家审校环节,这在对外培训专业教材的编译过程中一直未得到重视,或因种种阻力难以实行。若要将提高对外培训专业教材质量落到实处,还需在广泛搜寻专业对口、语言过硬的相关人才,建立中外专家、翻译、学生优秀人才库,锻炼出一批带头人,打造经得起时间和实践考验的精品教材,促进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新时期的对外培训专业教材建设工作站在了新起点,我们应严把质量关,开拓新思路,谋求长远发展,发挥国际教育交流成果作用,这对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我国援外培训话语权,深化新时期国际学术交流与人力资源培养合作意义深远。对外培训专业教材作为专门人才交流的“敲门砖”,装备技术合作的“问路石”指日可待,值得我们以此为目标努力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浅谈提高教材翻译准确性的途径和措施张玉环,曹淑娟《科教文汇》[J], 2008 (11) :86

[2]从目的论的视角看教材翻译存在的问题樊永前,程丹《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2009 , 23 (1) :76-78

作者信息:

吕进,讲师,法语翻译、教师;

李刚,1982-,工程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训教材培训教材
教材精读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教材出版问世
第四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展示交流活动获奖教材名单
人社部加强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材建设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梦》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