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教育家的观点浅谈幼儿期三种不良教育

2018-02-02 05:47普红梅
东方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观点教育

普红梅

摘要:本文恰当地引用了卢梭、皮亚杰、陈鹤琴、陶行知等中外著名教育家的部分教育观点,阐述了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几种不良教育——超前教育、重復教育、灌输式教育。应用教育家寓意深刻的理论思想,结合笔者在多年的幼教工作及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实例,对三种不良教育在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

关键词:观点;幼儿期;教育

一、从卢梭、陈鹤琴的教育观点谈超前教育

卢梭在《爱弥尔》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子(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这真可谓是对幼儿期超前教育的事实写照。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这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能也不可以改变的理论观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万物发展如此,幼儿教育亦如此。

幼儿的发展是受其自身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特点影响的。因此,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在注重幼儿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引导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是幼儿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揠苗助长”的故事带给人们的教训是惨痛的,思考也应该是深远的。但实际教育中,有的家长还是无法改变观念,无法更新陈旧的思维定式,依然沾沾自喜地沉醉在孩子一时的才能表现上,乐此不彼地给幼儿园“出谋划策”,希望幼儿期能让孩子多读、多写、多练,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更好地为入小学打牢“坚实”基础。就我县的情况而言,每学期开学招收新幼儿入园时,都会遇到许多要求让孩子低龄高读的家长,任凭老师们苦口婆心,磨破嘴皮也意志不改,总以孩子在家能数到几十或几百个数字、能算几十以内的算术题,能认、写几十个汉字来界定孩子有多聪明、多能干,从而强力要求3岁出头的孩子上中班,4岁出头的孩子上大班,孩子大班毕业不足6岁不能上小学一年级时,就让孩子再接受一年的学前班教育(当时小学校附设有学前班)——这当中实际存在的更多弊端就是重复教育。但是,家长的需求依然不减,甚至把学前班列在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中间,让学前班承担起了连接两级教育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家长会或家访中,家长的要求更是有诸如:“小班教什么?能否开始教写数字‘1、2、3了。” “都上中班了,怎么还不让孩子多写写字,多算数学题? ”“学前班里都教拼音了,大班也教吧,不然孩子以后跟不上。”“请老师多给孩子布置点家庭作业吧……”这些不但是部分家长对幼儿教育教学内容、目标认识偏差的实际反映,更是家长对超前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在家长看来,幼儿园应重视具体知识的教授,重视学习技能的传播,而教师费尽心思设计组织的游戏活动,在这部分家长看来,显得过于浪费时间不说,认为还会导致孩子养成贪玩的不良习惯。这就是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出现误区的一种明显表现。

二、从皮亚杰的教育观点谈幼儿期重复教育

皮亚杰有这样一句话:“为孩子们设计的活动要建立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并为他们留出一定的空间来发现新的问题,吸收新的知识。”

幼儿期的经验积累是以感性经验的积累为主的。具体经验的积累愈丰富就愈能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认知能力的发展。但是实际生活、教育中,成人却往往会偏爱孩子理性经验的获得,喜欢的是具体知识技能的传播。从而,迫使了超前教育、重复教育等不良教育形式的出现。

可见,重复教育馈赠给幼儿的是无法挽回也不能小看的负面影响。所以,无论是教师或家长,都要以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和发展观为幼儿留出应有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在成人正确理念的指引下,在其自身发展条件的支持下,适时的诱导中,以科学的、独特的方式得到顺利、自然的发展。

三、从陶行知的“启发式教育”谈幼儿期灌输教育

目前,是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转过去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的阶段,实质上也是拚弃传统灌输式教育的新举措。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受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仍然存在,而且在幼儿教育中也不例外。

笔者曾在有关报道中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德国幼教学者艾申波茜博士在参观了我国某些幼儿园后呼吁“给孩子松绑”,原因是在这些园所,幼儿的游戏时间太少,知识技能的培训学习太多,很大程度束缚了幼儿的正常发展。此呼吁体现了教育应以幼儿为本,而不应以成人的意愿强加给幼儿过于负重的压力。儿童问题咨询家赵远虹也谈到“幼儿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应回归到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这个层面,而不是随意拔高。”这些观点与陶行知先生的“启发式教育”的观点是有相通之处的,同时也是对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超前教育、重复教育和传统灌输式教育的提醒和控诉。这样的呼吁,反映了当今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些不良教育行为,如:汉字不但教认、还教写;计算数学中轻幼儿实践操作活动而注重数字的书写、加减法的训练;有的开设英语入门教学,不但教说,教认字母,还教书写单词……。结果,幼儿喜欢的玩具少了,幼儿极不乐意去摆弄的笔和作业本却多了,让幼儿心情愉悦的游戏少了,更多的是坐在活动室里接受枯燥乏味的读、写、算、练的教育。

在教师“填鸭式”灌输教育过程中,在幼儿反反复复的练习之后,幼儿会认、会写的字是增加了,会背的诗也不少了,算术题也算得很神了,更了不起的是许多英语单词、对话也难不倒幼儿了。这一切如同海市蜃楼一般,不但迷惑着家长的双眼,还让他们感到沾沾自喜并四处炫耀。然而,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机械的记忆,对于记得快也忘得快且具体记忆特点突出的幼儿来说意义是不大的,即使当时记得很多,甚至背得滚瓜烂熟,但时间一久,不注意复习,那幼儿依旧可以忘得一干二净。

综观中外众多教育理论、观点和教育实践经验,还有这样一个比喻值得我们去深思:往火车上加燃料→外国→潜力发挥更大;往火车上加货物→中国→越跑越没劲儿。可见,不同的方式方法所取得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甚至差别是很大的。因此,在教育长足不息地进行改革和发展之时,更新我们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和发展观,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第二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著,北京师大出版社,1994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观点教育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