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班级文化品味的几点思考

2018-02-02 05:48魏大稀
东方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班级建设

魏大稀

摘要:提升班级文化品味是每一个班级发展的任务,也是考验教师教育智慧的一个维度。而对于如何提升班级文化品味却是困扰许多一线教师的一个难题。班级文化的建设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的地位,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主。此外,笔者还结合本班特点,提出了几点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文化品味;班级建设;班级成员

一、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构成的教育组织基本形式,是组成现代学校的核心子成员。班级文化的建设应该是由班级所有成员(既包括老师也包括学生,甚至包括学生家长)共同创造的一种属于集体性财富。从一定程度上而言,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的集体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这种真实写照通过班级规章制度、班级成员的活动、班级成员的精神面貌等多种外在的形式得以表现。衡量一个班级的优秀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班级的班级文化品味。

二、班级文化的分类和功能

(一)班级文化的分类

有学者把班级文化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也就是我们教育中经常提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两种文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1]

“硬文化”是指班级的物质环境,是一种显性的文化。常见的大致包括:班级里整齐有序的桌子、椅子等;悬挂在教室前后的各种标语、字符、口号等;教室墙壁上的一些学生作品展览、名人画像、英雄故事、名人名言等,这些文化以看得见的方式存在于班级环境之中,潜移默化的激励着学生不断追求自我进步。

“软文化”是指班级的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的文化。常见的软文化大致包括:班级成员共同制定的班级规章制度、师生之间的关系、生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班训、班歌等观念性的文化。这些文化虽然不像“硬文化”那样显而易见,但它影响和制约着班级文化功能的发挥。

(二)班级文化的功能

教育功能。班级是社会的雏形,但它与其它社会组织形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班级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教育是班级文化存在的重要价值。不仅仅是通过知识的传授,班级文化是以班级风气、学生的学习风气、学生的价值观念、复杂的人际关系,对班级内的每一位成员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和感染作用。班级文化就像绵绵春雨,在无形之中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田,进而塑造着学生的灵魂。[2]

激励功能。班级文化的激励功能通过班级文化的布置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班上的名言警句和名人故事在无形中为学生树立了榜样,让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不轻言放弃。班规、班口号等可以有效的激发全体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同时,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让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份子,愿意为班级效力,乐意把班级的荣辱得失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班级文化在为班级成员提供文化创造和文化享受的空间的同时,也激励了班级成员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制约功能。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制约”,它利用班级成员的共同力量,形成一种有助于班级成员养成良好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体系。这种制度一旦付诸实践,就会在班级内形成一种健康和谐的风气。

三、关于提升班级文化品味的对策建议

(一)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进一步美化班级环境

只有创造一个良好的、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班级环境,教育的预期效果才能实现。班级环境的美化要符合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而学生的发展特点需要教师持续不断深入的、用心用情的去了解。小学低龄阶段的班级布置要生动活泼充满趣味性,而高年级阶段的班级布置则要鼓励学生的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班级主人公的意识和作用,环境布置以简洁大方为主。在设计环节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精心设置利用环境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班级环境的美化应从点滴、细微之处着手。很多教师费尽心思布置班级环境,但总体效果却总是不尽人意。追求其原因,很大部分就在于教师过于注重环境的装饰而忽视了最基本的班级卫生。任何环境的布置的前提都应该是以干净为前提。可以说,良好的班级环境建立在良好的班级卫生质量之上。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只有这样,班级文化的教育作用才不至于被遮蔽。在笔者任教的班级,每逢我们在布置班级文化环境之前都会动员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劳动结束后,看到班级内焕然一新的面貌,孩子们别提多高兴了。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物质环境的建设,会增强环境的整体美观性。

(二)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创造团结向上的班级环境

精神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班级成员为之坚持不懈的努力。团结奋进、积极乐观、永不言弃的班级精神对于班级全体学生有着鼓舞、激励的作用,是任何教育者都不容低估的教育力量。由此可见,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提升班级文化的必不可少的要素,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灵和魂。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个体,倘若失去了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学生的发展就犹如纸上谈兵。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会分享、诚实、正直,具备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这些核心品质的养成才是提升班级文化品味的终极意义之所在。为进一步提升班级文化品味,每逢校方举办活动,我总会带领我们班的学生多次、反复呼喊班级口号,班规、班训等,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群体的一员,有责任为这个群体去努力争取荣誉。虽然精神文化建设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我们却不能低估它的作用。

(三)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营造健康关爱的班级环境

學生是成长中的人,是发展中的人,是需要成人进行呵护的儿童,是需要教育者用爱心进行浇灌的幼苗。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师爱、同学之间友谊的珍贵,为学生的成长营造健康、关爱的班级氛围,是提升班级文化品味的必然选择。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首先要求教师要学会观察、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及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点拨,帮助学生走出困惑。其次要求教师对于一些学生间的互帮互助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充分发扬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尝试举办一些“心灵沟通”“悄悄话大胆说”“我来帮帮你”之类的活动,很是受学生的欢迎。

在笔者任教的班级,这三种策略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每逢班会课上,我们都会对班级文化进行一番讨论,以学生负责为主,小组合作制的方式来探讨班级环境文化中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美化,哪些地方需要补救等。充分发挥了学生小主人公的地位,孩子们的兴趣很高,乐此不彼。此外,班级内部还有定期举办的一些活动,如,说说你的心里话,发挥班口号的凝聚力等,每逢举办这样的活动,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参与度就会大大提高。在一次家长会上,A同学的家长告诉我,自己的孩子很喜欢我们这个班级,是因为老师总是信任他们,让他们自己决定该怎么布置班级。在孩子看来,班级就像是自己的小家庭,班级成员就像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提升班级文化品味的前提是学生的参与。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再有品味的班级环境都是呆滞的,没有生命力的;如果有学生的参与,班级文化就是富有生命力内涵的,它会不断被提升、被发展、被扩充。

参考文献:

[1]张君.营造和谐班级环境---提升班级文化品味[J].班主任之友,2010(7):8-11.

[2]吴慧昕.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级建设
班主任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探研
浅谈起始年级的班级建设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
“家文化”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研究生团组织与班级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探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试论班级建设中的群体特征建设
职业院校班主任在班级建设过程中的效能研究
大学生党员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探赜
新时期中职学校班级建设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