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如何引领学生“玩味”词语

2018-02-02 14:07宋顺有
东方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玩味感悟词语

摘要: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和实践的关键环节。由于教学方法问题,致使学习效果不理想。在语文教学中,除了理解词义外,应紧扣那些意蕴深刻的词,运用恰当方法和策略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品味,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意义深处”,感受词语的形式和意义的美,生成学生的言语智慧。

关键词:词语;感悟;生成

1、语文阅读教学取决于词语

语文中的文本是表达者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选择词语并且按照线性方式将词语有机组合形成的言语作品。在文本中,句子是表情达意的基本单位,而句子则是依赖词语组合而成的。所以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必须从词语切入,才能走进文本深处,把握作品的内在意义。潘新和教授在《语文:表现与存在》指出:“言语动机,为言语行为提供能量,是言语教育本体论命题,也是言语主体论命题。”①他认为:“从关注言语现象转向关注言语教育的本体,再转向对言语主体的终极关怀,这将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育的方法和观念。”②词语教学不是教学过程中的简单分析,而是贯穿于语文教学全过程的脉络。语文老师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和学生一同“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语),感受文本语言的独特表现力和内在的美。语文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走进缤纷多彩的词语世界,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达的灵动元素。

2、在“感悟”和“体验”中把握词语的内涵

王崧舟在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介绍作品中写到鲁迅救助一位受伤的车夫,对车夫的外貌描写用到了“饱经风霜”这个词。针对小学生而言,该词语还是比较陌生的,那么学生是怎样掌握这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呢?如果硬性背诵词语解释“饱经风霜是形容一个人经历了很多的艰辛和磨难”,显然不适合;这种纯理性的机械记忆,除了用于应对考试,对学生智性语文涵养的提升没有积极作用。积极有效的办法是:引导学生用感悟体验的方式去领会掌握。

王老师先请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脸,再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位车夫的脸。对此,学生的回应非常活跃。有的说:车夫的额头上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眶深深地陷进去,颧骨高高地突出来。有的说:车夫的脸蜡黄腊黄,他实际上只有三十来岁,但是看上去却已经五十开外了。有的说:车夫的头发乱得像一堆稻草,脸色灰黑、脸颊消瘦,明显的营养不良。

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从这张饱经风霜的脸上还能看出些别的什么来?学生反应更热烈了。有的说:“我看出车夫干活肯定非常累,不管是烈日酷暑,還是暴风骤雨,为了家庭生活,他都要拼命地拉车。”“有的说:“我看出车夫的家里肯定很穷,吃了上顿就没了下顿。”有的说:“我看出车夫的身体肯定不好,他因为身体有病、营养不良、干活又累,所以他的健康肯定很糟糕。”

这时候,老师动情地说:“是呀!就是这样一个车夫,那么冷的天,还赤着脚在拉黄包车。现在,他的脚被玻璃片刺破了,深深地嵌入了脚掌,地上淌了一滩血,他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他想站起来但又起不来。同学们,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学生也跟着动了感情。一个说:“我一定会用黄包车把他拉到医院去。”一个说:“我一定会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给他。”一个说:“我一定马上打电话给我爸爸,我爸爸是个医生。”

学生正是通过这种感悟体验的学习方式,品读出了“饱经风霜”这个词的形象、情味和意蕴,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感性方式,“饱经风霜”这个词生成为学生的生命体验、深入到学生的骨髓、成为学生语言世界中的又一个鲜活的元素。

3、结合语境掌握词语的内在意义

语境对于词语意义的生成起着决定作用,离开语境,词语就成为无源之水,词语的意义和色彩借助语境才能生动呈现。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结合语境把握词语,这样才符合词语学习的规律和学生的学习特点。

请看名师薛法根教学《卧薪尝胆》的片段。

师:三年后,勾践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照理他又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

生:(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晚上,就睡在柴草上。

师:(插话)这就叫“卧薪”。

生: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师:(插话)这就叫“尝胆”。

师:现在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生: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提醒自己要报仇雪恨。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为了报仇雪恨,勾践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

师:你把“卧薪尝胆”的目的放在句首说,有新意。读到这里,老师又有一个问题,如果勾践仅仅“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勾践还亲自下田耕种,使自己的国家富裕起来。

生:他还要练兵,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

生:勾践还会找那些有本事的人,为国家的强大出谋划策。

师:这就叫“发奋图强”!(板书:发奋图强)如果勾践仅仅坚持了几天,或者几个月。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卧薪尝胆”需要很长的时间。

生:课文中讲勾践“卧薪尝胆”了二十多年,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师:这就叫“坚持不懈”!现在你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了吗?

生:“卧薪尝胆”表示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师: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生:(齐读)

师:同学们,勾践需要卧薪尝胆,我们要不要卧薪尝胆?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endprint

生:因为我们不要报仇雪恨。

师:没有仇,没有恨,不必卧薪尝胆。

生:我们的生活很幸福,不需要这么苦。

师:有福就要享!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的这句话: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中国科学家卧薪尝胆几十年,终于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了太空。你说,中国科学家有仇恨吗?他们是否每天都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都要尝一下苦胆?

生:老师,我觉得我们需要卧薪尝胆。比如,中国足球队要成为世界冠军,就必须卧薪尝胆。

师:中国足球队需要的是卧薪尝胆的精神!

生:我也要卧薪尝胆。

师:你又没有仇恨要报,怎么也要卧薪尝胆?

生:我将来要有作为,现在就要卧薪尝胆,刻苦学习。

师:为了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也需要卧薪尝胆的精神!

生:我们学校正在创建实验小学,也需要卧薪尝胆。

师:我们的学校要发展,也需要这种精神!

师: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就是: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的精神!(生齐读)

师:古人将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蕴藏在这么一幅对联里,老师把它写下来,看谁能背下来?(板书: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生:(读背对联)

很多时候,学生的词汇长期处于“冬眠”状态,因为缺乏适宜的语境而不能启用,也因為不能得到点拨而得心应手,这跟老师的词语教学策略有关。而许多“热度语汇”,也许意思在开始时可能不会准确表达出来,但学生在老师的诱导下不仅心领神会,且有时会用得恰到好处。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将“冬眠”的词语唤醒并激活,使之成为灵动的表达元素。只要能被学生运用且用得恰当,就会逐渐化为其生命体验的结果。

4、语文教学要借助词语生成学生的言语经验和智慧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充分说明了词语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词语是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情感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低年级,从教学的最初步起,知识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词,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借助它去掌握知识的工具,这是多么重要啊。”③词语既是构成文本最基本的成分,也是作品中最有表现张力的要素。语文课本里的课文,经过编著者的千锤百炼,大多用词细致入微,生动传神,耐人寻味。在语文生活中,词语从来就不是僵化的无意义符号,当其进入特定的生活情境,融入到人们的意识深处时,它便充满了生命的张力。我们应当引领学生在词语的深处体会言语的生命,它们会如同春风化雨般生成孩子智慧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版 65-67

[2]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 版65-67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4年11 月35—36

[4]王崧舟 张力,言语生命欲求的激扬 《语文教学通讯》 2007年04期

[5]丁勤枢 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4年09期

[6]王 军 引领学生在语境中体会词语的意蕴 《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45期

作者简介:宋顺有,男,汉族,硕士,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endprint

猜你喜欢
玩味感悟词语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玩味之秋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玩味唇情
玩味绘像
词语积累
玩味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