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视角下语言迁移现象发生初探

2018-02-02 09:37沐泽章
东方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二语习得

沐泽章

摘要:二十世纪末期以来,一些语言心理学家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提出了母语迁移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这其中包括Eckman的标记理论,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以及Kellerman的原型理论。本文初步归纳并探讨了这些学者们理论提出的心理认知视角,以及基本观点,期望我们语言教学工作者能通过此文了解学习者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现象产生的实质原因,从而最大限度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帮助学习者避免母语负迁移的产生,并促使母语正迁移的发生。

关键词:心理认知;母语迁移;二语习得

上世纪七十年代,语言心理学家开始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研究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母语迁移产生的根源。自从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提出以后,人们开始从不同层面探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迁移的作用。而发生认识论的观点认为,认识是正在发生的,不断建构中的,有序的自我组织过程。皮亚杰的主张知识是来自主体和客体间的主动建构,它提出了顺应,平衡,同化和图示等全新的观点。发生认识论观点以为语言学习者不是被动地获得语言知识,而是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自己学到的内容,皮亚杰的观点论对后来认识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母语迁移不仅是母语对第二语言的迁移,它还是一种认知心理的过程,它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響。认知心理学的语言学习理论认为。第二语言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学习者的二语学习是基于对母语的掌握基础之上。其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某种意义上是对其母语的重复替换。毫无疑问,认知理论可以客观地阐释第二语言学习过程当中母语所起的作用。认知理论学者将认知科学与母语迁移的探索有机地结合起来,他们研究母语迁移不仅只是研究语言本身,而是把母语和二语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够清楚知道母语迁移到底是怎样影响到二语的学习。认知心理学将二语习得过程当中需要迁移的知识,看成二语学习者头脑中的认知图式。迁移的发生,只是这种图式在各种情况中的具体体现。Eekman Kellerman 等语言学家提出了标记理论,普遍语法理论,原型性理论,以及心理类型理论等认知心理学理论。这些理论试图从全新的角度去解释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现象的实质。认知心理学一方面认可经验在二语习得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强调心理因素所起的极大作用。

一、标记理论Eckman Kellerman 等认知语言学者最早将标记理论与母语迁移行结合起来考虑。他们认为语言分为有标记的语言和无标记的语言,两种语言成分是对立的。比如英语的动词要加“ed”,属于有标记的成分,不加“ed”,属于没有标记的成分,没有标记的成分是基本成分。如果将标记理论和母语迁移现象一并进行二语学习的研究就能克服行为主义学习观的片面性,帮助我们从认知心理学的层面研究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母语迁移是如何产生的。Eckman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标记差异假说Markedness Differential在八十年代被大家广泛关注。当二语学习者不理解目标语的一些语法规则时;目标语的语法规则和母语的规则不一样时;或对应的母语只是无标记成分时,学习者会不自觉地求助于母语,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迁移就这样发生了。由此可见,标记理论为母语迁移现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可能的理论依据。通过将二语习得过程中产生的语言错误进行分类及分析,标记理论能够解释在什么情况下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异会造成迁移的产生。除此以外,标记理论还解释了为什么一些语言特征比另一些语言特征较早被掌握。究其原因在于先掌握的语言特征是有标记的,而后掌握的语言特征是无标记的,这也是二语习得的顺序和规律。

二、普遍语法和母语迁移Chomsky提出的普遍语法理论认为。尽管各种语言都有其独一无二之处。但所有的语言都还是有一定的共性的。每种语言的语法规则有核心规则和边缘规则组成。那些反映语言共有的普遍特征的核心语法规则是没有标记的。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些结构(如:英语里的主谓结构);而一些独特的边缘语法规则却是有标记的。如不经常使用且难以掌握的一些结构(如英语里的虚拟语气)。关于普遍语法和母语迁移,Chomsky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的作用比我们想象的要大,而语言迁移产生的原因与语言输入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二语学习者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即大量地接触目标语)就不容易导致母语迁移现象的发生;与此相反,如果二语学习者没有充分的语言输入,那么必然会产生母语迁移。实际上,我们注意到儿童在日常生活当中,通过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从而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母语,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普遍语法理论为语言学家提供了一个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验证的假说,它充分阐释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现象和本质。故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要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而不仅是简单地单向输入语言知识。

三、原型理论和母语迁移 该原型理论的提出则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实证研究基础上的。实际上,原型理论与范畴的概念关系密切。比如:在我们的平时生活当中,我们把鸡肉、牛肉、羊肉归属到肉类。这种将东西划分到不同类别的能力被称为范畴能力。而原型位于范畴的中心,被称为典型成员,和原型相似度低的位于范畴的边缘,被称为非典型成员。如英语时态范畴中,一般现在式就是原形时态,该时态简单易掌握且使用的频率最高。关于原型理论和母语迁移的关系,Kellerman认为,每一位学习者都有判别母语迁移的直觉。这种直觉,并不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而改变。研究表明,学习者内心对母语迁移自己有一个评判的标准。他们根据直觉决定哪些母语能够迁移,哪些母语特征不能够迁移。而这种直觉是学习者在毫无意识的状态下形成的。

总之,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考查母语迁移现象,能够揭示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现象发生的可能原因。Kellerman 把母语迁移理论与心理语言学观点相结合,第一次提出一个概念即“心理类型”,他用这一概念来表示学习者对母语和目标语之间距离的感知。作为语言工作者,我们在了解了学习者母语迁移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后,就应该积极促使语言正迁移的产生而极力避免语言负迁移的发生,从而提高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金秀,李春凤,谈无欲迁移,与外语教学,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2)

[2]刘登祥,语言习得中母女迁移现象的研究 理工高教研究2002(4)

[3]李林森,梁丽华,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对学校教育的意义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01(12)

[4]R.Lado. Linguistic Across Culture: Appliedendprint

猜你喜欢
二语习得
年龄与二语习得
可理解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课堂的作用
浅析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启示
大学英语句法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与对策
浅析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存现句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迁移影响实证研究
基于输入、输出假说的中职英语听说教学探究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低年级小学英语中的语言偏误与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