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腐败、外商直接投资与碳排放

2018-02-03 00:32郑展鹏许培培
商业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外商环境污染效应

郑展鹏 许培培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2002-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将地区腐败、外商直接投资纳入EKC模型,考察地区腐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并对我国各区域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进行再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区腐败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在全国层面及内陆地区层面,腐败通过扭曲资源配置、放松环境规制增加了碳排放;而在沿海地区,地区腐败对碳排放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降低了碳排放,这是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的技术正效应、结构正效应大于规模负效应的结果;全国层面及内陆地区层面均不存在碳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只有沿海地区存在库兹涅茨曲线。

关键词:地区腐败;外商直接投资;碳排放;库兹涅茨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059;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48X(2018)01-0153-08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但长期以来,由于引进外资企业质量的参差不齐和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導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与环境压力日益加大。针对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形势,不少学者通过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提出诸如外商直接投资的“污染光环”假说、“污染天堂”假说及“综合效应”理论,这表明已有研究在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结论并不统一。为了遏制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严峻形势,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规制政策,但由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制度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地方政府可能由于经济发展及部分执法官员寻租的需要,往往会主动或被动放松环境规制的执行效率及执行力度。

随着全社会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渐重视,制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受到理论研究的关注。首先,一些学者认为制度因素如扩大清洁发展机制的开发范围、提高产权保护和市场导向的生态补偿与惩罚机制相结合,可以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高碳产业低碳化(周健,2013)。加强环境规制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张博和韩复龄,2017)。腐败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通过弱化经济增长对碳排放产生负向作用(晋盛武,2014)。其次,张翼(2014)发现地方政府规模的扩大、财政分权的提高不利于地方碳减排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一些学者把财政分权、税收(贺俊和刘亮亮,2016)、非税收入(邓晓兰和车明好,2017)、地方政府支出(余长林和杨慧珍,2016)等因素纳入到环境污染的实证研究。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影响的研究,现有文献的研究也比较充分,且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一些学者认为外资企业进入具有“污染光环”的特征即FDI可以减少碳排放(李金凯等,2017)。此外,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尹东东和王雅楠,2016)、引资转型、FDI质量(韩永辉和邹建华,2015)等因素被纳入到关于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其次,一些学者从实证方面入手研究了FDI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如郭沛(2012)认为,FDI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协整关系,FDI的引进会加剧我国碳排放量。还有学者发现我国较为宽松的环境政策对FDI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而外资的进入增加了污染排放量(史青,2013)。再次,一部分学者认为,FDI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比较复杂,可能并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沈永昌和余华银,2015)。一些学者认为,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区域差异性分析FDI的进入对于我国城市环境污染具有“污染光环”和“污染天堂”的双重效应,且存在区域差异性(刘飞宇和赵爱清,2016)。

综上所述,关于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虽然比较丰富,但还存在不足:(1)少量学者研究涉及腐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大多基于国际层面展开,实际上,由于国别差异较大(如文化差异、制度差异),研究一国内部的地区腐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更具现实意义。(2)虽有不少学者检验了我国环境污染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但由于采取的方法存在差异,导致研究结论并不统一。(3)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究竟产生了正效应还是负效应,目前的研究结论也不一致。鉴于此,本文将地区腐败、外商直接投资纳入到传统的EKC模型,在理论阐释地区腐败、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地区腐败、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考察我国碳排放库兹涅茨效应的存在性。

二、地区腐败、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理

(一)地区腐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均显示,在转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的腐败不可避免。腐败通过扭曲资源配置、放松环境规制的执行力度等途径加剧了碳排放,导致环境污染恶化。

首先,腐败扭曲了资源配置,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加剧了环境污染。腐败意味着公职人员清廉程度较低,由于受公职人员个体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影响,企业遭遇“敲竹杠”行为的可能性上升,寻租成本增加。清洁型生产企业在清洁技术研发、清洁能源使用上投入较多,在同等条件下,污染型企业与清洁型企业相比其利润空间更大。因此,在面对公职人员的“索租”时,污染型企业可以拿出较多的“租金”,而清洁型企业由于生产成本较高、利润空间狭小而无法满足或没有污染企业更能满足政府公职人员的“索租”要求。公职人员在行政审批或招投标上偏袒污染企业,致使清洁型企业进入市场的利润下降,或由于利润薄弱自动退出市场。由于政府公职人员的寻租行为,导致污染型企业将清洁型企业逐出市场,因而加剧了环境污染。

其次,腐败放松了环境规制的执行效率,加剧了环境污染。受企业利润最大化思想的影响,企业所缴纳的“租金”一般远远小于应缴纳的环境治理成本,导致无法对违规企业起到惩戒作用,也无法对其他企业起到警示效应。因此,企业从事技术研发、清洁能源使用以降低污染排放,促进环境优化的积极性不高,在较大程度上削弱了环境规制的执行力度,也降低了环境规制的执行效率,致使环境污染加剧。endprint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开始大规模进入我国,有力地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但与此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引起公众的关注。目前,学术界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主要有三类观点,即“污染天堂”假说、“污染光环”假说及“综合效应”理论。

第一,“污染天堂”假说。该假说把环境因素作为生产要素之一,认为环境管制的差异性是造成资本流动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能源利用率低下、人力资源比较匮乏、生产技术落后等因素制约着经济发展,地方政府为了引进外资、刺激经济发展制定了较为宽松的环境政策和各种外资优惠政策,这对于因原生产经营地严格环境标准而需要在环境治理方面投入较高成本的企业来说,将污染较为集中的生产环节转至发展中国家,有助于其降低生产成本。因此,该假说认为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会将污染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加剧了发展国家的环境污染。

第二,“污染光环”假说。该假说主要从清洁能源技术传播和技术外溢效应的角度出发,认为外商直接投资降低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自新世纪以来,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入也由产业链的低端向产业链的中高端攀升。这些高附加值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内部的调整与优化,使碳减排政策更加行之有效。因此,该假说认为,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会减轻东道国的环境污染。

第三,“综合效应”理论。外商直接投资的综合效应理论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的影响,综合表现为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及规模效应。技术效应是指由于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产业转型升级期,拥有高附加值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对发展中东道国的产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外溢效应,该效应有利于发展中东道国国内产业生产技术的改革创新,使得先进的生产和污染处理设备得以充分利用,进一步减少发展中东道国的碳排放量。结构效应是指由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加之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人力资源向优质产業的转移,导致碳排放的减少。规模效应是指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发展中国家,虽然在技术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造成了碳排放规模效应不断扩大,增加了环境污染程度。因此,“综合效应”理论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环境的实际影响要视技术效应、结构效应所产生的正向效应与规模效应所产生的负向效应的综合作用。

三、模型设定、变量描述与数据来源

(一)模型设定

基于上述分析,为了研究地区腐败、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的影响,设定基本回归方程:

LnCO2it=β0+β1LnCorrit+β2LnFdiit+Xitβit+vi+ut+εi,T(1)

其中,i代表第i个省(直辖市、自治区),t代表年份。β0代表常数项,vi 、ut分别表示截面和时间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误差项,β1 、β2 、βit表示相应变量的参数。CO2为被解释变量,表示二氧化碳排放量,即碳排放量;Corr和Fdi为核心解释变量,分别代表地区腐败与外商直接投资,Xit表示控制变量。

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将能源强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次项、工业化水平、人力资本等控制变量纳入到(1)式中,得到最终回归方程(2):

LnCO2it=β0+β1LnCorrit+β2LnFdiit+β3LnEiit+β4LnPgdpit+β5LnPgdp2it+β6Indusit+β7Humanit+μit(2)

其中已有的变量含义与(1)式中相同,其中Ei为地区能源强度,Pgdp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gdp2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次项。本文加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次项,是为了检验我国是否存在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库兹涅茨假说。Indus为工业化水平,Human为人力资本。为了减弱和消除计量模型中存在的异方差并体现变量之间的弹性关系,本文将绝对量表示的变量均进行了取对数处理。

(二)变量描述

1.被解释变量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碳排放量(CO2),采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对数值表示。省域层面碳排放量的具体测度方法是:依据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2006)推荐的方法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将《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7种具体的消费能源(煤炭、焦炭、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归纳为三大类即原煤、原油、天然气,然后对其产生的CO2进行测算,公式为:

CO2=∑[DD(]3[]i=1[DD)]Ci=∑[DD(]3[]i=1[DD)]Ei×δi(3)

其中,i表示能源种类,CO2表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即碳排放量,E表示能源消费总量,δ为碳排放系数。碳排放系数以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确定的三种能源碳排放系数为依据,原煤、原油、天然气的碳排放系数分别为07329、05574、04226。三大能源的消耗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核心变量

(1)地区腐败(Corr)。对于地区腐败的测度,现有文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调查问卷方式获得的主观性腐败评价指标;另一类是利用当地司法机关或检察机关的贪污腐败、渎职案件立案数来度量。由于调查问卷法在问卷设置、人员评价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且在省域层面上的研究数据难以获得,故本文采用第二种方法,即利用每万名公职人员中贪污腐败、渎职立案数量的对数来衡量地区腐败水平。相关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监察年鉴》以及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年的检察院公报。

(2)外商直接投资(Fdi)。为消除省域经济规模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采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与地区总人口之比取对数来衡量,即利用人均外商直接投资来度量。以美元表示的外商直接投资额按照历年美元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并以2002年为基期进行价格调整。外商直接投资及省域人口的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endprint

3控制变量

(1)能源强度(Energy)。即单位GDP能耗,采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能源消费总量(原煤、原油、天然气)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能源强度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gdp)及其二次项(Pgdp2)。本文加入人均GDP的二次项是为了在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再检验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是否存在环境的库兹涅茨效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采用各省市实际GDP与地区总人口之比取对数来衡量。相关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3)工业化水平(Indus)。一般来说,工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产业部门。因此,工业化水平越高,其造成的污染也越严重。工业化水平采用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相关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4)人力资本(Human)。一般来说,人力资本的积累为采用清洁型生产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人力资本的积累会降低碳排放。本文采用地区人口死亡率代表人力资本的逆向指标。相关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一致性,本文选用2002-2014年我国大陆27个省域(自治区、直辖市)的样本数据(由于西藏、海南、宁夏等省区的数据不全,故予以剔除),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各变量的统计性描述如表1所示。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全国层面

本文的计量回归模型由于时间维度小于截面维度,属于短面板,故使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为此,本文采用面板数据的普通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地区腐败、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的影响。同时,在选择估计模型的具体回归形式时,利用Hausman检验进行固定效应或者随机效应的选择。全国层面的实证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Model2和Model4是分别将地区腐败和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核心解释变量纳入回归方程的回归结果,Model6是将地区腐败和外商直接投资同时作为核心解释变量纳入回归方程进行回归的结果。

1核心解释变量对碳排放的影響

(1)地区腐败。在Model2和Model6中,地区腐败分别通过了5%和10%的显著性检验,且在Model6中地区腐败的系数为00645,即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地区腐败每增加1个百分点,我国碳排放量就相应增加645个百分点。这可能是因为,腐败一方面通过加大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寻租成本”,污染型企业较清洁型企业在生产成本上更有优势,因而清洁型企业被驱逐出市场,加剧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腐败放松了环境规制的执行效率,减轻了政府对违规排放行为的惩处力度,削弱了企业进行清洁技术研发的动机及约束机制,加剧了环境污染。

(2)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的系数为负,且在Model4和Model6中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降低了碳排放。其原因可能是,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政府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准入门槛也有所提高。高附加值外资企业的引进从清洁技术设备与能源使用、生产管理等方面优化了企业内部结构,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即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了对环境起正向作用的“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虽然,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通过复杂的传导机制还将导致企业规模的扩大致使能源消耗增加、环境污染加剧,但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等正向环境效应大于“规模效应”等负向环境效应。因此,总体上看,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有利于减少碳排放。

2.控制变量对碳排放的影响

(1)能源强度。能源强度的系数为正,且在Model2、Model4与Model6中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为能源强度的提高意味着增加同样的国内生产总值将消耗更多的能源,而在我国的能源消耗结构中,煤、石油与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仍然占据较大比重,即能源强度的提高意味着在增加同样国内生产总值的情况下将消耗更多的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消耗的增多必然带来碳排放的增加。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二次项。人均GDP在Model2、Model4与Model6中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经济增长越快,碳排放量越大。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经济增长尤其是制造业的增长需要以能源消耗为支撑,而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经济增长必须付出一定的环境代价。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增长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与环境治理相关的政策或制度还具有较大的完善空间,经济发展模式较为“粗放”,因而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将加剧环境污染。人均GDP的二次项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我国不存在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库兹涅茨曲线。

(3)工业化水平。在Model2、Model4与Model6中,工业化水平均在5%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因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增加,与其他产业相比,制造业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更高;同时制造业还包括能源开采加工及重工业制造等部门,其发展规模的扩大将直接增加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

(4)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与碳排放呈负相关关系,且在Model2、Model4与Model6中均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人力资本的积累抑制了碳排放量的增加。其原因: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助于增强企业研发清洁能源或清洁技术的能力,直接促进清洁生产的发展,降低碳排放量;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水平,使企业的资源配置更符合长远利益,加大企业对清洁能源研发、清洁技术使用的投入力度,从而推动生产环保化,降低碳排放量。

(二)区域层面

为了检验地区腐败、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的影响是否具有区域异质性,把原样本进一步划分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继续采用面板数据的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计量回归结果分别如表3和表4所示。endprint

如表3所示,在Model1與Model3中分别将地区腐败与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核心变量纳入(1)式中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与碳排放仍然呈负相关关系,地区腐败却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Model6中同时将地区腐败与外商直接投资纳入到回归方程中发现,地区腐败依然不显著。地区腐败在全国层面的回归中显著,但在沿海层面的分析中并不显著,其原因可能是我国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较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在不阻碍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完善了环境政策、加强了环境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并增加了环境治理投入。在控制变量中,能源强度和人均GDP与全国层面的回归一致,但是人均GDP的二次项由全国层面上的不显著变为在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且符号为负,这表明我国沿海地区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工业化水平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原因可能是我国沿海地区多为清洁能源产业,因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并未对碳排放产生影响。

如表4所示,对内陆地区的研究发现,地区腐败、外商直接投资独立地对我国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影响,在Model6中,地区腐败和外商直接投资仍然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影响。控制变量能源强度、人均GDP、工业化水平依然显著,且符号未发生变化。人均GDP的二次项不显著,这说明我国内陆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不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人力资本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可能是因为内陆地区的人才流失严重,导致人力资本的积累尚未突破其对环境污染起正向激励作用的门槛。

五、结论及政策启示

本文利用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将地区腐败、外商直接投资纳入EKC模型,研究地区腐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并考察我国各区域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研究结果表明:地区腐败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在全国层面及内陆地区层面,腐败通过扭曲资源配置、放松环境规制增加了碳排放。而在沿海地区,地区腐败对碳排放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降低了碳排放,这是FDI对碳排放的结构正效应、技术正效应大于规模负效应的结果。全面层面及内陆地区层面均不存在碳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只有沿海地区存在库兹涅茨曲线。政策含义如下:

1治理腐败,改善制度环境,促进碳减排政策有效实施。从全国层面来看,地区腐败对碳排放起到了负向作用,恶化了环境污染。因此,要积极治理腐败,改善制度环境,促进碳减排政策的有效实施。

2加大清洁型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力度,发挥外资的溢出效应,降低碳排放。我国政府应继续坚持大力引进清洁型外资,尤其积极引进拥有先进技术和较高环保标准的外国企业在国内建厂生产。

3改变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我国应逐步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逐渐实现由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同时,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闭产能过剩的化工产业,引导经济社会资源向第三产业转移,降低碳排放,改善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郭沛,张曙霄.中国碳排放量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互动机制[J].国际贸易探索,2012(5):59-68.

[2]何枫,马栋栋,祝丽云.中国雾霾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J].软科学,2016(4):37-40.

[3]晋盛武,吴娟.腐败、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库兹涅茨效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6):28-39.

[4]邓晓兰,车明好,强婷婷.非税收入竞争与环境污染[J].经济经纬,2017,34(5):27-31.

[5]李国志,李宗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5):22-27.

[6]林基,杨来科.外商直接投资、出口贸易与二氧化碳排放[J].国际贸易问题,2013(10):129-137.

[7]沈永昌,余华银.FDI、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动态关系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2-28.

[8]史青.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与环境污染[J].财贸经济,2013(1):93-103.

[9]孙作人,周德群,等.结构变动与二氧化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1):60-74.

[10]谢申祥,王孝松.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方式与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J].世界经济研究,2012(4):64-70.

[11]肖加元,潘安.基于水排污权交易的流域生态补偿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7):18-26.

[12]杨杰,卢进勇.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影响的门槛效应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4(8):81-86.

[13]周健,张晓微,杨麦仓.基于低碳视角的中国利用外资问题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94-99.

[14]张翼,曾炜.财政分权、利益集团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J].湖北社会科学,2014(12):84-89.

[15]李金凯,程立燕,张同斌.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具有“污染光环”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10):74- 83.

[16]何俊,刘亮亮,张玉娟.税收竞争、收入分权与中国环境污染[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4):1-7.

[17]李香菊,贺娜.税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基于财政分权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6):54-66.

[18]张博,韩复龄.环境规制、隐性经济与环境污染[J].财经问题研究,2017(6):23-29.

Regional Corrupti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Carbon Emissions:endprint

An Analysis based on 2002-2014 Inter-provincial Panel Data in China

ZHENG Zhan-peng1,2,XU Pei-pei1

(1.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China;

2.Center fo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Research on New Urbanization and CPEZ Construc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2002-2014 inter-provincial panel data to integrate regional corruption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to the traditional EKC model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regional corruption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and tests the existence of the regional carbon emission Kuznets curv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regional heterogeneity in the impact of regional corruption on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corruption increases carbon emissions by distor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relaxing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t the national and inland levels; in coastal areas, however, regional corruption has shown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carbon emissions; the entr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reduces carbon emissions, which is result that the positive technical effect of FDI and the positive effect of the structure are larger than the negative effect of scale on FDI; there is no Kuznets curve for carbon emissions at the national and inland levels, and the Kuznets curve only exists in the coastal areas.

Key words:regional corrupti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arbon emissions; Kuznets effect

(責任编辑:维翰)endprint

猜你喜欢
外商环境污染效应
画与理
我国环境污染犯罪治理机制中的不足及对策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谁是冒牌外商
偶像效应
2008年高考中的环境污染与保护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