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18-02-03 07:47苏维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8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调查提高

苏维涛

摘要: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种新的形式,它集中体现了新课改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而课外调查研究、课外阅读、开展好兴趣小组活动则是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开展实践活动;调查;阅读;书法;提高;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04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学不仅是过去那种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校园活动,不仅注重于考试知识,而且增加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课外调查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名著导读”等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有了新的要求。而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正是适应这种新的要求,把语文教学由过去的单一课堂教学引向课外,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教育目标的新形式。

“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新兴的语文教学活动,它整合了语文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征,是一种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语言形成语文能力为内容、以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目标的实践活动。”它是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识,从而提高能力的过程。应从哪些方面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呢?

一、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调查研究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调查研究,是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去认识生活、了解生活、思考生活的同时又能从生活中感悟知识,思考人生,“从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觉和体验,提高观察、判断和理解生活的能力”,即语文素养的提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民情、民间文化、校园风情等,获得了现代社会所需的自主学习的语文实践能力。根据大纲要求和新课理念,笔者在七年级语文教学时组织开展了“找找街头巷尾的错别字”“收集你生活中的新语言”“在校园内寻找美”“农村谚语、俗语整理”“做小记者”“我爱我家”等课外实践活动。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活动的目的、方法、范围和活动的意义,要求学生在进行社会调查时认真写好记录,并在调查之后各自整理形成知识卡,作为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一部分内容。课外实践活动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导,要求教师要随同学生一起参与调查,并在活动中时时指导学生,引导学生调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活动结束后要组织学生展示活动成果,相互评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注重成果的相互交流,让一些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调查成果。最后,注意将调查流动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作为学生作文的素材。

二、积极开展阅读活动

阅读教学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训练,能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具有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阅读本领。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仅靠课本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大量的课外阅读,如何搞好课外阅读,笔者采取下列措施:

1. 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课外读物

课本之外的世界很精彩,但也很庞杂,面对如此浩瀚的书海,指導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把课外阅读作为课内学习的延伸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在讲授课文的同时,笔者有意识地延伸介绍该作家的其他作品,还比较性地介绍其他作家相同题材的作品,鼓励学生课内学节选、单篇,课外读全篇、选集,以增强阅读兴趣,深化学习的内容。例如学习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可以推荐学生去阅读《阿Q正传》和《祝福》,了解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可以让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中相应的片断,了解梁山英雄除暴安良的共同特征。当然,在讲解课文的同时,笔者还推荐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优秀期刊,介绍班级所订报刊上的精粹时文,社会之窗、人生杂谈、历史典故等。

课堂教学的有意渗透,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更深入地理解课本知识。寒暑假更是指导学生进行集中阅读的最佳时光,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个书目,既注意和下学期课内学习内容相配合,又注意阅读内容的系统性。书目兼顾古今中外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种读物。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选择1/2以上的篇目,学生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再补充选择一些其他相关的书目阅读。

2. 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技巧

为避免学生阅读的随意性和零散性,要对学生的阅读技巧,尤其是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进行适当指点。对作品的整体感知是阅读的基础,对语感的敏锐感受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通过感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语言现象,得到丰富的语言文字的滋养;通过感知文章的局部和整体来把握文章的主题、艺术方法、人物形象。如阅读《孔乙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来感知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把握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这一主题。《教学大纲》要求中学生“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就要培养学生鉴赏阅读的技巧。鉴赏优美的文学作品,能够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能借鉴作者观察社会的角度,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以及谋篇布局的技巧,从中学到如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方法。比如阅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要让学生赏析李白诗歌热情奔放、瞬息万变、高潮迭起、清新飘逸的艺术风格,赏析诗人流露出的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及无可奈何的情绪,使学生在鉴赏中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品味。而比较性阅读是较高层次的阅读,带有学生创造的思想火花。即使是同类的文章,其文体、构思、题材依然有明显的差异。应指导学生不断咀嚼,反复比较,既要能够异中求同,找出其规律性的东西;又要能同中辨异,挖掘其个性,提高自己的文学批评能力。

三、坚持好语文课外兴趣小组

语文课外兴趣小组是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途径,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语文水平和学习成果的舞台。语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形式多样,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组织开展好兴趣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让参加活动的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语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全体性的,不是个别几个特长生的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立不同的活动小组。在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及其语文基础,以自主的方式,组织了写作小组、报道组、手抄报组、新闻宣传组等不同类型的兴趣小组。在这些小组活动中,学生把写得好的哪怕只有一点进步的文章或言论在学校或班级中进行展示,满足了表现欲;每个学生的自办手抄报张贴在教室内进行展评,既锻炼了才智,又展现了才华,更获得了最大的成就感。

课外兴趣小组的开展,使每个学生都有了较强的竞争意识,特别是对后进生有很大的激励性,将使其产生“今后更加努力、迎头赶上、下次展示自己”的欲望,而这种求知欲正是语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目的——激励不同层次、不同特点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获得成功,培养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四、坚持不懈的书法活动

书法是我国民族文化之林的一朵奇葩,它既可以培养人的智力因素,又可怡情、致用。而目前中学生的书法现状,却不容乐观。“字乃人之衣冠”,练好字迫在眉睫。而中学没有专门开设书法课,练习书法,仅靠课堂是行不通的,只能放到课外,每周要保证2-3篇的练习。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执笔、坐姿、放本子、保持适当距离等。初步感受书写的技能技巧,一笔一划地把字写端正,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教师授以练习书法的要领。苏轼说“书法备于正书”。要从楷书学起:采用“读、摹、临”三步法,效果较好。选择一本自己喜好的字帖,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揣摩其用笔风格、间架结构、章法布局,这就是读帖。而摹帖第一步先追求形似,第二步要求神似,逐渐达到形神俱似。临帖可以分为对临和背临两种,对临是基础,背临是提高,能背临了也就有了一定的基本功。为了激发学生学书法的热情,可举办各种活动,如书法竞赛、评选优秀习作、举办书法展、推荐好作品、观摩名家书法等活动。有了兴趣,字就会越写越好。

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它是和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生活天天在为我们收获,书籍随时能为我们带来启迪”。教师要抓好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学习的空间,立足课堂,延伸触角,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创造适合语文创新教育的大语文环境,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个性,使其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调查提高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