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龄深静脉血栓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的疗效观察

2018-02-06 01:51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巴曲肝素高龄

白 锋

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病,有数据显示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就是高龄[1,2]。深静脉血栓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溶栓,然而由于患者年龄偏大,溶栓治疗虽然有着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但是会导致高龄患者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本研究主要研究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高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龄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患者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为70.0±8.4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例,高脂血症患者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8例;联合组患者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为71.5±8.7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例,高脂血症疾病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9例。两组病例基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未见有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参加此次研究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先实施常规治疗,将患肢稍微抬高,抬高的角度约为20°,以此来促进静脉回流,这样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及水肿的症状。患有合并症的患者先给予降糖、降压及调节血脂的药物进行治疗。

1.2.1 单一组:该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剂量为每次500IU,每天注射2次。1星期为1个疗程。

1.2.2 联合组:该组患者给予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注射巴曲酶,剂量为5bU每隔1天注射1次,第一次注射时剂量加倍;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剂量为500IU,每天注射2次。1星期为1个疗程。

1.3 观察项目 ①判定标准[3]:显效:患者肿胀、疼痛感彻底消失,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血管内膜光滑,血栓彻底消失,血流恢复正常;进步:患者肿胀、疼痛感有明显改善,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血管充盈有显著改善,血流阻塞程度有所减轻,絮状回升或者血流充盈缺损没有彻底消失;无效:患者肿胀、疼痛感没有变化,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血管没有改善。②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导入SPSS 19.0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认定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单一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3%,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组间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单一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3.讨论

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深静脉血栓的发病因素主要是血管壁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有研究显示,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增高,主要是因为年龄越大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活性越高,同时肌肉的泵作用有明显减弱,这就导致血液在比目鱼肌静脉丛及静脉瓣袋内淤滞的情况严重,所以高龄人群发病率比较高[4,5]。高龄患者通常伴有其他合并疾病,在长期卧床的情况下导致血液出现淤滞情况,对血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在此次研究中,单一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经过治疗后发现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低分子肝素的主要成分是低分子肝素片段,是在普通肝素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分子量比较低,具有比较强的生物活性[6]。针对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定量、凝血酶原时间及D-二聚体定量来说低分子肝素造成的影响均比较小,低分子肝素防治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要远远优于普通的肝素,有效降低了因深静脉血栓引起的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防治深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中已经成为首选的药物之一。

巴曲酶主要是从毒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物质,作用机制主要是对纤维蛋白原进行分解,以此来抑制血栓的形成[7,8]。在静脉给药之后,有效降低了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降低了血管阻力,有效增加了血流量。巴曲酶对纤溶酶原没有活化的效果,对其他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膜也不会出现水解的情况,有着极高的安全性。

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究其原因主要是低分子肝素是纤维蛋白原单体激活因子Ⅷ交联后,经过纤溶酶水解形成具有一定特异性的降解产物,对血小板的聚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的结合不会造成影响,在发挥抗血栓的效果时其发生出血的概率比较低;巴曲酶在降低血液黏稠度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血管阻力,增加了血流量,起到了抑制血栓的作用。

总而言之,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高龄深静脉血栓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的优势,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1 王国华,唐黎明,马玉亮,等.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2):1103-1105.DOI:10.13699/j.cnki.1001-6821.2015.12.008.

2 闫景树.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79,81.

3 于洪涛.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12):1324-1326.DOI:10.13517/j.cnki.ccm.2016.12.042.

4 张羽,何玉霞.低分子肝素预防晚期卧床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5):61-62.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5.35.049.

5 孙燕.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北方药学,2017,14(6):139-140.DOI:10.3969/j.issn.1672-8351.2017.06.122.

6 谷顺通,李维颜,卢兰涛,等.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8):1536-1539.DOI:10.7501/j.issn.1674-5515.2017.08.033.

7 楼丽萍,吴伟清.低分子肝素联合心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7):229-230.

8 汤海燕,傅红飞,傅娜佳,等.低分子肝素对下肢骨折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2):209-211.

猜你喜欢
巴曲肝素高龄
巴曲酶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及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巴曲酶在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探讨巴曲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及时间的影响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
14省份建立高龄补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