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磷酸腺苷和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室上速患者超敏肌钙蛋白的影响

2018-02-06 01:51赵红迅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帕酮室上性普罗

赵红迅

作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类型,阵发性室上速(PSVT)主要指希氏束分叉之上的组织搏动速率超过其固有频率所限制的范围而造成的相关病理改变。药物治疗为PSVT的首选治疗方式,常用药物包括以三磷酸腺苷(ATP)为代表的迷走神经活化药物及以普罗帕酮为代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二者治疗效果尚缺乏一定对比依据。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ATP及普罗帕酮对PSVT患者的影响,取得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选取于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PSVT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ATP组与普罗帕酮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n=40)

1.1.2 纳入标准:①符合PSVT相关诊断标准者[1];②年龄为35~65岁者;③病程≤10小时者。

1.1.3 排除标准:①对研究内药物有过敏反应者;②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③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预激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需要结合其他治疗的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④有肝、肾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取体位调整、输氧等常规抢救措施,以心电监护仪观察疾病进展或复律情况,告知患者及家属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好血管痉挛、除颤等症状的对症治疗准备措施。ATP组患者予以快速静脉推注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注射液(生产企业:山东北大高科华泰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0mg,国药准字H20050737)10mg,随后同一位置快速推注10ml生理盐水,如5分钟内无转律迹象,则将剂量加至20mg注射后再观察5分钟,如加至30mg剂量时仍无明显效果则考虑行电转律治疗。普罗帕酮组患者给予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生产企业: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规格70mg,国药准字H31022214)35mg,以20ml生理盐水稀释后进行缓慢静脉推注,推注完毕10分钟后如无转律迹象可重复等量注射,如3次后仍无明显效果则考虑行电转律治疗。

1.2.2 指标检测方法:于治疗前及治疗1小时后,常规采集患者肘静脉血样,提取血清后分别采用超敏-心肌钙蛋白I(hs-cTnI)、超敏-心肌钙蛋白T(hs-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对应的试剂盒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在血清中的浓度。

1.3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小时后,两组患者超敏肌钙蛋白(hs-cTnI,hs-cTnT)、炎性因子(hs-CRP,TNF-α,IL-6)水平变化,分析治疗1小时内两组患者转律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超敏肌钙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1小时后,两组患者hs-cTnI与hs-cTnT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ATP组明显低于同期普罗帕酮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TnI与hs-cTnT水平比较(n=40)

2.2 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1小时后,两组患者hs-CRP,TNF-α,IL-6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ATP组明显低于同期普罗帕酮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TNF-α,IL-6水平比较(n=40)

2.3 转律情况比较 治疗1小时内,ATP组患者转律成功率为97.5%(39/40),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的80.0%(χ2=6.135,P=0.013);转律成功患者中,ATP组平均转律时间为1.1±0.4分钟,明显短于普罗帕酮组的32.5±20.0分钟(t=9.818,P=0.000)。

2.4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1小时内,ATP组患者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而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普罗帕酮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n=40]

3.讨论

PSVT患者多表现出心绞痛、眩晕、昏厥等症状,其心率快且节律统一,起病迅猛,且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由于致病因素较为复杂,临床预防效果不佳,以患者发病后急诊治疗为主,如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则可致使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2],对患者预后效果极为不利。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PSVT患者复律至关重要。

肌钙蛋白是临床常用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之一,心肌细胞发生损伤时,收缩结构中肌钙蛋白迅速释放至血液中,由于与骨骼肌中肌钙蛋白有较大差异,因而较心肌酶谱更具特异性。据相关文献报道,PSVT发病后血清肌钙蛋白峰值最高可达正常值的100倍左右,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92与0.94[3],是表征PSVT患者心肌损伤的良好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超敏肌钙蛋白水平均有显著下降,且ATP组下降幅度更大,这表明ATP与普罗帕酮均可修复PSVT患者急性心肌损伤,且ATP作用更强,究其原因可能与ATP能通过调节心肌细胞膜上蛋白激酶活性,进而阻碍心肌细胞继续受损有关。

普罗帕酮属于ⅠC类钠离子通道阻滞剂,是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之一,可通过抑制蒲氏纤维去极化作用[4],降低兴奋度与自律性,从而减缓慢反应动作电位及传导速率,对患者复律有利。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经过治疗炎性因子水平均有显著下降,且ATP组下降幅度较大,提示ATP可抑制炎症反应发生,初步猜测可能与其能扩张冠脉血管,进而维护内皮细胞功能,减少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有关。ATP作为非特异性辅酶,可通过作用于窦房结、房室结,产生慢内向电流[5],进而产生负性频率与负性传导纠正作用,控制异位起搏并有效转律。本研究还发现,ATP组转律成功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转律时间普遍较短且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这说明ATP对PSVT患者治疗效果较为突出,药物起效快且安全性良好,有利于其预后恢复。李晓萍等[6]认为,ATP尽管存在一定副作用,但由于代谢较快,在体内潴留时间较短,可避免不良反应加重,对急诊PSVT患者需求的速效、安全等特征适应性较高。

综上所述,ATP可有效降低PSVT患者血清肌钙蛋白、炎性因子水平,转律成功率较高且转律时间短,加之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对患者预后恢复有利。

1 陈新.临床心律失常学:电生理和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325).

2 马翀.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急诊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7):126-127.

3 谭晓晖,刘杰强,罗翊芝,等.磷酸肌酸钠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心肌保护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9):11-14,18.

4 谢志葵,邓灿锋.普罗帕酮与西地兰急诊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2015,26(12):1815-1816.

5 曹秀荣,张改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8):991-992.

6 李晓萍,蒲友敏.三磷酸腺苷、维拉帕米及胺碘酮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疗效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19):2119-2120.

猜你喜欢
帕酮室上性普罗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奇怪的纸盒子
国产碘克沙醇和碘普罗胺致肾功能不全患者产生肾毒性的比较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分析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治疗肺心病室上性期前收缩疗效的对比研究
中毒患者血液中普罗帕酮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
普罗帕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1)
婴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及治疗
耳针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8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