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老年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8-02-06 01:51张晓聪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系统化心率心功能

张晓聪

急性心力衰竭(AHF)指多种因素造成心脏舒张功能及收缩功能发生障碍,使心室负荷过重,无法将静脉回血正常排出心脏,发生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静脉系统血液淤积等现象,使患者临床表现出呼吸困难、心悸、急性肺水肿、意识障碍、心脏骤停等症状,是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局,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安危[1]。而高血压主要特征为动脉血压增高,并可伴有肾、心、脑等器官功能障碍。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3]。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病情复杂且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致死率极高。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系统化、科学的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AHF老年患者84例,分组研究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AHF老年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74.21±8.41岁,高血压病程5~21年,平均15.21±3.26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例,Ⅲ级18例,Ⅳ级21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62~86岁,平均年龄74.83±8.87岁,高血压病程4~20年,平均14.89±3.62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例,Ⅲ级17例,Ⅳ级22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研究。

1.2 纳入标准 ①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②年龄≥60岁;③患者或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继发性高血压者;②合并严重内分泌、呼吸系统疾病者;③并发恶性肿瘤者;④合并严重感染、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

1.4 方法

1.4.1 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嘱医嘱输液或用药等。

1.4.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1)急救方案: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床旁胸片检查及心电监护等,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严重缺氧者予以经过乙醇湿化后的高浓度、高流量氧气来缓解改善症状;精神紧张、肌肉张力过高者,在无相关禁忌症状况下,可肌肉注射吗啡。同时遵照医嘱给予强心、利尿等药物,病情危急时可重复多次用药。嘱患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必要时可用止血带交替结扎四肢,以降低肺动脉高压,缓解肺组织水肿。支气管痉挛严重者可给予支气管舒张剂来缓解或解除症状。(2)护理方法:①环境护理:调整好病房内温、湿度,及时建立静脉通路,为抢救患者赢取时间。②及时给予吸氧,为防治低氧血症,应及时戴面罩吸入经25%酒精湿化后的氧气6L/min左右,以减少肺泡表面张力,减少其破裂风险。此外也应密切观察患者身体状况,控制吸氧时间,预防氧中毒发生。③密切监测病情: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呼吸深度及频率、血氧饱和度、意识、精神状况、皮肤颜色及温度、肺部啰音等情况。如果救治时患者血压突然下降,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调整治疗措施,以抢救患者生命。当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时,尤其出现短暂室性心动过速时,应立即报告主治医生,并协助处理。④心理护理: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往往伴有频死感,因此焦虑、抑郁、悲观等负性情绪较严重,其将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其诉说,用鼓励、转移等方法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1.5 观察指标 ①统计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血压、心率、LVEF等指标水平。②护理干预前后采用SF-36量表评估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其各项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③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经预检验,本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86,效度系数为0.84),总分100分,满意(85~100分),一般(70~84分),不满意(0~70分)。总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2.1 两组血压、心率、LVEF对比 干预前两组血压、心率、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心率低于对照组,且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心率、LVEF对比

2.2 SF-36量表评分 干预前两组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SF-36量表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F-36量表评分比较(分)

2.3 护理满意度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AHF是高血压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在血压急剧上升、原有心脏病基础上发生快速心律失常、输液或输血过快、过多时发生[5]。AHF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危急等特点,加之老年患者机体功能呈退行性改变,多合并有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病情更为复杂多变,需及时抢救,最大程度降低病死率。

以往临床对于高血压合并AHF患者往往展开被动、机械性的传统常规急救与护理措施,护理人员急救意识较为薄弱,临床护理时往往无法有针对性、预见性、系统化、连续性开展工作,致使其工作效率较低而延误抢救时间,进而影响到其机体功能恢复[6,7]。而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可及时有效给予吸氧、调整体位、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等措施,预先处理危及生命的状况,并密切监护血压、心电图、呼吸等,可实时动态监测各种类型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并及早处理突发状况。此外,调整病房环境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环境;及时给予吸氧并控制吸氧时间,可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喘息等临床症状,同时预防氧中毒等并发症发生;而心理护理可及时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急救护理时依从性,有利于临床急救及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李桂月[8]将优化急救流程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可显著缩短急救护理工作时间,提高抢救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血压、心率低于对照组,且LVEF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心率,并改善其心功能。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可根据患者发病时的严重程度及紧迫性,制定出科学、系统化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时给予吸氧及强心、利尿等药物,迅速改善患者血压、心功能等指标水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F-36量表评分及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提示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当患者心率、血压、心功能等得到改善后,其日常生活受影响较小,进而有利于生活质量提高。急救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逐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患者治疗配合度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增强,进而有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9]。

综上所述,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可改善其心功能、血压、心率等,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1 毛云霞.强化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合并脑血管意外后急性昏迷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8):2156-2159.

2 蔡小红,邹瑞,金肖云,等.高血压患者治疗措施依从性及健康教育后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468-470.

3 崔玉琴.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11):152-153.

4 王素萍,赖异,袁志柳.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58例综合护理干预[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7):1944-1945.

5 杨丽珍,蒲宏伟,郑瑞花,等.优化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2):115-118.

6 苗静,徐标.优化抢救护理方案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西部医学,2016,28(3):412-414.

7 顾爱芹,王立春,徐红,等.强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9):1116-1118.

8 李桂月.优化急性左心衰竭急救流程对急救护理工作时效性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4,35(8):1161-1163.

9 陈丽娜,苏严琳,朱丽萍,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53-55.

猜你喜欢
系统化心率心功能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心率多少才健康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