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在老年科心肺复苏抢救中的应用

2018-02-06 01:51时新芳岳梅枝孙雯雯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喉罩面罩心肺

时新芳 岳梅枝 李 达 孙雯雯

心跳骤停 (cardiac arrest,CA)是临床科室中面临的最紧急突发情况之一,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CRP)是挽救患者生命的主要途径,其中最重要的是及时建立人工气道通气。喉罩(Laryngeal Mark Airway,LMA)是英国医师Brain在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的一种经咽喉腔人工气道通气技术[1]使用中通过气囊来封闭食管和咽喉腔,喉罩在心肺复苏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可在正压通气的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及静脉给药[2],而面罩通气往往存在通气不足和气道管理缺陷等缺点,而气管插管需要完备的器械和娴熟的插管技术,且往往在等待麻醉师到达的过程中错失抢救时机[3,4]。喉罩在临床广泛使用中体现出来的简便性和高效性,本文结合本院老年科收治患者大多为失能失智老人,且多种疾病于一身,长期卧床,更要求在心肺骤停的抢救中快速、高效地建立有效通气来提高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老年病一科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60例心脏骤停患者。病例入组标准:符合心脏骤停的相关诊断标准,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以及大动脉脉搏消失。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喉罩组(n=30)和面罩组(n=30),其中喉罩组年龄63~82岁,平均年龄72.73±4.94岁,男性16例,女性14例,其中重症肺炎13例,冠心病心力衰竭30例,感染性休克5例,心肌梗死6例,严重褥疮并感染13例,严重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14例,心律失常10例,糖尿病5例;面罩组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71.86±4.65岁,男性13例,女性17例,其中重症肺炎1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30例,感染性休克4例,心肌梗死5例,严重褥疮并感染13例,严重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13例,心律失常11例,糖尿病8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材料 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选择喉罩和面罩的型号,使用的喉罩为新加坡进口LMA Supreme一次性双管喉罩,男性一般选择4号,女性一般选用3号,面罩由河南新乡驼人贝斯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

1.3 方法 两组患者呼吸心跳骤停一经发现立即抢救,采取胸外心脏按压,畅通呼吸道。①面罩组:抢救者位于患者头顶端,使患者头尽量后仰。采用E-C法固定面罩(E:左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患者下颌角处,向前上托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C: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在患者口鼻部,固定面罩,保持面罩不漏气),用右手挤压气囊。调节氧流量8~10L/min,打开气道,用手挤压气囊每次送气约500~600ml,充气时间大于1秒,使患者胸廓扩张。同时通知麻醉师行气管插管。②喉罩组:将喉罩顶向硬腭方向,注意腕部的弯曲,将喉罩向下滑入同时伸展食指,食指向另一只手方向用力形成对抗压力,向咽下部推送直至遇到阻力,固定导管外端,同时移出食指,套囊注气(<60cmH2O)可见导管自动向外排出约1.5cm,然后胶带固定导管。同时通知麻醉师行气管插管。

1.4 CPR成功的标准 恢复自主心律,可触及大动脉搏动及测到血压维持2小时以上,心跳恢复;出现自主呼吸;血氧饱和度>95%;面色(口唇)由紫绀转为红润;瞳孔由大变小、有眼球活动或对光反应恢复,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并维持≥30分钟为复苏成功,否则为复苏失败[5]。

2.结果

喉罩组气道开放时间为28.47±2.97秒,面罩组气道开放时间为10.03±1.73秒,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5分钟后SpO2≥95%例数及复苏后24小时后患者生存率均高于面罩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喉罩组和面罩组复苏结果比较

注:喉罩组和面罩组相比▲P<0.05。

3.讨论

因创伤、电击、溺水、中毒、心血管疾病的等引起的心脏骤停,脑组织缺氧超过4~6分钟即发生不可逆的脑损伤。心肺复苏中除胸外按压外,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保持气道通畅并恢复有效通气是抢救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6]。

喉罩是用于心脏骤停或猝死的意识消失患者的微创气道通气工具。双腔型喉罩由一个充气罩和两根管子组成,插入患者口腔,气管的通道连接简易呼吸器保证肺通气,胃管的通道起到防止胃胀气和防止返流的保护作用[7]。

面罩连接简易呼吸器,虽然简便,快捷,无创,但面罩的缺点是:①不易密封,使有效通气量减少;②昏迷患者使用正压通气,易使气体进入胃肠道,导致返流和误吸;③操作者难以兼顾其他重要操作,如心脏按压和给药。所以,喉罩和面罩比较,无需在面部形成封闭,不需要进行头、颈、下颌的操作,复苏者可进行其他操作,如心脏按压、给药。血氧饱和度上升快于面罩[8]。喉罩比面罩通气更加安全有效,比气管插管简便,一般不需要喉镜即可插入。没有喉罩使用经验的医护人员第一次插入成功率为80%,再次插入成功率为98%[9]。喉罩易于快速插入,多种体位下均可完成,且不影响心脏按压。功能上实现了食道和呼吸道的完全隔离,具有胃引流通道分别管理气道和食道,与解剖结构吻合少量充气便可喉罩通过与解剖结构的一致而形成良好密封,其密封并非是靠增加黏膜压力而形成的,特别适用于急诊抢救时需紧急进行人工通气支持的患者,即使位置不很理想也能达到呼吸通畅的目的。喉罩易于快速插入,多体位下均可完成,无创伤,且不影响心脏按压。

多中心研究显示[10],心脏骤停患者在急诊等待麻醉师气管插管前,使用喉罩可有61%的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喉罩在心肺复苏急救过程中,可同时对患者实施胸外按压及经静脉给予治疗药物,与气管插管相比有着同等的复苏效果[2,11]。相关文献指出[12],呼吸并发症在传统拔管中的发生率为93.3%,而在喉罩中仅为36.7%。伴随着全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针对我院老年科收治患者多为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失能失智,并且在治疗中贯彻“替天下儿女尽孝,为社会家庭分忧愁”的理念,住院期间可全程无家属陪护。通常在患者突然发生心脏骤停时,护士是最先参与并开展急救的人员,而喉罩的简便、高效、一次插管成功率高这些特点,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1 聂玉玲.喉罩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2008,24(7):69-71.

2 Murdoch H,Cook TM.Effective ventilation during CPR via an LMA-Supreme[J].Anaesthesia,2008,63(3): 326.DOI:10.1111/j.1365-2044.2008.05471.x.

3 张震安.喉罩通气在急诊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24):2266-2267.

4 赵占志,胡松,崔凯,等.LMA型喉罩在院内急救复苏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8(5):984.

5 王永超,马丽,马跃.双管喉罩在急诊心肺复苏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4,33(12):81+83.

6 朱卫华,王成中,胡金娥,等.呼吸机管理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中的策略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6):72-75.

7 曹军容,杨志敏.利用喉罩建立紧急气道对脑部保护效果的观察[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2):77-79.

8 赵秀发,李斗.不同现场心肺复苏方法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1):97-98.

9 张诗渊.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36):76-77.

10 朱建民,贺春燕,严建宇,等.ProSeal喉罩临床新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9):97-99.

11 Keller C,Brimacombe J.Mucosal pressure and oropharyngeal leak pressure with the ProSeal versus laryngeal mask airway in anaesthetized paralysed patients[J].Br J Anaesth,2000,85(2): 262-266.DOI:10.1093/bja/85.2.262.

12 Suppiah RK,Rajan S,Paul J,et al.Respiratory and hemodynamic outcomes following exchange extubation with laryngeal mask airway a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awake extubation[J].Anesth Essays Res,2016,10(2): 212-217.DOI:10.4103/0259-1162.174469.

猜你喜欢
喉罩面罩心肺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按压舌状软骨与增加喉罩型号用于喉罩漏气患者的效果研究
理想面罩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两种supreme喉罩的型号选择方式比较
《心肺血管病杂志》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