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皮肤缝合器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2018-02-06 17:45仝方媛于迪迪程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32期
关键词:骨科手术

仝方媛+于迪迪+程琳

【摘要】目的 探讨一次性皮肤缝合器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2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使用一次性皮肤缝合器缝合,B组用普通丝线缝合。就两组患者在缝合时间、术后切口局部反应、拆钉(线)时病人的疼痛程度及术后皮肤切口的愈合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时间(min)A组(1.0±0.5),B组(2.3±1.4),牵拉痛A组21例(19%)B组58(53%),缝合针眼红肿 A组10(9%)B组45(41%),拆订、线疼痛A组18(16%)B组61(55%),A组无疤痕形成B组56(51%)。结论 一次性皮肤缝合器操作简单,缝合时间短,拆线疼痛小,不影响美观。

【关键词】一次性皮肤缝合器;骨科手术;术中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2..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disposable skin suture device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peration . Methods From October 2015 to July 2017, 22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group, the use of disposable skin stapler, B group with ordinary sutu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he local incision suture time, postoperative reaction, binding, healing of skin incision pain patients and postoperative contrast line. Results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sults: P < 0.05. (min) a group suture time (1.0±0.5), B group (2.3±1.4), traction pain in 21 cases of group A (19%) B group 58 (53%), suture needle swelling in group A was 10 (9%) B group 45 (41%), binding line, pain a group 18 (16%) B group 61 (55%), a group without scar formation in B group 56 (51%). Conclusion Disposable skin stapler sutur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short time, stitches pain small, does not affect the appearance.

【Key words】Disposable skin stapler;Orthopaedics surgery;Nusring During Surgery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使得新医疗材料以及手术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在外科手术中所应用到的新型材料也变得越来越多。本文主要选取了220例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就一次性无菌皮肤缝合器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220例手术患者,分A组(110例)男72例,女38例,年龄23~55岁,平均(41±8.2)岁,此为治疗组,用一次性皮肤缝合器缝合;B组(110例)男64例,女46例,年齡20~52岁,平均(38±6.5)岁,此为对照组,用普通丝线缝合。两组均排除糖尿病及低蛋白血症等其他影响切口愈合因素。

1.2 方法

1.2.1 缝合前的准备

皮肤缝合器是一次性使用消毒产品,禁止重复使用和再灭菌,否则可能会造成产品发生功能性损坏,并使患者遭受损伤或发生交叉感染。

1.2.2 切口缝合

手术结束后,皮肤消毒,常规依次缝合切口,A组患者应用组织镊来对患处的皮肤向上进行翻转处理,在拉拢合并之后将皮肤缝合器上面的箭头垂直对准切口,在皮肤缝合器前端紧贴伤口处皮肤的基础上,均匀用力将手柄按压到合适部位。将两针之间的缝合距离控制在0.5 cm。在皮肤缝合完成之后,完全松开手柄并快速退出缝合器,然后进行下一次的缝合处理,直至缝合完成。此外在具体缝合过程中,还要求缝合医师的双腕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并应用最自然的姿态来对患者伤口进行缝合处理。

1.2.3 拆钉

在拆钉处理过程中需要应用与皮肤缝合器所配套的一次性拆钉器来进行手术,首先将拆钉器的下颚插入到缝合针之下,然后紧捏住拆钉器的手柄,向上移动即可取出缝合钉。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 护理

1.3.1 术前护理

患者在手术前需要对饮食进行合理的调节,饮食合理有效的调节,对手术中的效果和术后患者的康复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于长时间营养不良或者饮食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身体消瘦的患者,更加要在术前加强营养,增加摄入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人体机能,从而确保患者机体能量处于充足的状态。endprint

1.3.2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没有医学常识,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担心手术预后差,术前访视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忧,用和蔼的态度努力解答患者的问题,有效的抚平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获得患者信任与依赖,使患者对手术态度和认识发生积极改变,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

1.3.3 护理指导

手术区域皮肤保持清洁干净,备皮的时间不要超过24小时,这样进行手术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伤口感染率。手术前应保持胃肠道处于空虚状态,以防麻醉时引起呕吐和手术后胃肠道胀气,术前应常规禁食12 h,禁饮水4~6 h[2]。

1.3.4 术中护理

建立静脉通路,手术中的病人 ,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情况,决不能因病人目前的情况较好掉以轻心,静脉通道的建立与临床要求有所不同,需要在不影响手术体位与麻醉监测的情况下选择粗而直便于固定的血管,最好不在关节打弯处;随时通过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面色、神志、肢端血运、皮肤温度等观察病情变化,并配合麻醉医生做好对症处理;注意给患者保暖,手术室温度应调节为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40~60%为宜,防止患者因手术部位暴露、消毒、体腔暴露等导致低体温,从而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增加,同时还可以减慢药物在体内代谢的速度,影响术后恢复。

1.3.5 术后护理

按手术病人护理常规护理,术后切口保持干燥,常规消毒3~5天更换敷料,询问患者缝合切口有无牵拉痛,观察手术切口缝合处有无红肿现象,用普通缝合线的患者少数出现红肿现象,告知患者红肿现象是机体对缝线的排斥反应所致;第14天进行拆钉或拆线。拆钉或拆线时有无疼痛感。

2 结 果

两组患者就缝合时间、术后切口局部反应、拆钉、线时病人的疼痛程度及手术后皮肤缝合钉(针)眼的愈合方面进行比较,见表1。

3 讨 论

在外科手术中,手术切口的缝合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应用常规的丝线进行缝合,容易形成线结,不易于切口的愈合[3-4]。一次性皮肤缝合器是由不锈钢缝合钉或钛合金钉制成,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减少炎性反应,金属稳定性好,不易变形,缝合时犹如订书器一样,只需将皮肤对合好后依次钉合,无需穿针、缝合、打结、剪线等步骤,大大缩短缝合时间;皮肤缝合器钉子进入皮肤的深度仅约3.9 mm,基本不进入皮下组织、减少了异物刺激,有利于切口愈合[5];拆钉时只需将拆钉钳置于缝合钉中间钳夹住,缝合钉两端便自动翘起即出皮肤,无需过度提拉。总结出皮肤缝合器具有以下优点:①操作方便,样子轻巧,又不用经过特殊培训,缝合时速度快,皮下组织中线结减少,减轻切口线结反应,有利于切口愈合;②无缝线牵拉,减轻病人痛苦,使病人术后愿意尽早活动,特别有助于缝合的关节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术后恢复;③术后切口普遍出现水肿现象,一次性皮肤缝合器使缝合皮肤浮在体表,可以减缓水肿症状。

总之,在当代社会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醫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无痛”观念及手术切口的美观效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手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皮肤缝合器缝合皮肤使切口微创、美观,避免了缝线反应、缝线拉痕及“蜈蚣症”,拆线后皮肤很平整,缩短了麻醉和手术时间,降低医务人员劳动强度,减少了缝线反应,提高了治疗效果,一次性皮肤缝合器改变了传统的丝线缝合方法,是技术缝合的一次重大改革,不失为外科医生的良好助手,更是值得临床使用的产品。

参考文献

[1] 李彦平,吴爱须,孙同会.皮肤缝合器在腹部外科手术后的应用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2):2454.

[2] 蔡 明.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的现状与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12).

[3] 明心怦.下腹部手术切口应用连续皮内缝合法的临床效果观察[J].大众健康:理论版,2012,18(10):74-75.

[4] 朱华年,李英平.一次性无菌皮肤缝合器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9):53.

[5] 杨伟良,刘忠宾,卜黎明.皮肤缝合器缝合脊柱四肢皮肤切口43例临床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2,2,22(2):119.

本文编辑:刘帅帅endprint

猜你喜欢
骨科手术
骨科手术中抗菌药物防治感染的疗效分析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探讨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后肾功能的影响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手术后镇痛的联合用药临床观察
早期防治严重创伤及骨科手术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探讨
骨科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前禁饮时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