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2018-02-06 19:46生艳芬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32期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妇产科

生艳芬

【摘要】目的 分析并探究将中西医结合法应用于妇产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科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平均分配法将患者分成中药组、西药组以及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40例。给予中药组中医治疗法,西药组西医治疗法,中西结合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中医组的62.5%和西医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西医结合法应用于妇产科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且相对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被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慢性盆腔炎;应用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2..02

在医院妇产科的临床治疗中,慢性盆腔炎使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复发率,且病期较长的特点。近年来,由于人工流产患者数量的增加,使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发病率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1]。该病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以及盆腔腹膜炎等,这也是较为常见的妇产科临床疾病。患者多为20-40岁之间的妇女,大部分的发病原因是由于身体素质较低与一些急性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等。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科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将中西医结合法应用于妇产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科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平均分配法将患者分成中药组、西药组以及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40例。全部患者均已婚,且年龄分布在25~53岁之间。对比两组病患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患者的入选以及排除

1.2.1 入选

患者多伴有以下症状:白带量增多、有异味且黄稠,下腹部有坠胀感,腰疼,月经不调且尿频尿急等;对患者进行检查可发现患者伴有宫颈以及阴道充血,宫颈疼痛、宫体压痛并可触包块等;通过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可见炎性包块且伴有盆腔积液的现象。

1.2.2 排除

在参与实验的患者中,排除患有盆腔肿瘤、结核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患者,以及对治疗药物过敏的患者;具有造血系統疾病或精神疾病的患者;由霉菌、滴虫等所导致宫颈炎的患者等。

1.3 方法

对中医组患者采取妇科千金片的口服治疗,每天三次,每次六片[2]。

对西医组患者进行持续5天的静脉点滴注射,其中将800万单位的青霉素中注入生理盐水250毫升以及灭滴灵250毫升;如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即可采用250毫升的左氧氟沙星以及250毫升的灭滴灵。

对中西医结合组采取四环素的口服治疗,每天四次,每次0.5克;同时服用磺胺嘧啶,每天三次,每次1克;再加上妇女痛经片,每天两次,每次30粒;桂枝茯苓丸,每天三次,每次10丸。

对三组患者均采取14天为一个疗程的治疗方式,且连续治疗2个疗程。

1.4 判定标准

当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子宫无压迫疼痛感,经过B超检查,患者子宫附件无增粗、加厚现象,同时妇科检查均为正常,则判定为治愈;当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子宫压迫疼痛感减轻,经过B超检查,患者子宫附件无增粗、加厚现象,同时妇科检查有明显的改善,则判定为显效;当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身体体征有所改善,则判定为有效;当患者病情毫无变化,则判定为无效。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中医组的62.5%和西医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对于盆腔炎而言,主要是指女性盆腔中的生殖器官和盆腔腹膜以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等出现发炎性病变的情况。在妇科的临床治疗中,慢性盆腔炎使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的成因为不卫生的经期措施、流产以及产后感染等。该病症具有病期较长、难治愈以及易复发的特点[3]。通常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具有疲劳感、低热,出现抑郁、失眠以及全身性的不适等。在本次研究中,将中西医结合法应用于妇产科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中医组的62.5%和西医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中西医结合法应用于妇产科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且相对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被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阿依努尔·卡米尔,古力巴哈提·夏米尔.观察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具体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9):116,120.

[2] 聂广萍.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0):76.

本文编辑:刘帅帅endprint

猜你喜欢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4例临床分析
康妇炎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中药桂苓慢盆汤加味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补中益气丸联合自拟中药方灌肠治疗痰湿瘀阻型慢性盆腔炎临床应用研究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