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8-02-06 20:04姚婕妤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32期
关键词:心理状态护理干预

姚婕妤

【摘要】目的 探讨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间实施收治的老年心绞痛患者118例,按照患者接受的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常规组以及干预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基础的护理措施,而干预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以执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接受治疗前,两组的焦虑以及抑郁状态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两组的评分均有所降低。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将干预措施应用在老年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可明显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心绞痛;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2..02

心绞痛是临床上较为多见且常发的冠心病类型之一,该疾病得以患发是由于心肌的需氧量远大于冠状动脉氧气的供给量,因而引起的心肌缺氧缺血[1]。心绞痛常发生发生在老年阶段,该时期的人们的冠状动脉硬化造成斑块的形成,进而导致管腔通道变窄。老年人群的抵抗力以及脏器功能发生衰退现象,该疾病的发生对他们而言,如若未获得及时的治疗将会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受到严重影响,病情发展严重时,疾病可能会转化为心肌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2]。临床上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复辅助治疗,以帮助患者的心理状态获得平复,为探究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本文特此针对我院在近期收治的部分老年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护理方法

1.1 患者资料

本组研究所撒合计的样本对象是选取自我院在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间实施收治的老年心绞痛患者118例,按照患者接受的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常规组以及干预组;其中常规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30:33,年龄为60~79岁,平均为(68.4±4.1)岁,平均体重为(56.6±3.4)千克;干预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5:30,年龄为62~81岁,平均为(68.9±4.4)岁,平均体重为(57.1±3.8)千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体重等一般患者信息的对比中并未显现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可繼续参与后续的研究对比。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统一的治疗方案,常规组患者需配合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干预组则在常规组的护理方案之上加以实施护理干预,具体的干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老年患者通常对自身所患疾病的了解甚少,医护人员可通过耐心地为其讲解心绞痛疾病的相关知识,强化患者配合治疗发的积极性。另外,患者对疾病的了解过少,容易对疾病的危害不重视,不愿配合治疗,进而影响治疗效果。给画着实施健康教育也可促进护患之间的关系[3]。提升疗效。(2)对患者执行心理辅导:住院后,患者难免会因为疼痛以及活动限制等原因而产生焦虑不安等心理情绪,此类情绪需要获得及时的缓解,否则将会对患者的康复造成影响,护理人员应该以亲切的态度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关心患者的病情发展,排解其不良情绪,为患者讲解救治成功的案例,为其建立抗病信心[4]。(3)为患者合开安排饮食:老年心绞痛患者接受治疗后身体的抵抗力较弱,在进食上应保持健康的习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营养食品,少辛辣刺激性食物,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4)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为其制定一套?针对性的康复计划,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以及抵抗力。在康复的过程中告知其应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避免过激的情绪反应。

1.3 疗效评定标准

在结束护理干预后,采用焦虑评分表以及抑郁评价表为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价并将两组患者所得结果作对比。焦虑状态的评分标准包括低于50分者为无焦虑现象,51~59为轻度焦虑60~69为重度焦虑,得分在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评价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症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

接受治疗前常规组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并无明显差距,分别为(66.79±4.30) 分以及(67.33±4.69)分,但在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2.68±2.83)分,常规组的得分为(51.04±3.85)分,两组的得分均有所下降,且干预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常规组,P<0.05,两组的组间对比构成统计意义。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

接受治疗前常规组以及干预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并无显著差别,P>0.05,两组的得分分别为(64.52±3.89)分以及(67.35±3.64)分,但在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为(43.87±3.25)分,常规组的得分为(50.88±3.21)分,两组的得分均有所下降,且干预组的得分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两组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意义。

3 讨 论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加重,老年患者的身体各项机能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进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疾病的患发,心绞痛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老年疾病类型之一,该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内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缺氧与缺血的一种症状,本病需要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进一步演变为心肌梗死。除了临床的药物治疗外,合理的护理也非常重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提升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等。为探究护理干预措施与常规护理的效果差别,本文特此提出此次研究。

本研究中,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以及健康较优等四个方面,在以上四个方面的干预措施下,患者的心理情绪获得了较大的好转;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护理后,两组的忧郁得分以及焦虑评分均有所下降,且干预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常规组,P<0.05,此结果提示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患者发的忧郁情绪以及焦虑症状,使得患者的心情恢复平静,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快速恢复。综上所述,将干预措施应用在老年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可明显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唐艳红,李雪霞,许 娇.情志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9):150-151.

[2] 石桂珍.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1):132-134.

[3] 陈美秀.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3):87-89.

[4] 牛 萌,岳新丽,陈志民.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干预价值探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6,(01):123.

[5] 纪莲莲.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12(03):75-76.

[6] 孙 平.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50例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04):127-128.

本文编辑:刘帅帅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状态护理干预
浅谈主持人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教师应关注自己的亚心理健康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