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散结方治疗甲状腺结节验案举隅

2018-02-06 00:14徐琛琳宋清江宋春侠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32期

徐琛琳+宋清江+宋春侠

【摘要】通过临床案例,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方药配伍,分析临床运用甲状散结方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经验,为甲状散结方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甲状散结节;甲状散结方;验案体会

【中图分类号】R58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2..01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甲状腺内的散在病变[1],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瘿瘤”,分为“气瘤”、“肉瘤”、“石瘤”三类,其中“肉瘤”是指颈部肿块局限而柔韧者,亦相当于西医的甲状腺结节[2];主要症状表现为结节可随吞咽上下活动,结节无红肿热痛,结节较大时可有颈部牵掣感、呼吸困难等症状;体征表现为甲状腺检查触及肿块及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肿大,其上可们及1个及以上结节,边界清楚,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活动,无震颤,无血管杂音;近年来关于中医药在甲状腺结节的应用和临床研究越来越多,毋庸置疑的是,中医药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方面的确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及良好的疗效,如缩小甲状腺结节大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自身免疫性抗体滴度、抑制结节恶变的进程等,值得更深入的研究和推广,笔者在临床跟师诊治甲状腺结节1例,疗效明显,具体分析如下。

1 病 案

崔某某,男,67岁,2016年5月7日初诊,主因发现颈部右侧肿物半年,查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多发囊实性结节,右侧叶大者3.6×2.9×2.5 cm,西医诊断为甲状腺结节,建议患者手术治疗,患者了解术后仍易复发,所以放弃手术,故来我院寻求中医治疗。现症见:发现颈部右侧肿物半年,自觉身灼热,吞咽无碍,晨起口苦,烦躁易怒,纳可,大便稀,日2~3次,察其舌苔黄腻,诊其脉弦滑,辩证为肝郁脾虚,痰湿内郁,治以疏肝健脾,化痰散结,处方如下:醋柴胡15 g,白芍10 g,茯苓20 g,白术10 g,川芎10 g,夏枯草10 g,牡蛎30 g,玄参10 g,浙贝母10 g,海藻10 g,鳖甲10 g,牡蛎30 g。30剂,水煎服,日1剂,嘱其保持心情舒畅,调情志,忌食肥甘厚味,劳逸适度。二诊,2016年6月10日,患者诉身灼热感、口苦消失,苔薄黄,脉沉弦,30剂,水煎服,日1剂。三诊,2016年7月15日,无灼热感,大便偏稀,舌脉同前,上方茯苓加至30g,30剂,水煎服,日1剂。患者于2016年8月20日复诊,诉8月17日复查甲状腺彩超,结果示甲状腺右侧叶较大者2.8×1.9 cm,明显缩小,左侧叶结节明显消失。

按:本案患者,中老年男性,体检发现甲状腺多发囊实性结节,西医恐癌变建议手术治疗,中医诊断为瘿病,辩证为肝郁脾虚,痰湿内郁,治以疏肝健脾,化痰散结之法,以甲状散结方加减,经过3个月的治疗,甲状腺结节明显缩小。在本案例中,导师认为该病的病机多为为肝气郁结在内,木克脾土,脾失健运,水湿难以布散,痰湿结于体内,长期气滞痰凝,日久形成结节,结聚于颈项;患者经过坚持口服中药后,无西药辅助治疗,甲状腺结节明显消失,导师从肝郁脾虚痰凝着手,以醋柴胡、白芍为君,疏肝解郁;茯苓、白术、川芎为臣,助君药健脾行气,夏枯草、浙贝母化痰散结,玄参养阴增液,海藻、鳖甲、牡蛎消瘿散结,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化痰之功。

2 体 会

甲状腺结节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瘿病”的范畴,多与饮食不当、心绪内结、水土失宜、先天体质及感受外邪等有关,余江毅教授[3]认为情志不遂、烦躁易怒而导致肝郁气滞为甲状腺结节的始发因素,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又主藏血,若情志不遂则肝失疏泄,气机不利,郁而化火,炼液成痰,痰气交租,血液运行不畅致瘀,痰气瘀三者交阻于颈前结为瘿瘤;甲状腺结节的形成与肝脏的体阴而用阳的特点密切相关,气滞,血瘀,痰凝被看作为瘿病的基本病机,其中肝郁痰凝是该病的基本病机,气阴两虚是其发病之本,因此在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中,导师多以疏肝解郁法,配以化痰散结以治其标,并且在诊治过程中辨证论治,随症加减,同时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注意精神调摄及生活护理等,正所谓“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4],因此服药期间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不但有利于病情的恢复,而且还可以预防甲状腺结节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10):783-786.

[2] 郑筱英.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26-230.

[3] 曹 琳.余江毅教授从肝论治甲状腺结节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0):124-125.

[4] 刘俊芳,张华锴.近20年中醫治疗甲状腺结节方药规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7):133-135.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