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设计

2018-02-07 09:36王华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27期
关键词:绩效考核管理人员行政

王华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124)

1 引言

自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各企业借助创新的经营理念和模式,得到了全面发展。就现阶段企业的发展现状而言,重视企业管理工作的绩效考核,对于提升企业的经营水平极为重要。以国有企业为例,国有企业重视行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能够有效激发国有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优化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绩效考核流程,是提高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本文深入分析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设计,且价值显著。

2 行政管理及其内容概括

行政管理泛指行政事务管理工作。从实质上来说,其主要是利用国家权利,对社会各项事务开展的管理性活动[1]。狭义的行政管理为,国家行政机关作为主体,对社会各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管理和处理,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公共行政。广义的行政管理为,所有社会组织或是团体,对社会各项相关事务开展的治理、管理等社会活动。在信息化时代下,行政管理的范围日益广泛,涵盖了公共卫生管理、社会秩序管理、市政建设管理、企业发展管理等多个方面。企业行政管理是将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由企业最高领导人带领的企业内部重要系统。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较为显著,包括纵向性、及时性和权威性。

3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的问题及难点分析

3.1 行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指标缺乏明确性

在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对员工实施工作绩效考核,需要明确企业员工的工作职责[2]。但是,就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而言,仍有部分国有企业在行政管理绩效考核方面存在不足。比如,多数国有企业尚未明确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目标和方向。此种现象,导致绩效体系考核中无法有效突出行政管理的岗位职责要求,对行政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最终,因行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指标缺乏明确性,致使考核结果不具备实用性,流于形式。

3.2 行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体系缺乏科学性

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在行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中,也存在科学性不足的问题。目前,受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部分国有企业仍以传统评价性描述考核方式为主[3]。此种绩效考核评价,比较侧重于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缺乏客观性和公平性。同时,未从量化的角度对企业员工的具体考核要素加以明确,导致考核者无法准确把握客观标准。长此以往,将会降低国有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影响国有企业的发展。

4 解决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问题的措施

4.1 进一步明确行政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与考核目的

针对当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问题,进一步明确行政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与考核目的,是极为重要的。首先,国有企业要使被考核人员明确自身岗位职责。设身处地的对员工的工作职责加以说明,用绩效考核的方式,引导员工正视工作,改善工作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此外,要针对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质,以阶段性的方式,制定出不同阶段下所应取得的绩效目标,从而使绩效考核能够落实到实处,让企业员工看到希望,从而提高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4.2 制定相对科学与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

在解决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问题时,也要制定相对科学与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应认识到,在制定绩效管理体系时,应坚持几个基本的原则。第一,坚持科学性的原则。针对国有企业不同级别的行政管理人员,要设置不同层级的考核方式,采用量化的考核指标,提高考核的公平性。第二,坚持客观性原则。在绩效考核及评价过程中,要采用相对客观的评价,对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加以反映,突出真实性和客观性。第三,坚持适用性原则。在借鉴其他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时,要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对现有的绩效管理体系进行改进,使优化后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能够适用于企业的发展现状,从而能够为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所接受。

5 针对考核措施构建的考核指标体系

结合当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问题及提出的解决措施,构建相对科学与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是尤为重要的。

一方面,要设计合理的考核层级。根据360度周边绩效考核方法设计考核层级,通常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包括上级考核、分管领导考核、直接下级考核及其他部门考核。其中,直接上级考核的占比最高,且对上级合理安排考核人员的工作也最为有利。其他方式的考核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参与考核人员的工作能力、服务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

另一方面,要设计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第一,对岗位职责履行情况的考核设计。该考核指标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掌握考核员工的工作成果,该项考核占考核总分的一半。在考核过程中,不同岗位和职责的考核标准不尽相同,可以通过层级责任制的方式,提高考核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在考核周期开始前,领导人与被考核人员可以对岗位职责安排情况进行协商,明确考核的各项信息,包括考核目标、考核时间、完成时间等。第二,对岗位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核设计。该考核指标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掌握考核员工的工作技能水平,该项考核占考核总分的10%。在考核期间,要根据员工的岗位实现对其综合考察。比如,对于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考核,主要考核的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合同法和劳动法等。第三,对管理制度执行与能力水平考核设计。该考核指标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掌握员工对企业制度的执行情况,及工作业务能力情况,该项考核占考核总分的10%。在管理制度执行方面,考核员工是否能够完全执行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按照标准流程完成工作。在能力水平方面,考核员工是否能够准确理解上级领导所下达的任务,且提出针对性、创新性的建议。第四,对责任意识和工作协调考核的设计。该考核设计占考核总分的10%,主要是掌握员工的工作意识,是否能够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发挥其自身价值,是否能够与其他部门员工积极沟通,互相配合完成任务。第五,对学习能力、工作态度、成本意识和考勤情况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上述考核占考核总分的20%,每项各占5%。通过考核指标的设计,掌握员工的主动学习能力,明确其是否能够按时完成工作,是否具有积极主动的成本节约意识,是否按照规章制度出勤。由此,构建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提高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绩效考核设计水平。

6 结语

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受到普遍重视。从某种角度而言,国有企业在对行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进行设计时,通常需要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充分掌握行政企业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提出具有科学性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法。本文在研究中,通过对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问题及对策的分析,深入研究考核指标体系的合理构建。期望本次关于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绩效考核设计的相关研究,能为日后优化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流程,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绩效考核管理人员行政
行政学人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绩效考核“指挥”医院未来发展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