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绽放“美”的花朵

2018-02-07 19:52闫芳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江水三峡短语

闫芳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既包含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更包含美学的艺术美,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励下,发现、感悟、体会这些美丽。通过长期的熏陶、浸染、培养,让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道德、美的理念,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以《三峡》一课为例,要想让语文课绽放出美的花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品词析句中,品味语言文字之美

一篇优秀的作品,作者在写作时总是字斟句酌,以达到用词的精炼和准确。所以,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中精确优美的词句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玩味,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刻领会作者遣词造句之妙,鉴赏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之美。

郦道元的《三峡》,是一篇描写三峡水势及两岸风光的精美散文,全文仅用150余字,就把三峡描绘得有形、有声、有色,将一幅又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受到三峡各种形式的自然美。

课文一开头,就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壮丽之美。“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两岸的千仞绝壁,勾勒出700里三峡的雄险,描写了群峰连绵、隔江对峙、山高峡长的壮丽。在令人赞叹的同时,使人感到一种雄伟的气势扑面而来。写夏天水涨时的景色,侧重写水之急,而水之急又能衬托出山之俊。“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在突出江水汹涌湍急、在感受到壮美的同时,又有一种险峻之美。这峻岭和急流相互映衬,形成一幅险峻壮丽的图画。夏天三峡咆哮翻腾、令人惊魂悸魄的江水,到春冬季节时又是另一番景象。白色的急流回映着清光,绿色的水潭倒映着景物的影子,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里景物重重,构成动静相杂、色彩互异、相互成趣的秀丽美景。“绝巘多生怪柏”,又突出三峡的奇特之美。秋天的三峡既无江水喧腾,也不见草木争荣,而是充满凄清肃杀的气氛,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形成三峡的幽深之美。这就是三峡的美,它能使学生感受到三峡的雄伟、秀丽、奇特、险峻、幽深等各种形式的自然美。

二、在朗读训练中,感受音乐节奏之美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对提高学生语言修养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朗读课文,使优美的课文变成学生优美的有声语言,在极富声调变化的朗读中感悟文中的音乐美。

这篇文章以整齐的四字句式为主,“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对仗工整却又语義连贯,类似于对联中最具文学价值的“流水对”,而作者又在文中巧妙地穿插一些副词和一些长句,使文章骈散并用,规范中不失洒脱,既有回环往复的美感,又不失疏密相间的节奏。

第1节中的“自非”一词,引出一个假设的事例来突出三峡山谷之幽深,给人居高临下的气魄。

而第2节中的“至于”与上文自然过渡,而“或”则如异军突起,引出奇想妙喻。剩下的“其间”“虽”等词,更是一气呵成,与文中铿锵有力的短语结合在一起,似渔阳颦鼓,顿生汹涌澎湃之势。

而第3节中,作者在一连串四字短语中加上“绝巘多生怪柏”一句,令语句节奏产生变化,以六字短语作为一处停顿,自然将视线从俯望江面转为仰观山崖,在江水与瀑布间加入了对山崖的特写。这既是一个观察变换的过渡,又是一处视线的聚焦,过渡浑然天成,不露一丝斧凿之痕。而语句加长,如同一个长镜头,细致地展现了怪柏静生山崖之奇。下文连用“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四字,又如同镜头迅速的切换,让瀑布的灵动尽现。最后“清荣峻茂”一句字字停顿,似间关莺语,让人有美不胜收之感。

而最后一节的“每至”“常有”,节奏连续一顿,自然形成一种悠长的节奏。文末引用的七言民歌,句式最长,与上文一起构成了缠绵悱恻、余音绕梁的美感。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全文,犹如读一首交响曲,其中既有雄壮的合鸣,又有婉转的独奏,最后在悠扬的旋律中缓缓结束,而音符似乎仍在观众的耳边回荡。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各种手段拨动激起学生本能的积极的情感,使之与课文所流淌着的情感交汇、碰撞、升华。在充满美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才能在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美”的乐趣。endprint

猜你喜欢
江水三峡短语
春江水暖
长相思·江水东
初中英语词组高频考点聚焦
动词与动词短语(二)
我们可能读了一个假《三峡》
山歌好比春江水
人民三峡人民建,建好三峡_____
攻击和防御
春江水暖
北京重庆三峡酒楼创新菜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