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值得信任银行

2018-02-08 20:40张海云
投资者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招商银行普惠零售

张海云

在金融业强监管新时代,为了找出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卓著的银行,《投资者报》重磅推出“2017最值得信任银行”评选活动,28家银行获此殊荣

15家上市银行已公布2017年业绩快报,其中10家银行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速,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尤为抢眼

大力发展零售业务成为未来银行转型的方向之一,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将金融科技作为零售突破的重要动力,零售业务营收和利润表现优异

一些银行积极依托自身优势推出特色业务,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上海银行分别在支持文创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中国经济已进入新时代,中国银行业也进入防风险、强监管的新时代。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银行业快速前行,总资产规模达到247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一,但各类风险也在不断积聚。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银监会自2017年起要求行业“去通道、限非标、降杠杆”,下大力气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可以说,银行业正在迎来一场去除浮华、追求品质的严肃大考,只有真正优秀的银行才能傲视群雄,成为新时代银行业的引领者。

哪些银行具备卓越的跨周期经营能力?哪些银行抗风险能力最强?哪些银行最符合实体经济的需要?哪些银行最善于管理客户的财富?最终,哪些银行能在经济升级中把握机遇脱颖而出,成为值得信任的领跑者?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投资类媒体,《投资者报》倡导的理念是“值得相信”。与此一脉相承,我们根据客观数据进行深度研判,结合广泛扎实的采访报道以及入围银行提供的材料,推出“2017最值得信任银行”榜单和封面报道,28家银行获此殊荣。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评选活动,向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卓著的银行给予表彰,同时也希望这些评选结果可以作为庞大的用户群体选择金融服务商的重要依据,以及作为投资人选择银行股的重要参考因素。

强监管促使银行回归本源

自去年4月,银监会提出“三三四”专项检查以来,金融强监管已经成为常态。但严监管不是目的,促使银行业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才是终极目标。只有如此,银行才能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协调发展,在中国经济“新时代”担当起金融业的责任。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银行间相互购买、代持理财产品现象逐步得到缓解,理财产品特别是同业理财累计净减3万亿元,理财中的委外投资较年初减少5888亿元。表外业务逐渐回归表内,“影子银行”行为有所遏制,委托贷款中的“金融机构委托贷款”同比少增889亿元,表外业务增速由过去的50%以上降到19%。商业银行同业资产、负债自2010年以来首次收缩,余额分别比年初减少2.8万亿元和8306亿元。去年银行业新增贷款占新增资产比例明显上升,银行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增速加快。

同时,违法违规情况明显减少。去年下半年以来,同业、资管、理财等跨区域、跨市场、跨机构重大案件已得到初步遏制。另外,一些金融监管盲点与空白点开始有章可循,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公款存储、校园贷、慈善信托等领域的监管制度空缺得到了及时填补。

新年伊始,一大波监管新政继续发布。短期由于相关业务整顿,可能会对银行业造成一定的承压,但是长期来看,去通道化、减少嵌套层次、转入表内,都将有利于银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在高标准、严要求的监管背景下,优质的银行更加凸显其优势。事实上,对于银行业的良好期望已经开始反映到资本市场。Wind数据显示,2017年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银行板块以超过23%的平均涨幅高居行业第三。2018年以来,A股市场银行板块进入加速上涨行情,行业指数年内涨幅已经达到15.49%,多家银行股上涨接连创下历史新高。

单就2017年计算,共有15只银行股上涨,其中张家港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2017年累计涨幅分别高达87.48%、70.5%、48.32%、47.59%和47.06%。

多数银行确定向上拐点

去年银行业强监管环境下,近100家银行开始主动“缩表”,可能有人会说,银行面临严格的监管,未来将要过苦日子了。

的确,过去过度依赖同业,单纯以扩大总资产规模盈利的中小城商行的日子肯定难过了,但是对于优质银行来说,“缩表”并没有对银行的营收和净利润形成负面影响,反而是通过压缩高成本负债等方式提升息差,并以此提升盈利能力。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马鲲鹏称,全方位围堵同业套利和非标通道的偏门,是为了将金融体系服务实体引向正门。对偏门和弯道超车的持续压制,有助于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优秀上市银行和去年主动大幅缩表的银行是最大受益者。

截至1月31日,在25家A股上市银行公司中,15家银行(包括刚上市的成都银行)公布了业绩快报,各家银行的业绩摆脱了几年只有个位数甚至负增长的尴尬,其中10家银行还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城商行的净利润增速表现尤为亮眼,贵阳银行和常熟银行的净利润增幅均超过20%。其中,贵阳银行去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45.3亿元,增幅23.97%,居已披露业绩快报的银行之首;常熟银行净利润12.67亿元,增幅21.71%。

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吴江银行、无锡银行、江苏银行和张家港银行也成功实现了两位数的净利润增长,净利润分别为118.8亿元(+17%)、45.57亿元(+13.33%)、7.31亿元(+12.46%)、10.01亿元(+12.13%)、118.75亿元(+11.91%)和7.63亿元(+10.74%),它们都是支持区域经济的排头兵。

眾多双位数业绩增长的银行中,最耀眼的当属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在已公布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中,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居首位,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分别为2210亿元、701.5亿元,同比上升5.4%、13%。如此大的利润体量,仍然能实现双位数的增长,可见招商银行之优秀。endprint

1月29日上市的成都银行业绩也相当亮眼,去年实现营业收入96.54亿元,增长12.13%;净利润39亿元,增幅高达51.69%,这个业绩增速应该是A股上市银行之王。

截至目前,国有大行尚未公布2017年的成绩单,但可以预计,大行业绩向好的态势将比股份制、城商行更加明显。国信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剑称,整个监管环境对国有银行经营形成相对优势,资金成本较低,业务较为合规,受偏紧政策的影响较小。在净息差和资产质量继续走稳的情况下,国有银行有望继续受益,其ROE、盈利增速的表现仍值得期待。

搏杀零售业务战场

随着防范风险被确定为银行监管的核心目标,大力发展零售业务成为未来银行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甚至有“得零售者得天下”的说法。

去年上半年,18家银行中报披露了零售业务营收,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常熟银行8家银行零售业务营收占比均超过30%,零售业务对于银行的贡献越来越大。

其中,最令市场关注的是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两家,它们在零售业务营收和利润数据中均表现优异。

平安银行自2016年中启动零售转型以来,成效明顯。从去年三季报数据来看,零售业务占比和利润占比双双上升,持续受到市场的关注。截至去年9月末,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营业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38%,在全行营业收入中占比为42%。支撑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快速发展的主力是信用卡、新一贷、汽车金融三大尖兵产品。

招商银行立足零售业务体系化的优势,把“一体两翼”确立为“二次转型”的战略定位。2017年上半年,招商银行持续优化零售金融业务的管理体系、产品体系、服务体系、渠道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进一步夯实零售客户基础,在财富管理、私人银行、零售信贷、消费金融等核心业务领域,招商银行均具备突出的竞争优势。

截至2017年6月末,招行零售金融税前利润269亿元,占招商银行业务条线税前利润的57.17%。零售金融业务营业收入为547亿元,同比增长4.96%,占招商银行营业收入51.46%,同比上升3.03 个百分点。

两家银行去年均将金融科技作为零售突破的重要动力。比如,去年11月初,招行APP6.0在APP5.0的基础上实现了智能理财的进化,其应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已经实现连接、智能与风格三大方向的突破:构建“网点+APP+场景”模式,实现全平台智能,从而打通客户接触渠道,降低金融服务门槛。

围绕零售业务转型,平安银行提出了“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的战略方针,去年经过整合和功能升级的口袋银行APP上线,口袋银行集贷款、理财、信用卡、支付等业务功能,几乎承载平安银行全零售产品线,目的在于连接起客户的生活、消费、金融场景。

除了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也是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典型代表,中信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城商行同样加大了零售业务力度,邮储银行在零售业务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邮储银行是一家大型零售银行,定位为服务社区、小微企业及“三农”客户。2017年上半年,个人银行业务的经营收入达到729亿元人民币,占经营收入总额的68.8%。邮储银行的总存款达到7.8万亿元人民币,占总负债的比例达到95.4%,其中个人存款及公司存款占比分别为85.4%及14.6%。以个人零售为基础的发展战略让邮储银行的存款优势在未来仍可得到保持。

用创新支持普惠金融

当前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金融脱媒和金融科技加速发展,银行业的竞争加剧,金融监管更加趋于严格规范,同业理财表外等业务受到抑制,银行业过去趋同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受到挑战,发展普惠金融成为各家银行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的自然选择。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银行业是服务业,要有“端盘子”的服务精神,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能否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持、能否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银行服务,是衡量银行改革成果的最重要标准。

具体措施之一,就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和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务,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国有大型银行要率先做到。同时,要着力提升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目前,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相继都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城商行和民营银行结合自身特色,实施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应该说,普惠金融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讲,很多银行把支持普惠金融当作一项任务,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普惠金融对于银行来说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所以银行如何以输血式扶持转向造血式的孵化培育,增强自我脱贫致富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惠,对于银行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给出了一剂“药方”,要构建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普惠金融在商业盈利目标和社会责任目标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需要银行创新求变,大力发展移动支付、智能投顾等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积极探索投贷联动、供应链金融在双创领域的运用,不断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切实满足长尾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2017年,《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以兴业银行、宁波银行等为代表的银行在普惠金融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因此获得在普惠金融方面的嘉奖。

打造特色业务服务实体

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更多是以贷款的形式直接支持企业,除了普惠金融,很多银行依托自身优势推出了很多特色业务。

譬如对文创行业的支持,杭州银行2016年成立了全国首家科技文创金融事业部,从而构建了以科技文创金融事业部为主体的科技金融、文化金融专营体系。2017年12月26日,杭州银行又正式在京成立了北京文化金融事业部,专业专注于服务广大文化企业客户,积极在文化行业研究、投贷联动及生态圈搭建方面大胆探索、努力实践。endprint

在绿色金融方面,兴业银行一直走在前列。截至2017年年末,公司已累计为14396家企业提供绿色金融融资14562亿元,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达6806亿元。根据测算,上述资金所支持的项目,约可实现每年节约标准煤2912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8378万吨,相当于关闭192座100兆瓦火力发电站,10万辆出租车停驶40年,源源不断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在养老金融方面,上海银行则有突出成效。自2013年起,该行在上海地区打造50家养老金融特色支行,并在全市230家网点提供养老金融特色服务。截至去年年末,上海银行养老金客户为155万户;养老金客户资产总额1606亿元,占到全行零售客户资产总额的40%。

银行资管迎来挑战

在这波银行强监管大潮中,受冲击最大的是资管业务。去年11月,公布的资管新规可归结为“破”与“立”二字,“破”是指彻底打破理财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而“立”是指理财业务最终还是要以服務实体经济为根本目标。

一破一立之下,银行理财市场将迎来重大变革,一是打破刚性兑付,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投资者要自负盈亏;二是规范资金池和期限错配行为,封闭式理财期限不得低于90天;三是银行资管子公司破冰带来的新机遇;四是银行资管业务将迎来分化,呈现强者恒强。

由于2017年年报尚未公布,各家银行的理财市场暂以2016年的数据作为研判。去年初,银行理财余额排名前10的是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以及中信银行,理财余额均在10亿元以上。其中,浦发银行和中信银行在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增幅亮眼,从2016年开始跻身10亿元俱乐部。

就具体银行来说,哪家银行综合理财能力排名前列?哪家银行的财富管理能力较强?

根据今年1月21日普益标准发布的研究报告,去年综合理财能力全国性银行排名前五的分别为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排名前十的分别为: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徽商银行、锦州银行、青岛银行、包商银行、东莞银行和长沙银行;农村金融机构排名前十的分别为:广州农商银行、江苏江南农商银行、上海农商银行、青岛农商银行、东莞农商银行、重庆农商银行、广东南海农商银行、宁波鄞州农商银行、浙江绍兴瑞丰农商银行和吉林九台农商银行。

站在十字路口的私人银行

2017年是私人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十周年,过去10年中,中国私人财富市场经历了深刻的演变。有统计显示,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机遇,中国已形成了规模达120万亿元人民币的个人财富管理市场。同时,随着站在财富金字塔尖的高净值人群的崛起,高净值家庭已达到210万户。

受益于此,国内私人银行规模也得到迅猛发展,根据12家中资私人银行公开披露的信息,目前总客户数已经超过50万,管理客户资产(AUM)近8万亿。

截至2016年年底,共有22家商业银行机构开展了私人银行业务,包括五大行、十家股份制银行、六家城商行和一家农商行。

在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上,招商银行以16595亿元位居第一。2016年共有三家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大关,分别是1.6万亿元的招商银行、1.2万亿元的工商银行和1万亿元的中国银行。

私人银行客户数量方面,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四家国有行凭借着巨大的存量客户和渠道优势遥遥领先。

目前,随着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私人银行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诸多变化:市场方面,资产端收益率承压,财富端仍在快速积累并渴求优质投资机会,财富多、“资产荒”的矛盾将成为新常态,改变着机构和客户预期;客户方面,高净值客户结构日益多元,需求日渐成熟分化,守富、传承的需求上升,对风险收益的概念认识加深,对专业财富机构的需求度和能力要求提高。

年轻的中国私人银行业正站在转型思变的关键十字路口,需要深入思考未来的道路和方向。

事实上,在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不只是私人银行业要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整个银行业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回归本源,为实体经济服务。endprint

猜你喜欢
招商银行普惠零售
零售+深度进化
我看新零售的成败得失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The Great Unbanked
成都市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普惠金融的“黄金时代”
招商银行招商银行发布2017年上半年业绩快报
零售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