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的报网融合研究

2018-02-08 07:02叶开勋
新媒体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技术互联网

叶开勋

摘要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各行各业已经开始转型和升级,传统报纸媒体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报网融合,已经成为报纸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文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研究,对报网融合的动因和意义进行分析,阐述报网融合的必然意义;然后以福建日报为例,提出报网融合的发展趋势;分别从信息传播渠道、内容整合、人才整合和平台整合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 互联网;福建日报;技术;报网融合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也从传统的读书看报、收听广播标成了用智能手机各种客户端看新闻。通过互联网看新闻,已经成为人们了解新闻,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传统的纸质媒体如何利用新时代的新技术来武装自己,革新自己,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福建日报为例,分析互联网技术与福建日报的融合发展而展开的课题研究。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希望本文的研究,对更全面的理解报网融合的动因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更加认识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时本文就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报网融合做了对策性的分析,十分具有针对性。所以希望本课题的研究,对促进传统纸质媒介更好的运用互联网技术起到积极的推动性作用。

本文之所以选择《福建日报》展开研究,主要是因为《福建日报》是整个东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石狮日报》《晋江经济报》等10张报纸,《海峡商业》《海峡茶道》《市场晾望》等10份杂志,东南网、台海网、海都网等3个网站。最近几年,从纸质报纸向电子报纸的转型十分成功,在业内有着可圈可点的业绩,所以本文最终选择《福建日报》展开分析。

本课题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本文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性意义。本文对报网融合的动因和意义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使得对纸质报纸和互联网技术融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其次,本文的研究有很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以具体的案例和具体的技术为切入点,对报网融合的具体方法做了论述,所以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2报网融合的动因与意义

2.1报网融合的动因

纸质报纸和互联网融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的形成,是由技术为前提、受众为动力、市场为要求、政策为保障共同促成的,下面笔者对这些因素做简单的分析。

2.1.1技术是前提

新技术的出现催生了传统媒体的进化,新闻产生的方式和革新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新闻产生的方式来讲,新技术能够完成传统媒体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对于灾难事故的报道,很多记者无法到达现场,但是新技术可以通过无人机进行现场的拍摄,从而让新闻产生更加直观的新闻画面,增加观众对事件的了解程度,给人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如2016年中国的“两会”报道,通过vR技术和全景相机技术对两会进行拍摄,提高了受众的新闻体验。

总之,新技术能够以更加近距离、数据化、直观化等等多种方法给人们提供更加直观真切的新闻呈现,这是实现数字化新闻的前提和基础。

2.1.2受众是动力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7.31亿人,占中国总人口的一半。由此可见,庞大的网民市场份额之大,让人不能忽视。传统纸质媒介是老年人获取新闻的方式。但是年轻一代的青年人获得信息的方式则是通过互联网,通过手机App。所以传统报纸的销量也将会随着互联网信息高速发展而减少。传统报纸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就必须创新新闻产生和传播的形式,满足受众的需求。所以报网融合是符合时代的需求,是保留受众的需求。所以实现报网融合,受众的需求是根本的动力所在。

2.1.3竞争是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已经十分激烈,除了传统媒体之外,互联网媒体异军突起,占领了相当一部分市场。如新华网、网易新闻等等专业的新闻网站,已经成了不少网民阅读新闻的主要途径。如果传统报纸不改革,那么首先面临的将是生存的压力。原因在于很多报纸的生存,依赖的是大量的广告费用。在网民数量不断增加,广告商相继将眼光转向互联网时,如果传统报纸不及时转型,那么很可能失去一大批的广告商。失去了广告的收入,仅靠新闻收入,将会给传统纸质媒介造成巨额的损失。所以为了广告效益,传统的纸质媒体也要积极的引入互联网技术实现转型。

2.1.4政策是保障

“互联网+”时代的到來,收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支持和鼓励。如最近提出的媒体“中央厨房”就被总书记习近平大力提倡。

关于“互联网+”的政策支持,一直都没间断过,如2016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培育健康网络文化,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另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现代传媒体系,现代传媒体系要以先进的现代科技作为支撑。2016年7月,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更是明确要求“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和生产要素。”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紧接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详细阐明了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促进媒体的升级发展。

2.2报网融合的意义

2.2.1丰富信息传播形式

报网融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丰富信息的传播形式,就是最为突出的一个意义。传统纸质媒体对新闻的播报和呈现,主要是以文字配图片的形式。但是互联网媒体技术的进步,新媒体给新闻的传播形式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如文字新闻、图片新闻、语音新闻、视频新闻等多种形式。在2016年,腾讯总编辑王永志甚至预言“到2018年很有可能2/3以上的纸媒将会‘关停并转型”。原因正是因为互联网技术可以提供更多新闻的可能,使新闻产生更多样化,新闻传播更加符合观众的需求。同样一个新闻,在互联网技术的转化下,可以有多种呈现方式,新闻接受者可以选择任意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场合去阅读新闻。所以新媒体对信息传播方式的丰富,弥补了传统纸质媒体的不足。

2.2.2节约成本,资源整合

报网融合将有助于节约资本。在现代社会中,多家新闻媒体的存在,不仅是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同时效率也比较低。如很多媒体同时报道同一事件,人员成本的重复投入,新闻传播成本的重复投入等等都是资源的浪费,所以媒体融合也将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要加快媒体融合,将媒体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所以说,节约成本,对资源进行整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价值。

3福建日报与新媒体融合的对策分析

3.1整合信息传播渠道

3.1.1建立新闻App

福建日报集团及子报等所有的App共同打造一个品牌,形成集群品牌效应。用户可以下载省报App后,通过省报App推荐下载各个子App;该App开放后台及数据库接口就可以实现后台数据的统一管理。报业集团建立一个共同的新闻App,逐渐在用户心中形成一个品牌效应。用户在下载了福建日报的新闻App之后,就可以直接接受推送的相关新闻。传统报纸媒体的新闻推送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很多传统报纸媒体宣告破产,而另外一些新媒体依托自己的传统优势和庞大的用户基础,开通了自己的手机客户端,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以及央视新闻等等,都建立了自己的新闻客户端,从而赢得自己的市场。

3.1.2微博微信等平台的整合

在现代社会,信息碎片化十分明显,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不仅更多的发展了自己的新闻App,同时也入驻“两微”,即微博和微信。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京报等传统媒体的新浪官微分别拥有4 858万、4 583万、2 177万的千万级粉丝量。借助高粉丝数与裂变传播,传统媒体在微博领域拥有较为强大的微传播力微博和微信是相当一部分人的重要社交软件,也是很多人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微信和微博来了解世界,来了解周边的朋友,来获取知识和学习。新闻通过微信和微博的信息传播,最终形成多元裂变,引来更多的人关注,相关的信息也会快速的发酵和传播,影响力巨大。福建日报在融入互联网技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对微信和微博平台的整合,是十分重要的。在微信平台开设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每天给用户推送一些头条新闻,以此来吸引用户,提高自己的知名度。《2016年微信影响力报告》数据显示,资讯成为用户关注公众号的第一需求,约3/4的用户表示,获取资讯是关注微信公众号的主要目的。在官方微博上,也可以每天发布一些新闻,积极的和粉丝进行互动,促进福建日报影响力的提升。

3.2内容融合,提高新闻真实性

3.2.1提高新闻真实性与可读性

互联网时代,由于新闻创作主体多元化,很多网民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创作者。所以在互联网上,很多人为了增加自己发布东西的点击量,或者为了其他目的,大量的虚假新闻出现,并且标题都十分惹眼,如从2014年就广为传播的《又一位著名导演去世》,在微信图片上还配了一副赵薇哭红眼睛的图片,这一新闻转载速度极快,影响巨大。很多网民并不是专业的新闻记者,没有一个专业记者应该有的新闻视角和人文关怀,所以很多虚假新闻,可读性差的新闻层出不穷。在互联网时代,报网融合会将大量传统纸媒的专业新闻记者带进互联网新闻创作中,从而创作出更多可读性强、真实性强、人文关怀强的好新闻,提高了互联网中传播新闻的整体质量。

3.2.2智能筛选推荐新闻

福建日报在融入到互联网中之后,传统的新闻排列方式也应该有所改变,传统的报纸新闻是按照版面分布的,在互联网上,在客户端App方面,媒体内容资源的搜索将成为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也将是用户使用App获取信息的主要办法。媒体内容搜索提高了客户的阅读效率,减少了查找新闻的时间。在媒体搜索资源这个板块,可以采用数据挖掘中的Apriori算法。通过Apriori算法对每个用户搜索的历史记录进行数据性的挖掘,并利用相关的规则对用户即将搜索的内容进行预测,了解到用户的兴趣和爱好,最终提高对用户新闻搜索的精准预测率。

3.3平台融合

3.3.1建立报业集团大数据管理系统

统一后台用户数据管理,所有资讯、服务的用户行为数据在大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奠定大数据应用(精准营销)基础。采用业界先进的技术和移动应用模式,构建一个高起点、开放性的移动传媒平台。如建设移动资讯发布平台,以省内新闻为主,对全省各个市县的新闻进行全面覆盖,在内容上以省报业集团为核心,以福建日报的信息为主,并综合选择省报业集团子报子刊的优秀新闻作为推荐。还可以建立移动生活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各种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服务信息,相应省内各种求助,尽可能地帮助人民解决更多的问题。通过吸引用户,增强用户的忠诚度和依赖感来获得更多客户的信赖。还可以建立移动社交平台,开通互动渠道,让用户积极的评论和参与,通过对粉丝的培养,来提高用户的忠诚度,打造较好的系统品牌。还可以建立协作营销平台,通过收集用户的阅读信息和互动行为,建设庞大的用户信息数据库,对用户的属性进行分类,并实行精准的广告推送,逐步将用户的数据收集起来,成为自己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3.3.2统筹安排新闻各应用板块

福建日报内部有很多子报子刊组成的整体系统。在实现报网联合,促进福建日报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过程中,需要对新闻各个应用板块重新安排和部署。传统的子报子刊同样是针对一个社会群体,子报的内容为了满足人们获取新闻的需求,就要做到全面,不同功能板块的内容都要在子报、子刊上面显现。但是互联网媒体时代背景下,一个手机App就将所有的用户链接起来,没有地域限制,没有阅读时间的约束。这种新闻媒体形式更类似于“中央厨房”式的新闻模式。全部的媒体记者都为中央媒体数据库工作,搜集各种新闻线索,制作各种各样的新闻,经过加工整理,分别放在不同的板块和栏目中去。福建日报需要统筹安排新闻各个应用板块的内容,如军事、汽车、科技、游戏、娱乐、文化、旅游、體育、教育、财经等板块的内容设置,供不同爱好者去选择和阅读。

3.3.3运用数据分析满足用户需求

建立数据库,将是福建报业集团市场竞争力强弱的核心和关键。建立数据库的过程比较困难,通过对用户多次的数据搜索记录和筛选,对多样的、分散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最终形成一个精准的数据库,意义重大。现在很多大型的企业都十分注重数据库的搜集。如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企业。掌握了数据库,就掌握了客户的信息,对用户的爱好、喜好都有了充分的掌握,就可以进行相应精准推广和营销。

3.4人才队伍的培养

报网融合不同于传统的报纸媒体,新时代环境下需要专业素质更高,综合素质更全的优秀人才队伍来促进行业的发展。随着项目建设和平台运营,培养一支熟练掌握移动新媒体技术和社会化传播技术的专业编辑队伍。随着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将通过引进、联合培养和集团内部培养等手段,培养一批在健康、教育、旅游、本地生活、家政服务等公共服务方向的专业的经营和管理人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获取咨询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传统媒体积极的引进互联网技术,促进自己的转型和升级,也成了必然的选择。本文以福建日报为例进行了分析,对报网融合的动因,报网融合的意义以及如何实现报网融合的对策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福建日报》报网融合对传统纸质媒体的转型启示如下。

首先,传统纸质媒体应改变思想,从思想上实现转型升级。互联网是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不注重思想的转型,积极的运用互联网,融入互联网,迟早要被时代淘汰。

其次,传统纸质媒体要注重对现代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如微信微博平台,新闻App等技术的运用,以及大数据管理系统、智能筛选新闻等等技术,都是了解客户,拓展客户的最佳途径和最佳渠道。

最后,传统纸质媒体在实现互联网时代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自己长处的吸收和保留。传统纸质媒体有着纸质媒体的优势,如新闻真实性和可读性较强,也有自己固有的市场群体。所以传统纸质媒体在实现转型的时候,要注重对传统优势的保存和发扬。

猜你喜欢
技术互联网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