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探究

2018-02-08 07:02刘东来
新媒体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新媒体内容

刘东来

摘要 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环境下,我们经常探讨一个问题:到底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内容无疑是纸媒体的根本法宝,但也离不开与新媒体的融合。而新媒体究竟有何优势,纸媒体又应如何与之进行有效的融合,文章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纸媒体;新媒体;内容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处于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恣意发展的大变革当中。老的阅读方式正在被新的阅读方式毫不留情地取代,这种趋势如洪流裹挟着每个人,不由自主地前行。为此,在注重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必须借鉴新媒体的优势,转变固有的思维方式,根据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加快自身的转变,特别是要转变叙述风格,要像新媒体那样讲故事。

1新媒体的优势

1)传播速度以秒计算。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其阅读方式的优势显而易见。“两微一端”传达信息的时速以秒计算,不需要再等待出版周期,也不受纸张页码版面的限制,某一个事件甫一发生,瞬间就以几何速度传播,时效性非常高,当然信息量也是数以万计的。2)传播方式更趋人性化。“两微一端”所传递的信息量非常大,即便是微博也早已突破了140个字的限制,近万字的长微博很常见。“两微一端”承载信息的方式也十分多样化,不仅有文字,还有音频和视频。每天清晨,半梦半醒中,不想阅读文字,点击《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就可以为你送上音频早问新闻,将无声的文字变成动情的叙述。“两微一端”最让读者感到亲切的是,与读者和听众、观众充分的互动,在每条新闻之后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把喜欢的内容分享给朋友。3)传播互动性强。传统媒体最大的弊端在于未能及时察觉到与广大阅听者互动的重要意义,以往纸媒体与读者的互动,也大多局限于书信往来。新媒体则不同,它极大限度地增强了与阅听者的互动性,从单纯的机械式传播,提升到如今的反馈式传播,其互动效果远不是纸媒的“读者来信”所能比拟的。广大阅听者,也不再仅仅是“受众”,他们也可以是信息的制作者、传播者,其所产生的传播效应及互动性自然是空前强大。

2挖掘新媒体优势,加强纸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技术在革新,在裂变,于各种媒介而言,有裂变,就必须要有融合,如此,新媒体才得以诞生,老媒体才得以发展。单凭一己之力,是无法与一个团队的力量去相抗衡的,是无法取得长足发展的。为此,只有转变固有的思维,挖掘新媒体的优势,进行媒介融合,才能成就纸媒体的革新,与时俱进。

1)挖掘新媒体的优势,并加以运用。纵观当前新媒体的成长基础,最重要的一点是其牢牢建立到互联网的顶端上,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所能给予的一切便利及特点,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才有了今天庞大的阅听受众。

为此,纸媒体也可以借鉴于此,充分挖掘新媒体的优势,并与新媒体有效融合,为广大阅听者提供更丰富、更具品质的信息和内容。具体实施途径有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纸媒体全新的传播渠道。快捷与便利是新媒体的最大优势及特点。相对于纸媒而言,新媒体所创造的产品在快捷与便利上远不是纸媒体所能比拟的。因此,纸媒体可以通过创办属于自己的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开发App软件等,增加新的传播渠道,为广大阅听者提供快捷与便利的服务,以满足广大阅听者的阅听需求。

二是全力打造與阅听者的沟通平台,以利于阅听者的积极参与。新媒体之所以能像雨后春笋一般,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给予了广大阅听者充分的参与空间和沟通平台,极大限度地调动了阅听者的参与积极性,可以说撩到了阅听者的心里,使得接触过新媒体的用户欲罢不能,乐此不疲。纸媒体也应如此,在新的传播渠道构建完成,如微信、公众号、App等,还应有专人专职打造与阅听者的沟通平台,及时与阅听者交流,充分尊重广大阅听者的话语权和主体地位,让回复与反馈更及时一些,缩短纸媒体与阅听者的距离。

三是提供免费阅听服务。新媒体之所以能让广大阅听者喜爱至今,激情有增无减的重要原因,其中“免费”是重要因素。为此,纸媒体在创业属于自己的新媒体时,在初期,至少也应提供免费的阅听服务,以此吸纳和巩固更多的阅听者和粉丝。

2)创新思维,新旧媒体有效融合。以前是许多人围着电视转,现在是电视围着受众转。大数据时代下,可以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和预测用户的兴趣倾向,提升用户体验品质,这对于新媒体,或者纸媒体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如纸媒体新建的微信及公众号,或者App,可以有效融合新媒体的新方式,如在线约稿,及时发布相应的信息及内容,开展在线问卷调查,开通与读者沟通及交流的平台,听取读者意见,与之交流,这样有利于纸媒体更多的了解读者的兴趣所在及所思、所需,从而策划或提供读者更关心、更感兴趣的信息及内容,近距离贴近读者,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沟通,进而吸引更多、更有品质的阅听者。

3)发挥纸媒体的优势,并融入新媒体的风格。纵观当前市场上,不少纸媒体也开创了自己的新媒体,争分夺秒的一直在追赶,却从未超越。究其原因,终是由于未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拳头产品”,一路跟风,也只能一路落后。为此,本文认为,要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则需要继续发挥纸媒体的“内容”优势,融合新媒体的风格,潜心打造自己的“拳头产品”。那么如何做到“内容为王”,凭借内容吸引人,这要求纸媒体克服语言的弊病,彻底改变过去的僵化、套话、高高在上的话语风格。但同时,也要求纸媒体在撰写和传播相应的信息和内容时,能与时俱进,融入新媒体的风格,像新媒体那样学会讲故事,要在保持权威性、准确性的同时,不失去亲近感和灵动性。向新媒体学习讲故事,要做到标题醒目,内容精悍,语言俏皮,叙述平实,结构巧妙,要点明确。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加以改进及创新。

一是注意文字与句子的运用。在人们阅读习惯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之后,纸媒体要避免长句子,避免概念性的语言,避免教科书式的叙述讲解。例如,今年辽宁省《共产党员》杂志第一期,采访李希书记的标题是:“扎实推进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在其共产党员微平台推出时的标题是:“辽宁省委书记李希接受本刊专访”。标题更直截了当,当然也更易为广大阅听者所接受。再如,《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的新媒体“学习小组”,推送大报的文章,就十分具有可读性。今年1月,《人民日报》刊发中纪委七次全会的通稿,标题是这样的:“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学习小组推送的标题是:“习近平最新反腐讲话!王岐山第一时间解读”。二者的差别,不言自明。类似的例子很多,不一一枚举。

二是在内容上,融入新媒体的叙述技巧及用语习惯。在内容上,新媒体的创新,讲故事的技巧,都非常值得纸媒体学习。比如说,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成立了“学习路上”工作室。及时推出“跟习近平学领导艺术”系列原创稿件,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非常吸引人。海外媒体评价说,“学习路上”为了顺应互联网语言习惯,将原本面向党政干部的文章,直接采用了“主席范儿”“领袖范儿”的句式,以客观呈现习近平“独特的可敬可爱、可亲可近”。有人说,现在是碎片化阅读时代,其实我们不妨把人们用零星时间阅读,看作是快读和悦读的时代。新媒体上,往往一句话、一张图、一个小视频,就是最好传播。比如,在南海仲裁案后,《人民日报》微博发了一张中国地图,特别清晰地标出了我国在南海的疆界,并且配发了一句话:“中国,一点都不能少”。这立刻引来大量的转发,很多人认为,《人民日报》微博没有像以往那样刊发长篇评论,但是效果反而更好。

三是务实、不打官腔、不上纲上线,抽丝剥茧把事情说清楚。这是新媒体吸引人的所在。仔细思索会发现,新媒体吸引人的地方不仅仅是阅读方式的便捷,而是在内容上文风比传统的纸媒体更加清新。简而言之,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就应当把文章改成短句、短段和短标题。不需要在传统纸媒体上刊发一种文体,在新媒体上又重新改写、压缩。现在很多报刊在纸媒体上刊发的文章,不求创新,反而在其新媒体平台刊发时,重新组织人员进行改写,这样做实在是多此一举。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纸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纸媒体应该在品质上追求专业权威,深耕信息内容,推出思想性强、观点鲜明的深度报道和评论言论,进一步提升信息内容的品质。文章内容注重快捷精简,多在“微”字上做文章,多创作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稿件。同时要向新媒体学习,融合新媒体的新方式,在注重互动发展的同时,要加强媒体与读者间的互动交流,吸引用户提供新闻线索、报道素材和意见建议,提高用户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记住两句话,第一句是创新思维,第二句是内容建设为根本。只有真正做到这两条,才能达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才能真正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猜你喜欢
新媒体内容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