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板栗种植业发展概况及种植技术改良措施

2018-02-10 22:38周品龙陈海华
乡村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板栗树雌花板栗

周品龙 陈海华

(1.木王林场,陕西 镇安 711500;2.黑窑沟林场,陕西 镇安 711500)

板栗是我国重要的干果和木本粮食树种,但是,在板栗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很多技术性问题。目前,我国板栗种植主要采用传统的实生繁殖方式,然而,这一方式具有很大的弊端,会使得板栗质量与产量不均衡,最为严重的是板栗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以现代林业技术为基础,积极寻找方式来扩大板栗的种植规模和产量,提升板栗种植收益。

1 我国板栗种植业发展概况

1.1 板栗的生长特性

板栗是一种喜光作物,因此,在板栗种植过程中必须保证光照充足,防治板栗的枝条因光照不足而枯死。同时,板栗拥有较为发达的根系,可以帮助板栗在生长过程中吸收较多的水分,从而实现健康生长。而且板栗对气候、土壤条件的适应范围较为广泛,适宜板栗生长的年平均气温为10.5~21.7℃。板栗既喜欢墒情潮湿的土壤,但又怕雨涝的影响,如果雨量过多,土壤长期积水,极易影响根系尤其是菌根的生长。因此,在低洼易涝地区不宜发展栗园,可以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质土壤来大规模种植板栗。但是,板栗极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为板栗种植业带来产量及质量下降的严重问题。另外,板栗对土壤酸碱度较为敏感,适宜在pH值为5~6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

1.2 板栗种植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板栗种植以家庭为单位,因此板栗种植规模难以得到扩大,再加上种植者无法利用机械进行生产,致使我国板栗种植无法实现规模化、机械化作业,使得我国的板栗种植效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其次,我国传统板栗种植技术急需改进,尤其是在板栗种植地的选择、栽培技术、施肥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弊端,严重影响了板栗的产量及品质,使得板栗种植效益的提高速度大大减慢。例如,有些板栗植株采用野生嫁接的方式进行种植,难免会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再加上板栗树受光不均等,导致板栗的质量和产量持续下降;由于种植者病虫害防治意识不强,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力度较弱,导致板栗病虫害防治工作负担大大加重等。上述这些问题都会为我国板栗种植业的发展带来不小的阻碍。因此,加快对传统板栗种植技术的改良已成为我国农业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

2 改良板栗种植技术的措施

2.1 合理选择板栗种植地和种植品种

板栗种植地的合理选择对于提高板栗种植收益来说是极为关键的。在选择板栗种植地的时候,必须避开盐碱程度严重、地势较低且风大的种植地点。为了给板栗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必须选择水位相对较低、排水能力好的沙质土地。

在选择板栗苗木的时候,必须精心挑选优质的板栗苗木,这类苗木的特点为苗高约7 cm、地径约7 mm且根系发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板栗正常生长发育且不受病虫害危害。而在选好苗木后,种植人员要格外注意板栗苗木的运输问题,必须要将苗木用柔软的保护膜包裹好,杜绝苗木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根部受损的问题。

2.2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对于提高板栗的产量和质量来说至关重要,通常种植密度需控制在70棵/667 m2左右。种植时间一般选择秋季,种植方法可以选择穴植法,将板栗的幼苗植入穴内,并且保证土壤温度与湿度适宜,在时刻关注板栗幼苗的生长情况,保证板栗幼苗健康发育和生长[1]。

2.3 加强施肥、灌水、修剪管理

2.3.1 施肥。土杂肥的作用是改良土壤环境、增加土壤保水效果,所以,在种植过程中可以使用土杂肥来满足板栗生长所需。另外,板栗施肥时间是有讲究的,必须选择秋收过后。只有在这个时间给板栗施用土杂肥,才能利用当前的较高气温来加快板栗对肥料的吸收。此外,对板栗进行追肥时,一般选用尿素、磷肥和钾肥等肥料,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用量则是要根据板栗的具体种植密度和生长情况来确定,一般667 m2用量为20 kg左右。

2.3.2 灌溉。板栗是一种喜水作物,灌溉对于板栗的种植和培育来说也是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灌溉的水量必须科学适度[2]。一般发芽前和果实迅速增长期各灌水一次,有利于果树正常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提高。具体的灌溉量要根据板栗的种植密度来确定。

2.3.3 合理修剪。板栗树修剪分冬剪和夏剪。冬剪是从落叶后到翌年春季萌动前进行,增强板栗树的长势,促进雌花形成。主要方法有短截、疏枝、回缩、缓放、拉枝和刻伤。夏季修主要指生长季节内的抹芽、摘心、除雄和疏枝,其作用是促进分枝,增加雌花,提高结实率和单粒质量。

2.4 疏花疏果和授粉

疏花可直接用手摘除后生的小花、劣花,尽量保留先生的大花、好花,一般每个结果枝保留1~3个雌花为宜。疏果最好用疏果剪,每节间上留1个单苞。

要想提高板栗的产量,最为关键的就是授粉环节。这就需要将品质优良、大粒、成熟期早、涩皮易剥的品种作授粉树,精心筛选雌花,利用发育良好的雌花进行授粉。对于授粉环节来说,并不是花越多越好,而是应该减少板栗树内部雌花数量,提高外围雌花数量,选取花粉活性较高的清晨,采用人工授粉或是喷粉工艺进行授粉[3]。如果树体高大蘸点不便,可采用纱布袋抖撒法或喷粉法进行授粉。

2.5 采收与贮藏

板栗采收方法有2种,即拾栗法和打粟法。其中,打落采收的栗苞应尽快进行“发汗”处理。因为当时气温较高,栗实含水量大,呼吸强度高,大量发热,如果处理不及时,栗实易霉烂。处理方法是选择背阴冷凉通风的地方,将栗苞摊开,厚度以20~30 cm为宜,每天洒水翻动,降温“发汗”处理两三天后进行人工脱粒。

3 结语

当前,种植者可以采取合理规划种植密度和施肥、灌溉、授粉等措施来提升板栗种植收益,改善我国板栗种植现状。再加上我国持续加大对于现代种植和管理技术的研究,可以促进传统板栗种植技术的更新,实现板栗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板栗树雌花板栗
又闻板栗香
我们捡起板栗时
打板栗
板栗树下打坑集水技术
“噼里啪啦”板栗爆炸啦!
鸡足山的板栗树
吃个板栗不容易
大棚西瓜人工授粉技术
帮花授粉
杂交板栗树可减缓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