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坏死性肠炎的发生与防治

2018-02-10 22:38郝社红
乡村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坏死性革兰氏肠炎

吕 娟 郝社红

(1.西安市长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陕西 西安 710100;2.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畜牧兽医站,陕西 西安 710106)

鸡坏死性肠炎(Necrotic enteritis)又称为烂肠症,是由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A型或C型)所引起的一种肠道疾病,临床上以肠道黏膜组织坏死为主要特征,发病急、死亡快、剖检病变主要集中在肠道,多发生在2—3月龄鸡群,特别是2月龄以内的雏鸡及青年鸡最易发生,危害性非常大[1]。近年来,随着我国养鸡业的快速发展,鸡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养鸡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养殖企业及养鸡户都要重视该病的预防工作。

1 病原

鸡坏死性肠炎的病原为鸡小肠中的C型魏氏梭菌,该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两端钝圆,显微镜下观察为卵圆形,单独或马双排列,个别呈链状,在血液平板上培养后菌落周围有一定全溶血的内环,外环则不完全溶血,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蔗糖等,可产生芽孢,有荚膜,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在健康的畜禽及人体肠道中也能发现该菌,一般不会发病。该菌对碳水化合物有较强的分解能力,绝大多数糖类物质都能被分解,其芽孢对外界环境如高温、低温、干燥等抵抗力较强,而且对酚类和甲酚类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抵抗力[2]。

2 流行特点

鸡坏死性肠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特别是气温突变时,会对鸡群产生较大的应激,机体的生理机能暂时失衡,引起发病。该病主要发生在2~6周龄雏鸡,多发生于肉鸡,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鸡群的排泄物污染饲养工具、饮水、垫料等,导致病菌随之传播。刘洪伟[3]报道指出,目前尚不清楚鸡坏死性肠炎病是否是健康鸡群大肠和盲肠中的细菌向小肠迁移,而且还产生毒素。

3 发病机理及危害

鸡坏死性肠炎又称为肠毒血症,其病原进入肠道后,利用肠道中的营养进行繁殖,当繁殖到一定数量后便会以代谢为主,其代谢产物不仅对肠壁细胞有强烈毒性,造成肠壁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强,致使鸡发生腹泻,而且会使健康的肠黏膜细胞越来越少,消化功能下降[4]。肠黏膜损失后对毒素的识别和非排异作用变差,多数毒素即可轻松穿透黏膜屏障而进入血液内,引起全身症状。肠黏膜坏死脱落后,壁变薄,易破裂引发异物性腹膜炎,最终加速死亡[5]。

4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鸡坏死性肠炎病发病初期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羽毛松乱,双翅无力下垂,鸡冠和肉髯苍白,粪便稀且呈黑色,多数粪便中有大量未消化饲料,个别病例混有血液,粪便呈红褐色或黑褐色,有时有脱落的肠黏膜。剖检可见腹腔有刺鼻的恶臭气味,病变主要集中在小肠后1/3处,以弥散性黏膜坏死为特征,小肠表面有大量针尖大小灰色坏死点或出血点,后段明显充气、肿胀,易破裂,肠腔内有出血性物质,邻近的肠系膜也充血。肝脏轻微肿胀,表面有灰色坏死点,脾脏肿大[6]。

5 诊断要点

5.1 临床诊断

根据发病急、死亡快、病变主要集中在小肠1/3处,其他器官无明显病变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5.2 鉴别诊断

5.2.1 鸡溃疡性肠炎。溃疡性肠炎的病原菌是肠道梭菌,其病变主要表现在肝、脾及肠道上,肝脏肿大,表面有大小不等的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灶,脾脏肿大且有淤血,打开腹腔几乎没有恶臭气味。而坏死性肠炎主要集中在小肠,肝、脾几乎没有病变。

5.2.2 鸡球虫病。鸡球虫病是由球虫引起,主要以肠黏膜严重出血为主要特征,镜检可见球虫卵囊。

5.3 实验室诊断

①无菌取病死鸡的肝、心组织及肠黏膜刮取物制成涂片,革兰氏染色和瑞氏染色,然后进行镜检,发现大量有荚膜、两端钝圆,往往单个、成对或长链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

②无菌取病死鸡肝、心组织及肠黏膜刮取物,划线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上,经37℃厌氧培养1 d后,若在平板上长出中央隆起圆盘状、透明的湿润菌落,并且菌落周围发生溶血,挑取单个菌落制成涂片,经革兰氏染色或瑞氏染色后进行镜检,可见有荚膜、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存在少量的芽孢,且菌体较小,瑞氏染色呈蓝色,且菌体较大,即可确诊。

6 防治措施

6.1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清扫鸡舍,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可选用百毒杀、强力消毒灵、碘伏2000等消毒药剂轮换进行喷雾消毒;对收售的粪便堆放到指定区域进行发酵处理;减少噪音对鸡群的影响,转群时尽量降低应激反应。饲料要放在通风干燥的饲料房内,给鸡群提供优质的饲料,严禁发霉变质的饲料及添加剂。另外,球虫病继发坏死性肠炎,以驱虫为主。饮水中定期添加林可霉素、土霉素等,在饲料中添加杆菌肽锌、氟苯尼考等进行预防。

6.2 治疗措施

6.2.1 个体治疗。确诊发病后,迅速隔离病鸡,每只鸡服用青霉素2 000 U,2次/d,连用3~5 d;也可使用杆菌肽,200 U/只,1次/d,连用3~5 d;或胸部肌肉注射林可霉素,0.5 mL/只,1次/d,连用2 d。

6.2.2 鸡群治疗。对患病鸡群可使用复方新霉素,2次/d,连用3~5 d;也可使用庆大霉素,1 kg体质量使用2万单位/次拌料,2次/d,连用3~5 d。

6.2.3 中草药治疗。治疗鸡坏死性肠炎可选用清热解毒、调理脾胃、涩肠止痢等功效的组方。例如,白头翁、板蓝根各100 g,黄芩、苦参、穿心莲各60 g,大黄、连翘、车前子各50 g,混合研磨拌入50 kg饲料,连喂7 d。

经过以上综合防治措施,鸡群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采食逐渐恢复正常。

7 结语

应注意加强预防和饲养管理,提供优质饲料,及时做好免疫接种及各种疾病的预防工作,给鸡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猜你喜欢
坏死性革兰氏肠炎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草莓微生物污染分析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霉菌鉴定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观察
常见头孢类抗生素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