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改善建议

2018-02-11 01:31李嘉琦马丽枝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师幼交流科学

◆李嘉琦 马丽枝

(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在幼儿成长的启蒙阶段,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使之成为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启蒙教育,要关注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探究活动,并引领幼儿生成科学素养,为幼儿一生的科学知识的学习奠基。然而,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之中,突显出教师与幼儿互动方面的不足,缺乏师幼之间有效和谐的互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效果,不利于幼儿科学素养的生成和培育。为此,要探索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提出改善和优化建议。

一、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与师幼互动概述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幼儿科学教育探究环境、材料和机会的条件下,要充分给予幼儿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引领幼儿进入到科学教育活动情境之中,进行信息的获取、问题的发现和探究,从而在主动性探究和亲历的探究中,获取与周边世界相关的知识经验。它可以分为正规性的科学教育活动、非正规的科学教育活动、预设区域偶发性的科学教育活动,通常来说,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主要是特指正规性的科学活动。

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主要是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的生活和学习环节中的行为,它是以师幼主动性接触为基础和前提下的双向、交互性的人际关系交流和沟通,表现为交流发起与互动反馈的循环状态。

二、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1.师幼互动的气氛紧张而缺乏生动性

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通常是依循预先拟定的活动计划进行实施,对于幼儿的内心情感需求较少关注,并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控制幼儿的注意力意识极为强烈,有过多的催促和追问环节,对于幼儿在寻求帮助、告状等方面的表白较为忽略,通常是采用漠视、呵斥、制止的方式回复,而没有考虑到幼儿内心的情感需求,导致幼儿出现内心的紧张与不安情绪,使师幼互动的氛围极为紧张,不利于师幼之间情感的交流和互通。

2.师幼互动的结构出现不平衡的状态

在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师幼互动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和交流,而成为了以教师为高度控制和幼儿对教师的高度依赖的互动,这就显现出师幼之间在地位上的不平等性,在活动之中教师的言语比率明显大于幼儿的言语比率,并且幼儿的主动性言语也较少,这就使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存在师幼之间的倾斜式互动,使幼儿对科学自主探究的时间减少,加深了师幼之间的隔阂,难以深入进行师幼交流和互动。例如,在科学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教师通常会进入到包办替代的误区,为了尽快让幼儿进入到科学教育实践的规则之中,完成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教师并没有真正实现与幼儿的对话和互动,而是主动替代幼儿进行材料的收集、玩具的制作等,使幼儿在这些科学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互动性削弱,产生过分依赖教师的惰性心理,不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3.师幼互动的模式单一、开放性不足

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之中,师幼互动的模式相对单一,提问互动大多是封闭式的问题,缺少启发性、新颖性和开放性,无法使幼儿进入到深层的思考之中,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奇妙的磁铁》科学教育实践活动之中,教师大多是让幼儿进行相关的操作,让幼儿移动玻璃板下的磁铁,看到玻璃板上的钥匙会跟随磁铁而移动,尽管幼儿进入到这个科学教育实践活动之中,然而教师却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或固态思维的障碍,而没有提出更多的开放性的问题,引领幼儿进行思维的发散,如轻薄的纸片是否也会受到磁铁的吸引而移动?塑料会不会跟随磁铁的移动而移动呢,如果不能移动,要想什么办法加以改变而使其达到跟随磁铁移动的效果呢?

4.师幼互动的效果单调负向化

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之中,师幼之间的交流大多是围绕于知识的教学,而缺少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能力互动,这就会幼儿的科学情感生成产生了隐形的消极影响,产生师幼互动的负向效果,不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知识、情感和能力三维能力。

三、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改善建议思考

1.营造和创设自由宽松的师幼情感交流氛围

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之中,要积极营造和创设自由宽松的师幼情感交流氛围和人际环境,从而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

(1)基于积极情感下的融洽的师幼关系建构。教师要调整自身的教育理念和行为,给予幼儿以积极的情感支持,要注重从情感的角度观察和对待幼儿,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要学会倾听幼儿的内心想法,不可漠视、呵斥幼儿,而应当关注幼儿在科学探究中的情感体验,以尊重、耐心和充满爱心的态度对待幼儿在探究中的感受,从而较好地建构融洽的师幼关系,增强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2)增强师幼教育的敏感度。在指导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对于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回应,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应对幼儿“出乎意料”的反应,要具有教育敏感度,能够快速、准确、恰当地做出反应,提升自身的教育经验和反思水平,增强师幼互动的情感交流。

(3)鼓励幼儿自主表达和管理。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设计小组讨论和交流环节,让幼儿在自主操作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小组同伴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并注重锻炼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可以通过让幼儿分发科学探究材料、组织幼儿讨论、记录小组同伴的探究观点等,增强幼儿的自主表达和管理能力。

2.树立正确的角色观念,实现平等合作的师幼互动和对话

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角色应当转变,使教师脱离权威者、掌控者的角色、幼儿脱离被动的角色,将非对称性的师幼互动倾斜状态转变为角色互动全新定位下的师幼平等对话关系。

要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建构师幼互动的科学教育活动关系,在科学探究材料的预先准备前提下,以教师为引导、幼儿为主体,进行平等对话的师幼互动,并且还要注意实现幼儿自主经验建构的多维互动,较好地帮助幼儿完成科学经验的意义建构。

3.科学合理地进行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组织

在全新的师幼角色定位之下,要进行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科学合理的组织,具体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1)手脑并用,促进幼儿主体性参与。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之中,要通过幼儿积极主动的科学探究实践操作,解放幼儿的大脑,充分刺激幼儿的感官,让幼儿自主思考并解决科学探究中的问题,从而在手脑并用之下,充分提升幼儿科学探究的主体性。如:日常可见的汽车排气管会有“长长的白色的尾巴”,而动物的尾巴却没有这个功能呢?蜗牛可以将树叶作为粮食,而我们人类却为什么不行呢?

(2)把握契机,合理预设和生成。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之中,教师要注重把握教育契机,要充分发挥教育智慧,有效地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应当要做好教学预设,包括教学活动目标、内容、形式及材料等,要在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幼儿“出乎意料”的想法和行为,利用教育时机实现幼儿的知识生成。可以开展《光与影》的幼儿科学探究活动,让幼儿在装满吊灯的活动室之中,利用吊灯投射形成的不同影子,进行思考和探究。

4.加强师幼互动中的教师反馈和支持

(1)加强师幼互动中的信息反馈。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之中,教师要让幼儿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探究思路,并适当地给予支持或提出质疑,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在科学探究中的主动性思考,增加师幼互动中的反馈回路。同时,教师还要注重采用适当的回馈策略,要注重信息回馈的情感性,在情感获得共鸣的条件下,增大幼儿探究科学的开放性氛围,产生更好的师幼互动效果。还要注重信息回馈的鼓励性,要用激励、唤醒、鼓励的回馈策略和方法,使幼儿产生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另外,还要注重信息回馈的支持性,要认真倾听幼儿的想法,并注重选用支持性的回馈言语,如“嗯,还有别的想法吗?”“这也是一种可能”等,以保护和支持幼儿积极探究科学知识的勇气,更好地促进师幼互动的开放性和有效性。

(2)拓展幼儿的信息理解层次。在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探究活动的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额外的信息,帮助幼儿澄清科学概念,拓展幼儿对于科学探究活动的理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师幼互动是极为重要的方面,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树立正确的师幼互动角色意识和观念,增强师幼互动中的情感交流和反馈,创设积极、良好的师幼互动氛围和环境,较好地提升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师幼效果。

参考文献:

[1]甘甜.结构游戏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31) :9-10.

[2]孔露,韩珊.体验:幼儿科学教育教学的呼唤[J].现代教育论丛,2014,(03) :88-93.

[3]李槐青.对幼儿科学教育资源的再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08) :44-46.

[4]李槐青.论幼儿科学教育儿童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04) :37-39+85.

[5]高芹,寸颖.幼儿科学教育的智慧取向[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06) :81-84.

[6]刘晓晔,祝军.从各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纲要看幼儿科学教育走向[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06) :78-81+100.

[7]许琼华.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3.

[8]袁爱玲.中美幼儿科学教育课程的差异性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1,(01) :38-40.

猜你喜欢
师幼交流科学
如此交流,太暖!
关注幼儿日常生活 开展师幼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师幼互动那些事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