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常见故障及排除

2018-02-11 08:34
现代农机 2018年6期
关键词:单向阀脱粒油泵

联合收割机在作业中,常因发生故障,作业进度和作业收入受到影响;因此,当机组出现故障时,必须及时查找原因予以排除。

1 拨禾轮带草

这表明拨禾轮调整不当,割下的作物不能倒向割台。其原因有:拨禾轮位置太低;拨禾轮弹齿向后倾斜角度太大;拨禾轮位置太靠后;拨禾轮转速不够。应适当升高、前移拨禾轮,使拨禾轮压板(或弹齿轴)打在割下作物重心高度的2/3位置;调整拨禾轮弹齿的倾角;适当提高拨禾轮转速,使它与机组前进速度相适应。

2 拨禾轮打落籽粒太多

这表明拨禾轮调整不当,打击穗头。其原因有:拨禾轮位置太高,打击穗头;拨禾轮位置太靠前,打击次数过多;拨禾轮转速过高。应降低或后移拨禾轮;降低拨禾轮的转速。

3 拨禾轮中央管轴弯曲

这主要是拨禾轮拉筋未及时调整或调整不当所致。作业中应多观察拨禾轮的运转情况与拉筋的紧度,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

4 作物向前冲倒

这表明拨禾不当,作物倒向田块。其原因有:机组前进速度过快;拨禾轮调整不当或转速过低;切割器间隙过大或壅土;切割速度过低。应适当降低机组前进速度;向下或向后调整拨禾轮位置;提高拨禾轮转速;清理切割器并调整其间隙;调整传动带紧度以保证切割速度。

5 割不断秸秆

这表明动刀片运动受阻。其原因有:割茬太低,切割器啃土,割刀被畦埂内的石块、铁丝、木棍等硬物卡住;传动带打滑。应先切断割台动力,用手来回拉动刀杆,取出刀片间的硬物。如硬物已损坏刀片、间隙撑大,还应按要求修复或更换损坏的刀片,调整好定、动刀片间隙。作业中适当提高割茬。

6 割刀堵塞

原因有:割刀动刀片与定刀片位置不对中;刀片磨钝;刀片铆钉松动、断裂;刀片或护刃器损坏;割刀间隙过大;割台变形;割刀遇到石块、木棍等障碍物;田间杂草过多,割茬过低。应立即停机熄火,清除障碍物,正确调整刀片间隙,调整割刀在两端的极限位置,使动、定刀片对中;及时更换磨钝或损坏的刀片和护刃器;紧固或更换铆钉;修整割台;适当提高割茬,降低机组前进速度。

7 作物在割台前部堆积

其原因有:拨禾轮离割台搅龙太远;搅龙伸缩扒齿伸出位置不当;作物矮而稀,切割后割台搅龙抓不住。应后移拨禾轮,调整伸缩扒齿,使其向前上方多伸出一些距离;收获稀矮作物时,加大机组前进速度。

8 割台搅龙堵塞

这表明输送搅龙不能及时输送。其原因有:搅龙与割台底板间隙太小;机组前进速度过快,喂入量过大,割下的作物来不及输送;拨禾轮位置太高或太靠前,不能很好地将作物拨送到输送搅龙处;拨禾轮转速过低;搅龙叶片磨光,推运打滑;割台搅龙浮动装置不灵活,当喂入量不均时,不能自动调整搅龙叶片与割台底板之间的间隙;倾斜输送器跑偏;作物含青草过多。

应根据作物长势,调整搅龙叶片、伸缩扒齿与割台底板之间的间隙;下调和后调拨禾轮位置,适当降低拨禾轮转速;降低机组前进速度或减小割幅;在磨光的搅龙叶片上锉出齿状,增大抓取作物的能力;调整搅龙浮动装置弹簧预紧力,检查清理浮动滑块,并注油润滑;调整倾斜输送器上的链条紧度。

9 脱粒滚筒堵塞

其原因有:滚筒转速过低;喂入量过大;脱粒间隙过小;作物过于潮湿;喂入作物不均、堆积;逐稿器上方的挡帘位置太低。应停机熄火后清除堵塞物,调高滚筒转速;降低机组前进速度或减小割幅,适当提高割茬;增大脱粒间隙;调整割台搅龙间隙及拨禾轮位置,使喂入均匀;降低逐稿器挡帘位置;对于潮湿作物,应延期收获。

10 脱粒不净

其原因有:脱粒滚筒转速过低,脱粒间隙过大;茎秆潮湿,杂草多;喂入量过大或喂入不均;切割器部件调整不当,使割台出现较多堆积作物;纹杆磨损或凹板变形。应适当调小脱粒间隙,提高滚筒转速;降低机组前进速度,减小喂入量;降低拨禾轮位置,以利于堆积物输入割台输送搅龙下;更换或修复纹杆和凹板;收获成熟度高、干燥、易脱的作物时,应降低滚筒转速,增大凹板间隙,反之提高转速并调大间隙。

11 籽粒破碎太多

其原因有:脱粒间隙过小(这时可在风扇吹出的杂余中看到有较多的颖壳);滚筒纹杆弯曲或纹杆数目过多;凹板上残存的颖壳、碎茎秆等杂物过多,籽粒不能立即离开滚筒;籽粒进入杂余推运器过多;割台搅龙与底板间隙过小 (这时可在割台上看到破碎的谷粒);系统转速过高,对作物谷粒的摩擦、打击、揉搓作用增强;作物湿度大、杂草多;新机各部位有毛刺、棱角;受作物品种的影响。

应增大脱粒间隙;校正纹杆或适当减少纹杆数目;清除凹板上残存的颖壳、碎茎秆等杂物;调整风向、风量及筛片开度,不让籽粒进入杂余搅龙;增大割台间隙;适当降低系统转速;根据作物品种,选择最佳收割时期,一般应选择在作物的完熟期收割,这时籽粒破碎率最低,产量最高;对于易碎籽的作物如籼稻等,可选用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收割。

12 脱粒不净且碎籽多

其原因有:凹板变形使两端间隙不均;脱粒间隙过大且滚筒转速过高;脱粒间隙过小且滚筒转速过低。应修理凹板,调整其两端间隙,使其保持一致;适当调整脱粒间隙和滚筒转速,使之达到最佳匹配。

13 滚筒运转不平稳且有异响

其原因有:滚筒内有堆积物;滚筒不平衡或螺栓松动、脱落;轴承损坏,滚筒轴向窜动。应清除堆积物;拧紧螺栓,更换纹杆或齿杆;重新调整滚筒平衡;更换轴承,紧固轴承锁套。

14 排出的茎秆中夹带籽粒多

其原因有:逐稿器键簧堵塞;逐稿器曲轴转速过低;作物潮湿、杂草过多;喂入量过大;挡草帘损坏或丢失。应清除堵塞物;提高逐稿器转速,提高传动带紧度;减少喂入量,提高滚筒转速;降低机组前进速度;修复或更换挡草帘。

15 排出的颖壳中夹带籽粒太多

其原因有:筛片开度小;尾筛位置过低;风量太大,籽粒被吹出;喂入量过大;杂余滑板后部的挡板位置太低;滚筒转速太高,茎秆太碎;风向不合适。应增大筛片开度,升高尾筛,减小风量;适当调高挡板,降低滚筒转速或增大脱粒间隙;调整导风板,改变风向。

16 粮仓中穗头过多

其原因有:上下筛片开度过大或倾角不当;风量太小。应将上下筛片及倾角调整合适,并将下筛前端降低或后端抬高;加大风量。

17 粮仓中杂质过多

其原因有:上筛前端开度过大;风量太小或风向不合适。应减小上筛前端开度,加大风量或调整导风板。

18 杂余中含大量籽粒

其原因有:上下筛开度过小,风量过大。应调大上下筛开度,减小风量。

19 升运器堵塞

其原因有:刮板链条过松;传动带打滑,升运器转速不够;作物过湿。应停机排除故障,并调整链条;张紧传动带,保持机器正常转速;延期收割。

20 复脱器堵塞

其原因有:安全离合器预紧力不够;传动带打滑;进入复脱器内的杂余过多。应停止脱粒,排除堵塞,张紧传动带,加大安全离合器预紧力;减小尾筛开度,加大风量。

21 所有油缸都不能工作

其原因有:油箱油量不足;油泵磨损或装反,内漏严重;滤清器堵塞;安全阀密封不严或调整不当。应加足液压油;检查、修复或更换油泵;清洗滤清器;调整安全阀。

22 割台或拨禾轮升降迟缓

这表明油压不足,系统有内漏或外漏。其原因有:油路中有空气;滤清器堵塞;安全阀工作压力过低或密封胶圈损坏;分配阀调整不当,或阀芯与阀体间的油道未对正,产生节流作用;油泵传动带过松打滑;油泵或分配阀磨损,间隙过大,或密封圈损坏,产生内漏,压力过低或溢流阀阀芯卡滞;液压油缸中的密封件损坏,柱塞卡死在下降位置;输油管弯折或挤压变形,油流不畅;油温过高,黏度下降。

应拧紧油泵进油管接头,更换硬化、变形的齿轮泵自紧油封,排除油路中空气;清洗滤清器;调整安全阀弹簧压力或更换密封胶圈;张紧传动带;清洗、修复或更换油泵和溢流阀。

23 割台或拨禾轮升降不平稳

其原因有:分配阀阀芯与阀体间隙过大;油路中有空气。应松开油缸接头排除空气;更换分配阀。

24 割台或拨禾轮自动下降

其原因有:分配阀磨损漏油或轴向位置不对;单向阀密封不严。应修复或更换分配阀;研磨单向阀密封锥面,更换密封胶圈。

25 油箱内有大量气泡

其原因有:油箱中进入空气或油中有水。应拧紧吸油管,修复油泵密封件或更换油封;清洗油箱及油路后更换新液压油。

26 拨禾轮不能无级变速

其原因是:拨禾轮无级变速器上的从动带轮上的弹簧紧度不足,传动胶带松动。应正确调整弹簧的预紧力。

27 行走无级变速器行程受限

其原因有:中间胶带盘套筒卡滞;无级变速器偏斜;行程挡块调整不当。应清除卡滞现象;调整行程挡块和无级变速器,使之不与部件相碰。

28 割台不能下降

这表明油缸内油液不能进入油箱。其原因有:分配阀阀芯回油孔堵塞;单向阀卡滞变形,不能打开。应疏通回油孔及单向阀孔眼,必要时更换单向阀。

29 割台沉降过快

其原因有:单向阀变形,阀口自锁失灵;液控顶杆变形,顶杆过长,致使单向阀不能闭合;油缸密封圈损坏,柱塞磨损。应更换单向阀,磨短液控顶杆;修配柱塞,更换密封圈。

30 液压油泵长期过热

其原因有:拆装液压油泵时没有按规定的间隙与扭矩进行装配;操作频繁,油泵长期加载;安全阀压力过高,引起油泵负荷过大;液压油脏污,加重油泵配合件的摩擦生热。应正确拆装油泵;调整安全阀开启压力;正确操作;按规定加注清洁的液压油。

猜你喜欢
单向阀脱粒油泵
双增压单向阀颤振特性分析及防颤策略
试论潜油电泵的启动运行
基于人工击打脱粒原理的食葵脱粒装置设计与试验
50MW汽轮机一次调速油压低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汽轮机主油泵损毁事故分析及解决办法
脱粒分离装置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柔性差速带式单株大豆脱粒装置设计与试验
一种改进后空调器单向阀的节能技术分析
多滚筒脱粒分离装置脱粒参数试验与分析
油泵在自动变速器降功耗提效率上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