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会记住我

2018-02-12 02:01王建
做人与处世 2018年24期
关键词:登顶登山高峰

王建

攀登高海拔山峰从来都是伴随着生命危险的挑战,但总有人知难而上。比如罗静,这位70后女性,一次次向顶峰发起冲击,终于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壮举。2018年9月29日8时30分,她成功登顶海拔8072米的希夏邦马峰,由此成为首位登顶世界14座8000米级高峰的中国女性。一时间媒体蜂拥而至,罗静却拒绝博眼球的宣传,拒绝了“登山家”的称号,她说:“我不在乎有多少人知道我,但山会记住我,我认为这才是生命的意义。”

在此之前,罗静已经是中国登山圈中的名人。从2011年她首次挑战8000米高峰,登顶马纳斯鲁峰之后,她先后成为了登顶乔戈里峰、南伽帕尔峰的华人女性,以及第一位登顶马卡鲁峰、干城章嘉峰等高峰的中国女性。去年7月,罗静登上了海拔8047米的布洛阿特峰,征服了14座8000米高峰中的13座,已经创造了中国女性登山的历史,她也由此得到一个绰号:罗十三娘。

对于罗静来说,8000米“大满贯”就是自己登山生涯中的最大目标,但这个目标实现得并不容易。今年上半年,她就曾尝试攀登希夏邦马峰,但却因天气原因不得不在距离顶峰只有80米的地方放弃。而这一次,在进山之后她又遇到牙龈发炎,不得不下山接受治疗。好在这些插曲最終都没影响到她的登顶之路。

罗静的登山之路,是从2008年开始的,登山之初,她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冲击到如此高度。那时,对于深受生活打击的她来说,登山只是一个让自己重新找回生活勇气的办法。

2006年,罗静的生活遭遇重大变故,丈夫突然离开她和1岁的儿子。200多万元的巨额债务、凶险的追债者和难缠的官司,一下子成了她这个“弱女子”眼前的难题。她卖了自己在北京的一套房产,四处求情“阅尽人间险恶”,两年多后,官司才告一段落,而此时,她选择了用登山来振作精神。

此前,身为IT白领的罗静,平时就热爱运动和户外活动,走上登山之路也正好契合了她自己的爱好。2008年,她第一次登顶海拔5000+的高峰,也因此萌生了冲击更高海拔的“野心”,为了登山梦想,她从此一路不回头。

登山不是一个低消费的运动,高海拔攀登尤其如此,例如攀登一次珠峰一般就要花费25万元到40万元。为了登山,罗静不仅花掉了准备买车的钱,房子也被卖掉。当年卖掉房子还债,她用余款付了两套小房子的首付,后来,登山的费用不少来自卖掉的那套小房子。

生活中的罗静生活简朴,并不追求奢侈品消费,而是把大部分资金都投入了登山上,对于她来说,这些开销很值得。罗静希望自己的生活态度,能成为儿子以及更多女性的榜样,正如她在第一次出征前所说:“我是一名单亲妈妈,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影响到身边的女性尤其是妈妈们,放开观念,你能做更多的事情。”

在登山者光辉成绩的背后,总是有和死亡擦肩而过的惊险,罗静也不例外。2015年,挑战安娜普尔纳峰期间,罗静被雪崩流雪压在帐篷内,被同伴挖出,随后回到大本营后又遭遇尼泊尔大地震。后来,挑战布洛阿特峰期间,她又遭遇雪崩,生死时刻她被伙伴救出,差一点就葬身雪海。2017年,第三次冲击布洛阿特峰,她又差点坠崖,与死神擦肩而过……除了自己曾多次历险外,她也经历过和同伴的生离死别。2013年,她冲击城章嘉峰,就有5名同伴没能活着回来。事后,她和另一位登山者抱头痛哭。挑战高山,意味着随时面临被夺走生命的厄运。

面对死亡,恐惧不可能完全避免,但罗静选择了直面恐惧,用完备的准备工作和谨慎的攀登来尽可能减少危险,她说:“登顶永远不是最终的目的,开拓自身的可能性才是真正令人兴奋的。人活着应该有梦想,应该有一件事情值得你全力以赴。我登过的每一座山,也许别人不会记得,但那些顶峰,它一定会记得曾经有一个中国女人来过。”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登顶登山高峰
尼泊尔向导26次登顶珠峰
病毒病将迎“小高峰”全方位布控巧应对
登山有几人
登顶
石庆云
登顶乞力马扎罗
吴燕 福建女子登顶珠峰第一人
多用登山杖
雨天早高峰,自在从容时。
“我将不断进取,向艺术的高峰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