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

2018-02-13 03:31石俊华马晨霞来蕾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片状肉芽肿乳腺炎

石俊华,马晨霞,来蕾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属于慢性乳腺疾病,局限于乳腺小叶的非干酪性肉芽肿性炎症是其主要病理特征。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是一种少见的良性乳腺疾病,但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都与乳腺癌极为相似[1],容易引发误诊,导致选择不适宜的治疗方法。临床多采取手术、穿刺等方法进行诊断,但存在一定创伤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乳腺疾病的常用诊断方法,在诊断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方面具有一定价值,但针对超声图像特征的研究较少[2]。因此,本研究对经病理证实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有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 6月至2017年6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于穿刺前或手术前5 d内行超声检查。5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55岁,平均(43.63±8.65)岁;手术切除17例,粗针穿刺35例。

1.2 方法

1.2.1 超声图像评估 采用 GE Logiq E10和百胜MYLAB class C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检查,探头频率为10~15 MHz。由两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超声科医师共同评估超声图像,详细记录病灶形态、大小、边界、有无钙化、有无窦道、有无液性无回声区以及后方回声特征等情况,采用A lder血流分级进行血流分级评估。

1.2.2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超声分型参照文献[3]将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分为片状回声型:局限在一个象限内的连续且边界不清的片状回声或混合回声;结节(或)肿块型:伴有或不伴有液体无回声区,形态不规则及不均匀、边界不清的低回声或混合回声结节或肿块;弥散型:小叶内散在大片状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区,无明显边界,常跨越多个象限,病变区域回声明显低于正常腺体组织且无正常腺体,见封四彩图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分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超声征象和不同分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超声诊断情况。

2 结果

2.1 不同分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超声征象 片状回声型(18例):片状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区,其中形态不规则15例(83.33%),混合回声 12例(66.67%),边界不清晰13例(72.22%),窦道4例(22.22%),液性无回声区11例(61.11%),后方回 声增强 18例(100.00%),血液III级5例(27.78%);结节(或)肿块型(8例):低回声或混合回声肿块,其中形态不规则 5例(62.50%)、低回声6例(75.00%)、边界不清晰3例(37.50%)、窦道1例(12.50%)、液性无回声区2例(25.00%)、后方回声增强7例(87.50%)、后方回声衰减1例(12.50%)、血液III级4例(50.00%);弥散型(26例):大片状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区,其中形态不规则25例(96.15%),混合回声22例(84.62%),边界不清晰22例(84.62%),窦道21例(80.77%),液性无回声区25例(96.15%),后方回声增强26例(100.00%),血液III级11例(42.31%)。

2.2 不同分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超声诊断情况 52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中,误诊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4.62%。片状回声型误诊2例,(腺癌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8.89%;结节(或)肿块型误诊5例(乳腺癌1例、乳腺纤维瘤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增生结节1例、皮脂腺囊肿 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37.50%;弥散型误诊1例,为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15%。

3 讨论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多发于育龄期妇女,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瘘管形成、淋巴结增大、红斑、疼痛和发热等临床症状。尽管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发病率在良性乳腺疾病中并不高,但由于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乳腺癌极为相似,容易增加误诊的概率[4]。因此,提高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断率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病理改变以乳腺小叶为中心,呈多灶性分布,最常见的超声表现为不规则低回声区,且彼此以窦道相通。本研究观察了不同超声分型下的病灶超声征象,发现不同超声分型的病灶均表现为低回声或混合型回声区,与林铭新等[5]研究结果相似。祁晓莉等[6]认为由于病变范围和程度的不同,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超声特征也存在差异。片状回声型、结节(或)肿块型、弥散型是不同时期疾病的表现,三者之间可相互转化。结节(或)肿块型为疾病初期病变,超声表现为低回声或混合回声肿块,本研究中结节(或)肿块型诊断符合率仅为37.50%,误诊的疾病包括乳腺癌、乳腺纤维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增生结节和皮脂腺囊肿等多种类型疾病。可见,超声在结节(或)肿块型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有限,建议联合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片状回声型和弥散型诊断符合率较高,分别为88.89%和96.15%。18例片状回声型患者中仅有2例发生误诊,包括1例乳腺癌和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弥散型中也有 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误诊。分析原因,浆细胞性乳腺炎病灶也表现为大片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区,且可见窦道形成,仅从超声征象难以区分二者,建议采取穿刺病理检查[7]。

除乳腺癌、浆细胞性乳腺炎等常见的误诊疾病外,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还需与结节病、囊肿破裂、外伤脂肪坏死以及异物性肉芽肿性炎等疾病相鉴别。这就要求超声科医师不仅需要仔细分析超声图像特点,还应加强此类疾病知识的学习,并有效结合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等新技术,进而提高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诊断符合率。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方面具有一定价值,诊断符合率与超声分型有关。超声科医师应仔细分析超声图像,加强此类疾病的知识学习,视情况联合组织病理检查进行诊断。

猜你喜欢
片状肉芽肿乳腺炎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片状变燃速发射药燃烧性能的数值计算
片状电阻器开短路失效模式浅析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有机物凝胶—助熔剂法制备片状钡铁氧体
早期多发幼年黄色肉芽肿1例
吲哚美辛在儿童颅骨嗜酸性肉芽肿中的应用
5100 阳性不典型幼年性黄色肉芽肿一例随访观察并文献复习
分枝杆菌感染肉芽肿体外模型的建立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