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8年宾阳县“双高”糖料蔗建设项目评估研究

2018-02-13 12:34陆成元
乡村科技 2018年34期
关键词:宾阳县糖料双高

陆成元

(宾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 宾阳 530400)

1 宾阳县“双高”糖料蔗建设项目情况概述

2014—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双高”基地建设总任务9 653 hm2,其中2014年为520.0 hm2,2015年为766.7 hm2,2016年为2 000 hm2,2017年为2 333.3 hm2,2018年为4 033.0 hm2。2014—2018年,宾阳县落实完成了“双高”基地建设任务9 966.7 hm2,占目标任务的103.2%,其中2014—2017年土地整治、良种良法、农机化建设任务已完成;2014—2017年水利化建设任务分别完成100%、90.31%、83.70%和37.50%;2018年落实面积4 346.7 hm2,占目标任务的107.80%,良种良法通过验收,土地整治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评审工作,动工建设面积为3 000 hm2,动工率74.40%;已完工面积1 866.70 hm2,完成年度任务的46.28%;水利化建设实施完成4.50%,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完成率较低。

2 “双高”糖料蔗建设项目建设过程评估

2.1 项目前期工作评估

项目申报由项目实施主体填写申报书申报,并经当地乡镇政府审核、县双高办组织国土、水利、农业实地复核,列入项双高项目库,最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勘测设计,完成项目批复,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整个程序合法高效。同时,采用了水利化与土地整治建设“同步审核、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的三同模式,项目规划设计与道路、管路、灌溉方式等设计充分尊重经营主体意愿[1]。

2.2“双高”基地建设评估

宾阳县“双高”项目土地整治及水利化勘测设计由有资质的专业设计公司负责设计,工程概算编制、材料价格参考市场信息价、定额、费率,并组织专家统一评审;施工控制价经县财政评审部门审核,投资结构符合批复要求,同时制定了《宾阳县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土地整治项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项目建设完工后,双高办委托有资质单位对各个项目基地完成数量、质量进行工程复核,管路工程进行压水实验,确保工程能正常运行,已完工项目都能够按设计批复实施[2]。

2.3“双高”基地生产运行评估

宾阳县已落实的“双高”基地共232处,其中合作社经营管理140处、专业农业公司经营管理50处、制糖企业直接管理3处、散户种植39处。从已完成的工程设备运行调查反馈看,农业公司及糖业企业经营片区管理到位,水利设备使用率高,整个甘蔗生长周期内,灌溉总天数为30~48 d,占甘蔗生长周期的32%;散户经营的片区部分基地至今未使用,其中没有统一管理是主要原因。

2.4“双高”基地管理水平评估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农业公司或糖企经营基地有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人员经过培训,能够进行高效管理,对甘蔗生产过程进行跟踪分析,设备维护好,使用率高,能够实现水肥一体化,效益产值提升明显,这类企业占宾阳县“双高”基地总数的22.84%;合作社经营或种植大户基地,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生产经营经过成员大会讨论,安排专人对设施进行管理,基本保障了设施正常生产运行,但由于合作社成员行为约束缺乏有效处罚措施,导致部分合作社出现成员不遵守规章、管理无力以及工程建设后无法分地块的问题,为后续运行管理埋下隐患;散户经营基地管理制度较为简单,管理工作比较随意,无固定人员负责,设施维护经费无法落实,设备使用率低。

3 “双高”糖料蔗建设项目效益评估

3.1 技术类指标评价

宾阳县“双高”基地通过平整土地、控制坡度、清除石牙、建设田间生产道路和排水设施,使生产工效得到了较大提高,生产管理与技术标准更加统一,经营管理更为高效,生产效率得到大大提升。宾阳县“双高”基地采用滴管、微喷灌和喷灌等方式,比传统灌溉方式省水30%~50%,年节水150 m3/667 m2,有效地解决了种植过程中干旱问题,并且做到了水肥一体化,降低了糖料蔗种植成本。

宾阳县“双高”基地良种种植率达100%,全县优良品种布局做到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基地从种到收,全程采取机械深耕、机械种植、机械覆土、机械盖膜、机械中耕施肥、机械喷淋灌与机械防治病虫害,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3.2 经济指标评估

据农业局数据统计,2017—2018年榨季“双高”基地糖料蔗平均产量7.2 t/667 m2,比全县原料蔗平均产量5.7 t/667 m2增产1.5 t/667 m2;“双高”基地糖料蔗平均含糖量约14.5%,比全县原料蔗平均含糖量13.6%提高了0.9%。总之,建设“双高”基地对宾阳县糖料蔗单位面积和糖分提升都有显著作用。

3.3 投资效益评估

“双高”基地建设使经营规模化、机械化、水利化和良种化得到加强,生产成本下降,667 m2人工成本下降至300~400元,平均产量增加1.5 t/667 m2,667 m2增产值795元,两项合计增收1 100多元;同时,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30%~50%,生产成本投资减少,种蔗经济收入增加,投资效益提高明显。

4 项目影响评估

4.1 项目经济影响评估

2017年,宾阳县糖料蔗种植面积1.57万hm2,其中“双高”基地面积为5 620 hm2,占全县糖料蔗种植比例的35.87%;2017—2018年榨季全县“双高”基地原料蔗总产量为60.70万t,增产12.65万t,总产值约3.21亿元,产值增加0.67亿元;2017—2018年榨季“双高”基地总计产蔗糖约8.8万t,增产蔗糖约0.11万t,对财政收入、企业收入以及农民收入影响较大。

4.2 项目社会影响评估

随着“双高”基地建成后新技术、新管理理念的引进,生产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对传统种植模式冲击较大。“双高”基地经营模式有公司模式、现代农场模式、合作社模式和“流转转包”模式等,在技术、资金、机械化、耕作、产量以及产值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相比小农散户模式,“双高”基地经营模式防灾、抗灾能力更强,土地集中经营模式也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土地流转后,农民有更多的职业选择,摆脱土地束缚,是一场深刻的农村社会变革[3]。

4.3 项目环境影响评估

“双高”基地建设,通过小块并大块、降低坡度及土壤改良等土地整治措施,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与水利设施完备,节水灌溉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水源利用最大化,并且纠正了农民种植滥用化肥、农药的不良习惯,减轻了环境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4]。

5 结语

2014—2018年,宾阳县“双高”糖料蔗建设项目落实完成“双高”基地建设任务9 967 hm2,比市下达目标任务提高了3.2%。,目前“双高”基地“四化”建设已初见成效,已建成的“双高”基地2017年平均产量7.2 t/667 m2,超过国家指标20%;蔗糖分平均达到14.5%,超过国家指标3.8%。项目建成后,“双高”基地“四化”建设综合效益将得到充分发挥,种植实现规模化,促进土地流转,农民获得了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解决了种植业劳力不足、人工成本逐年攀升等问题,降低了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经评估,到2020年,宾阳县糖料蔗“双高”基地建设任务和主要指标能够顺利完成。

猜你喜欢
宾阳县糖料双高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广西崇左大力推动糖料蔗产业集群发展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广西“双高”糖料蔗基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研究
宾阳县古树名木的抢救及复壮技术探讨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我县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糖料蔗 中国最大“糖罐子”
南宁市宾阳县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资助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