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捞鱼河湿地公园植物景观配置研究

2018-02-13 12:34胡亭亭潘曲波
乡村科技 2018年34期
关键词:季相乔木公园

胡亭亭 潘曲波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4)

湿地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湿地更是城市游憩场所及城市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营建湿地景观的首要要素,湿地植物对于整个湿地生态系统起着支撑和稳定作用。因此,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植物配置成为其关键,特别是植物种类的选择及景观层次的营造[1]。本文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对云南省昆明市捞鱼河湿地公园植物景观配置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以期为后续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提供参考。

1 湿地公园概况

昆明市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属于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是著名的“春城”[2]。滇池是云贵高原最大的湖泊,被誉为昆明的“母亲湖”和“高原明珠”。捞鱼河湿地公园地处滇池东岸,位于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大渔片区,占地面积53.33 hm2。公园内种植了大片的中山杉防护林及其他湿地植物,设置了一些慢行系统和科普展板,便于游客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了解湿地知识。该湿地公园是最具代表性的环境保护型自然生态湿地公园。

2 植物种类分析

通过对捞鱼河湿地公园进行全面勘察,对捞鱼河湿地公园内的植物种类、生长势、分布位置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市捞鱼河湿地公园植物包括57科96属107种。裸子植物仅有3种(银杏、水杉、中山杉),孢子植物仅有1种(地钱),蕨类植物2种(凤尾蕨、笔管草),被子植物共计101种,包括双子叶植物79种,单子叶植物22种。另外,在湿地公园中物种分布最多的科(包含5个以上的种)是菊科Asteraceae(16个属18个种)、禾本科Gramineae(11个属12个种)、蔷薇科Rosaceae(7个属9个种)。

捞鱼河湿地公园植物分为乔木、灌木、草本3类生活型。其中,乔木类有23种(落叶13种,常绿10种),占总数的21.5%;灌木类21种,占总数的19.6%;草本51种,占总数的48.1%。另外,水生植物有6种,藤本有2种,竹类有2种,蕨类植物有2种。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在湿地公园中长势较好且大面积分布的优势种有芦苇、垂柳、中山杉、郁金香等,带来了很好的景观和视觉效果。

3 植物景观配置分析

湿地公园是一个开放的生态型主题公园,由于湿地公园不同规划区域的功能不同、特点不同、打造的景观效果不同,植物配置需要从层次上、色彩上进行考虑。选择种类丰富、季相分明且具有较强层次感的植物进行搭配,以乔木为骨干,草坪灌木为重点,根据地形、地貌等立地条件,来组合成多样变化的空间。

捞鱼河湿地公园是一个集净化河道水质、科普教育、休闲游憩等于一体的生态湿地公园。建设目标就是兼具娱乐休闲和达到应急避险功能,所以植物景观配置要考虑到场地的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性质进行设计。

3.1 陆地植物景观配置

陆地植物景观配置通常选择一些适应能力较强、季相变化丰富的植物种类,以常绿树种为基调,色叶植物进行点缀,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打造一个长期稳定的陆地生态植物群落。

根据现状调查发现,捞鱼河湿地公园主入口处的乔木选择了云南樱花、球花石楠、红枫、银杏、山玉兰、黄连木和蓝花楹等观赏性较强、季相丰富的树种,灌木选择了红花檵木、萼距花、海桐、龟甲冬青等常绿以及具有不同花期的灌木树种,草本选择了一年生或者多年生的草花成片栽植,如金边吊兰、黄冠菊、龙翅海棠、羽衣甘蓝等。虽然基本上满足了乔灌草的种植搭配模式,但是其群落景观配置杂乱,季相色彩不明显。在游客服务中心主景区处根据其功能选用了云南樱花、球花石楠、滇朴等乔木进行行列式栽植。在局部的景观节点,选用了云南樱花、黄冠菊、蓝花鼠尾草、南天竹等植物进行组团造景,虽然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但是在植物疏密配置上未考虑到植物的生长习性,导致部分植物长势较差。配置时需根据植物不同的生理特性以及所需的功能性、观赏性合理搭配植物景观。

3.2 水生植物景观配置

湿地公园是以水为主体的公园,不仅可以维持植物群落的稳定性,还可以增加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水生植物景观配置以自然式为主,选择不同的水生植物进行交错搭配,创造出接近自然生态环境的植物群落[3]。

捞鱼河湿地公园中的水生植物配置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①选用高大的中山杉和水杉进行树阵式种植;②选用挺水植物芦苇和再力花等片植或丛植于水边;③上层选用中山杉、垂柳自然式栽植,中层选用香蒲、再力花等沼生、挺水植物,下层选用睡莲、狐尾藻、黑藻等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整个配置模式无论是色彩体系还是景观丰富程度方面,层次感较弱,水生植物种类较为单一,季相变化较差,净化水质的功能也较弱。所以,水生植物景观配置应选择一些茎叶发达的水生植物,利用其根茎吸收水系污染物,改善水质。并增加水生植物的景观色系及植物种类,形成良好的湿地景观。

3.3 水岸植物景观配置

湿地公园的岸线植物主要是通过植物林冠线的变化、植物形体姿态以及丰富的景观色彩来组景和造景。通过利用植被的生长高度和数量上的差异,以及不同品种的组合搭配方式,形成点线面完美结合的水生植被群落景观。

在捞鱼河湿地公园中,水岸植被景观效果较差,虽然在其水岸边种植了垂柳、滇水金凤和其他水生植物,但其植物搭配模式较单一,缺乏中下层景观及色相植物的搭配,未营造出较为丰富的植被群落景观。通常选用耐水湿的植物,将不同的湿生草本和乔木相结合进行搭配,创造丰富且具有层次变化的水岸立面景观。

4 结语

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配置对整个湿地的生态系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构建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

猜你喜欢
季相乔木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 园林苗木
园林绿化中乔木栽植难点及养护
在公园里玩
探究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与养护管理
广元市南河湿地公园植物的韵律
九江植物季相效果应用研究
公园植物结构的季节配置研究
一见如故
兔兔主编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