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经济作物甜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8-02-13 12:34
乡村科技 2018年34期
关键词:滨海县烟粉夜蛾

吴 雄

(滨海县农业干部学校,江苏 滨海 224500)

笔者所在江苏省滨海县栽培的主要甜菊品种类为丰田3号、守田2号、守田3号、惠农1号、江甜1号和江甜2号。2018年,滨海县甜菊种植面积超过1 333 hm3。日本、韩国是滨海县甜菊糖甙的主要消费国[1-2]。

1 甜菊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及危害特点

根据系统观察和大面积调查,甜菊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发生程度因茬口布局、栽培方式及季节不同差异较大。

1.1 菌核病

菌核病是由真菌中的核盘菌引起的,是甜菊苗床期的重要病害,主要发生在苗床60~120 d。滨海县春季3月育苗大棚内气温可满足发病条件,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或棚内浇水,该病极易发生。

1.2 立枯病

立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也是甜菊苗床期的主要病害,一旦出现病害,将会导致大片幼苗死亡。另外,若光照不足或者补水不当,也极易造成病害发生。一旦甜菊苗新根萌发后,该病不再或极少发生。

1.3 斑枯病

斑枯病也是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为甜菊大田生长期的重要病害。斑枯病害发生严重时,甜菊产量和品质将会严重下降。另外,天气和栽培措施也会影响病害发生程度,每年7月前后,阴雨天气多、田间种植密度过高、通透性差或者使用过量重氮轻钾施肥都会加剧甜菊斑枯病害。

1.4 黑斑病

黑斑病是甜菊大田生长期极易发生的一种叶部真菌病害。黑斑病多发生于每年6—7月,这期间气温适宜、阴雨天气偏多,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1.5 枯萎病

该病常发生于上茬多年种植瓜类作物茬口田,属于系统侵染性真菌病害。滨海县每年7月上旬梅雨季节过后或遇到长期阴雨天气突然转晴时,该病暴发概率极高。

1.6 蚜虫

同翅目蚜科昆虫,能传播多种病毒。滨海县甜菊蚜虫主要是菜缢管蚜,该虫每年5—6月在甜菊上以成虫、若虫群集为害为主,吸取植株汁液,导致植株叶片卷曲皱缩、变黄,并分泌蜜露,造成植株生长异常。

1.7 烟粉虱

烟粉虱是同翅目粉虱科相似的一种多化性、多食性且病毒传播严重的昆虫。发生偏重的植株,烟粉虱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对光合作用效率产生影响。

1.8 盲蝽象

盲蝽象系半翅目盲蝽科唑吸式昆虫。滨海县甜菊大田期以绿盲蝽、中黑盲蝽为主,该病害通过昆虫吸取植株汁液,导致甜菊生长不良,出现“破头疯”“破叶疯”“多头苗”等症状,严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

1.9 甜菜夜蛾、斜纹夜蛾

该病害是滨海县偶发性的鳞翅目夜蛾科多食性害虫,危害时间集中在每年8—9月二茬甜菊上,受害植株幼嫩茎秆和生长点会出现枯死、多头苗、孔洞或缺刻症状,害虫3龄后进入暴食期,有时会吃光叶片,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1.10 地下害虫

滨海县甜菊地下害虫有小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小地老虎是鳞翅目夜蛾科害虫,第1代和第3代危害甜菊苗较重,秋季甜菊苗主要受胺蛴螬、蝼蛄为害,出现缺苗断垄现象。

2 甜菊病虫草害防治主要措施

2.1 农业防治

为了减轻病虫基数积累,杜绝重茬,可实施轮作换茬;健全水系,减少病菌传播扩散;确定合理密度,将甜菊种植密度控制为8 000~10 000株/667 m2,既激发了甜菊增产潜力,又避免密度过高提高发病概率;通过施用有机肥、增施钾肥和科学平衡施肥等方法,增强植株抗逆性;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大力推广人工捉虫,减轻危害损失[3-4]。

2.2 物理防治

滨海县主要采取挂黄板等措施解决蚜虫、烟粉虱等病虫害问题。

2.3 化学防治

2.3.1 菌核病、立枯病。在苗床初发病期适时用药,药剂可选用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大棚甜菊育苗采用15%腐霉利烟剂,按照0.345~0.450 g/m2用量防治效果也很好。

2.3.2 斑枯病、黑斑病。大田零星见病后,可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10%苯甲嘧菌酯乳油1 000倍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除害率可达90%。

2.3.3 枯萎病。生产上很少用化学农药防治。

2.3.4 蚜虫。可选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5 000倍或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2 000倍进行喷雾防治,除害率可达95%。

2.3.5 烟粉虱。可选用10%烯啶虫胺水剂1 000倍或15%哒螨灵乳油800倍进行防治,除害率可达80%;另外,种植过程中选用0.5%苦参碱水剂500倍、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2 000倍或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等药剂对烟粉虱进行防效,除害率可控制为70%~80%。

2.3.6 盲蝽象。选用5%丁烯氟虫腈乳油2 000倍或者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5 000倍,前者除害率可达90%,后者除害率约为70%。

2.3.7 甜菜夜蛾、斜纹夜蛾。低龄幼虫期,可选用3.2%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25%阿维茚虫威3 000倍液或高效氯氟氰菊酯1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除害率可达90%;幼虫进入3龄后,可选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 000倍或5%丁烯氟虫腈乳油2 000倍,除害率约为90%,若选用15%茚虫威悬浮剂3 000倍或10%虫螨腈乳油1 200倍,除害率可达95%。

2.3.8 杂草防除。可选用48%仲丁灵乳油0.225mL/m2或96%精甲丙异草胺0.090 mL/m2在定植前进行土壤封闭,对单子叶和部分双子叶杂草有较好防效效果,但对藜等部分阔叶杂草防效较差。

3 结语

随着甜叶菊栽培年限的延长,病虫害发生概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本文针对蚜虫、蝼蛄、盲蝽象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征提出了防治方法,希望能够提升甜叶菊存活率,为相关专业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滨海县烟粉夜蛾
江苏盐城滨海县建立“产改”责任清单销号制
烟盲蝽对茄子烟粉虱的防控效果研究*
烟粉虱MEAM1和MED成虫在辣椒上传播番茄褪绿病毒的特性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控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及防控措施
江苏省滨海县老年大学校歌
近10年我国烟粉虱发生为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江苏滨海县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