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运输应激综合征的研究

2018-02-13 18:29
畜禽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机体畜禽运输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0 引言

伴随着集约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禽长途运输变得日益普遍,运输应激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正日趋加剧,猪、牛、马、羊及鸡、鸭等均可发生,运输过程中的摩擦、驱赶、装卸、碰撞、饥渴、失血、脱水、疫苗注射、缺氧等应激因素都会严重影畜禽的健康状况、生产性能和肉品质。过度的运输应激会引起畜禽死亡,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

1 运输应激综合征病因

1.1 内部因素

运输应激与畜禽品种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畜禽品种对应激反应表现出不同的差异。产仔多、生长快、屠宰率和瘦肉率高的品种较易发生运输应激,如皮特兰猪(pietrain)、约克夏猪(yorkshires)及汉普夏猪(hampshire)等,而本地猪和杜洛克猪对运输应激有较强的耐受性,同一品种不同个体间对应激反应的表现也存在差异。

1.2 外部因素

1.2.1 环境改变

当畜禽被突然强制混群装入车船,各种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增强,机体神经处于极度“紧张”状态,内分泌、神经系统活动增强,新陈代谢紊乱诱发应激反应。

1.2.2 缺水应激

畜禽长途运输缺水时间过长,神经-体液调节无法正常保持水和氯化钠等无机盐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的动态平衡,会对畜禽造成严重影响。畜禽长时间得不到饮水与饲料补充,仅靠代谢过程产生的水无法满足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导致畜禽慢性脱水,长期慢性脱水可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甚至直接威胁畜禽生命[2]。

1.2.3 缺氧应激

正常的有氧代谢是从呼吸系统的通气、气体交换开始的。畜禽饲养密度过高,天气炎热,条件限制极易造成畜禽缺氧,畜禽缺氧或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乳酸和酒精。乳酸的形成会使畜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肌肉酸痛。乳酸过多还可能引起畜禽内环境改变、乳酸中毒等。轻微的缺氧应激会使畜禽免疫力下降,重者会造成畜禽呼吸困难,尿少汗多,心跳停止,缺氧窒息而死亡。

1.2.4 热应激和冷应激

运输途中畜禽不断排出废弃物,加之天气炎热,容易形成高热高湿的环境,畜禽正常的热平衡受到破坏,畜禽散热能力受阻,只依靠物理调节已经不能维持热平衡,容易引起畜禽散热困难,出现心力衰竭、脑充血、黏膜出血、肺水肿等现象,畜禽常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夏季环境产热和机体代谢产热与散热总量发生失衡,畜禽的新陈代谢、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同时,热应激会使种公猪出现无性欲或性欲缺乏的现象;母猪发情迟缓、不发情、暗发情或异常发情,错过发情期[3]。

当畜禽处于冷应激状态时,日粮能量主要从用于生产而转向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产热不足时蛋白利用率下降,生长速度减慢。研究表明,冷应激会影响动物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4]。

1.2.5 拥挤应激

拥挤应激会造成某些潜在疾病的发生,引起畜禽采食量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等。研究表明,拥挤应激时动物耗氧量会成倍增加,同时会导致多种参与机体生物氧化的酶类发生变性,生物活性丧失,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酶类的催化作用,ATP和磷酸肌酸水平降低,糖酵解和糖的分解代谢加强[5]。

1.2.6 其他诱因

运输前对畜禽的保定和驱赶,运输途中畜间争斗、车船颠簸、营养代谢、配种繁殖、分娩泌乳、肌肉运动、血压升高以及硒和VE缺乏等都可能成为应激原,诱发应激反应[6]。有些应激反应不易被观察出来,如未被及时发现,会对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产生很大影响。

2 运输应激综合征的发生机理

运输应激综合征的发生涉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同时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运输应激会使畜禽在运输过程中呼吸和心跳加速,体温升高,采食量和免疫力下降,严重者会突然倒地死亡。运输应激会使奶牛精神紧张不安,肌肉收缩,严重时发生肌肉震颤和排尿频繁。家禽主要表现为生理机能失调,轻则生产性能下降,重则引起大批量死亡。

畜禽的应激反应主要分为2个阶段:一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阶段;二是交感-肾上腺髓质阶段[7]。有学者研究发现运输应激引起血糖和血浆皮质醇的应答性反应主要是通过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引发,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参与了运输应激所引起的呼吸频率增高的相关应答[8]。

3 运输应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3.1 急性和神经型猝死

运输途中畜禽在受到高温、碰撞等条件刺激时,不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有的畜禽在运输开始后仅3~5 h就突然昏迷倒下,呼吸困难,全身颤抖,频繁排尿,对外界的变化不做出任何应答。患运输应激综合征的牛表现高度兴奋,颈静脉怒张,常用头抵撞车厢壁,不断磨牙,几分钟后倒下,有的牛从口鼻喷出粉红色泡沫后很快死亡。患猪则表现出肌纤维颤动,精神沉郁,肺部严重淤血,步履艰难或卧地不能动弹。

3.2 患病畜禽体温迅速升高

温度升高会导致畜禽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下降。当气温高于30℃时,气温每身高1℃,猪平均日采食量下降300 g。患猪的皮肤出现阵发性潮红,继而发展成紫色,可视黏膜发绀,如果救治不及时,80%以上的病猪于30~80 min进入濒死期。

3.3 生产性能下降

畜禽经运输应激后,即使不出现死亡,往往表现生产性能下降,产蛋母鸡会出现停止产蛋或蛋品质下降,猪屠宰后肉呈现PSE肉、DFD肉、背最长肌坏死等。牛运输应激临床上呈现胃肠炎、瘤胃臌气、瓣胃阻塞、前胃迟缓等病症,夏季在牛饲料中添加0.5%碳酸氢钠与氧化镁配合使用效果更佳,可减缓热应激,调节瘤胃pH。

4 运输应激对畜禽机体的影响

运输应激会对畜禽的神经—体液调节系统、物质和能量代谢、血液生化指标、免疫功能及生产性能等产生重要影响。

4.1 对畜禽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运输应激后犊牛血液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加,而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减少。有学者通过测定9月龄夏南牛运输应激前后生化指标、离子指标和血常规指标,表明与运输前相比,淋巴细胞总数、血清无机磷和钾离子显著降低,尿素氮含量和淋巴细胞百分率极显著降低,白蛋白和葡萄糖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皮质醇、氯离子和钠离子极显著升高[9]。运输应激也会引起动物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糖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发生相应变化。

4.2 对畜禽免疫机能的影响

运输应激能使动物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同时持久的应激会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

4.2.1 对畜禽细胞免疫的影响

婆罗门牛经过72 h的长途运输后,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较运输前48 h显著降低,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在运输后6 d才恢复到正常水平[10]。运输应激可增强仔猪的免疫状态,促进应激基因的快速表达,使机体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来应对不良刺激,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4.2.2 对畜禽体液免疫的影响

当应激因素较弱时,动物会加强自身的体液免疫,当应激因素较强并持续时间较长时,动物的体液免疫反而会出现下降。应激时的免疫抑制可保护机体免受更严重的损伤,但应激反应会降低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容易引起感染或疾病的发生。

4.3 对畜禽肉质的影响

应激引发的异常肉常表现为肉质松软、色泽变淡、水分渗出及局部性坏死等。驱赶、抓捕、运输压力(密度、距离、天气、速度)、电刺激等应激刺激,均有可能发生PSE肉和瘁死肉。发生突然死亡的畜禽在屠宰后不同时间肉的温度、pH、剪切力均会下降。pH值、肉色、嫩度等是评价肉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宰前长途运输应激会显著影响猪肉色、肉质、系水力和肌肉pH等。

4.4 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当应激源作用于机体时,神经中枢和下丘脑兴奋,畜禽处于紧张兴奋状态,会产生体重下降和体温升高等不良影响。当畜禽无力抵抗应激源作用时,机体则进入衰竭阶段,新陈代谢受阻或紊乱,严重者导致死亡。

5 畜禽运输应激综合征的防治

5.1 加强品种选育

对于应激敏感的畜禽,最根本的预防办法是提高家畜免疫机能,减少因运输应激造成的损失。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应注意选育繁殖工作,对于不适于种用的要及时淘汰。

5.2 减少应激反应

尽量避免或减少在夏季运输;装卸动物时应尽量减少应激;编组时把来自同一畜舍或养殖基地的畜禽编到一组,避免任意混群,减少争斗;保证畜禽饮水及饲料供应;妥善安排转运时间,运输途中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开高温,减轻噪声刺激。

5.3 设置防护装置

在运输前可根据运载量将车厢用隔板隔成3~4个空格,并铺以垫草。或用特制铁笼装车运载,以避免畜禽堆积。

5.4 改善运输环境

运输前对动物畜舍内部、四周和运输工具等进行消毒,防止运输过程中患病畜禽与健康畜禽交叉感染和疫情传播。选择合理的家畜装载密度,适当的运输工具,保持较低车速,减少启动和刹车频率可缓解应激对畜禽的危害。行车一段时间,应停车观察畜禽状态,及时驱散堆压的畜禽;夏季炎热天气,应停车蔽荫休息,并用冷水冲刷车厢,以降低车厢内温度。

5.5 药物防治

对应激敏感畜禽,在运输前可用氯丙嗪进行预防注射。可选用能明显提高动物耐受力,有降低基础代谢、抗疲劳作用、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的中药;也可以选择具有镇静安定作用的西药,达到抗应激、镇静、镇痛和肌松作用。

5.6 添加抗应激添加剂

可选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制剂,如干扰素、白介素-2等;畜禽在运输应激状态下机体对VE需求量增加,因此,饲料中应适当补充VE制剂。另外,还可用抗应激产品,如矿物质类、维生素类、抗生素类、中草药类、复合抗应激药物等。

6 结语

基于畜禽运输应激的产生机理,探究从分子水平选育抗应激新品系是根本上减少运输应激损失的关键。在应激QTL或

者候选基因中寻找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可为选育抗运输应激的家畜新品系提供依据。增强畜禽的抗运输应激能力,不断提高畜禽生产的科学化水平,对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林,张海军,岳洪源,等.运输应激对畜禽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J].家畜生态学报,2009,25(3):53-55.

[2] 吕建辉,蓝国文,高泽东.畜禽运输应激综合征的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2005,32(1):11-13.

[3] 董德宽.畜禽的运输应激及其防治[J].家畜生态学报,2007(9):60-62.

[4] 张林.运输应激对肉仔鸡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5] 周保芹,王庆泽.畜禽运输性应激产生的原因与危害[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6,32(6):83-87.

[6] Calamari L,Abeni F,Calegari F,et al,Metabolic conditions of lactation Friesian dairy cows during the host season in the povalley,2-Blood minerals and acids-base chemistry [J]. Int J Biometeorology,2013,52: 97-102.

[7] 张国平,赵硕,阿丽玛,等.肉羊运输应激及其危害[J].家畜生态学报,2017(3):46-48.

[8] 刘延鑫,李婉涛.运输应激对家畜理化指标和肉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14(2):2-5.

[9] 柴进.宰前应激对猪肉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10] 张林,岳洪源,张海军.不同强度的运输应激对肉仔鸡血液应激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 2009,43(3):61-63.

猜你喜欢
机体畜禽运输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邓俊峰作品选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