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鹅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重点

2018-02-13 18:29,,
畜禽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鹅群雏鹅饮水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山西 太原 030031)

0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向现代化养殖发展,养鹅已经成为热门的投资少,见效快的养禽业,发展前景较好。鹅属节粮型水禽,较容易饲养,以食草为主,生长速度快、疾病少且抗病力强、饲料报酬高、生产周期短、效益显著等均是其特点。但是饲养管理鹅的技术,对于广大农民而言相对缺乏,有时会出现亏本的现象,且育雏是养鹅的关键,所以科学而精心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

1 育雏的方式选择

1.1 选择健壮的雏鹅

脐部收缩愈合完好,羽毛清洁、有光泽、发育整齐,腹部松软宽而平,无血痕、卵黄吸收良好,体重适中,眼睛大而有神,活泼好动,腿部粗壮有力,用力一抓感觉其有弹性、挣扎有力,反应灵敏,把雏鹅仰翻放置可快速翻身站立。可选择25瓦灯泡,当发现卵黄吸收不完全时,促进卵黄吸收,放在雏鹅腹部烘5~10 min。

1.2 入雏前场地选择和消毒

在水中洗浴和嬉戏,是鹅的生活习性,在水中便于顺利进行其交配活动。除此之外,鹅喜欢干净,当水质污染严重或者是没有水供其洗浴,会影响其健康的繁殖和生产。所以,发展养鹅需保持水源充足,并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在丰富的青草资源条件下展开。饲养场地需保持运动场地宽敞平坦、游泳池不漏水,所以修建运动场和游泳池是必要选择[1]。应在购进雏鹅前15 d,把饲养的设备和场地冲洗干净,之后用清水冲洗,选择2%的碱水或者是15%的生石灰消毒。完全封闭好鹅棚,之后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或甲醛行薰蒸消毒,之后通风换气,消毒且晒干垫料用的稻草、秸秆之后,便可使用。

1.3 育雏舍的条件

需将干燥、空气新鲜、卫生、温暖的良好生活环境提供给雏鹅。需仔细维修并检查育雏舍,在雏鹅进舍前检查隔板、保温灯、网床等基础设施,并添堵鼠洞、透风口。之后需对全舍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和清扫。搬到室外清洗网床、食槽、饮水盘,且选择2%的苛性钠水溶液洗刷消毒。给地面撒上石灰粉,并清除墙面的灰尘和地面的粪污。最后关闭门窗,应用熏蒸消毒法,按用21 g/m3的高锰酸钾、42 mL/m2甲醛进行熏蒸消毒,之后最好给予2个星期的空舍。

1.4 育雏方式

通常包含网上和地面垫草育雏法。不管是对何种方法的选择,为了方便管理,均需将中间留出人行道,并把育雏床面分成若干小格。当采用地面垫草育雏时,需保持无氨味且清洁干燥,垫草要勤换。当选择网上育雏时,在床面上铺塑料网之前,需先用葵花杆、竹竿扎制育雏床架,做到宽2.5~3.0 m、高70~80 cm,最佳的选择是人站在床架两边能够抓到雏鹅,可按照育雏量选择适合的长度,做到节约燃料,并省工省力,可提升15%~20%的育雏成活率[2]。

2 肉鹅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2.1 雏鹅的放牧、饮水、开食

在喂养的过程中,需适量增加日粮中的蛋白质,且充分保证青饲料的供给,做到定时定量,少给勤加,且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在进食后1~2 h内,鹅苗需先饮水,一些因身体较弱不会饮水,需将雏鹅嘴放入水中进行人工教饮,促使其可反复几次饮水直到学会。为了减少应激,可加2%的葡萄糖到水中。前2~3 d,也可将少量的恩诺沙星、红霉切碎的青料,以及准备好的小鹅专用饲料加水拌湿,方便采食。放牧时间在21~30日龄延长3~4次/d,且早晚各补饲1次,之前的11~12日龄开放牧,5~6次/d饲喂,以饲喂表料为主;4~10日龄给予青料60%,并进行8次/d饲喂;1~3日龄青料50%,且6次/d饲喂。除此之外,需要做到随着日龄的增加延长放水的时间;放牧放水时要注意对雨淋、惊雷、鼠害、惊群、日晒的预防。

2.2 鹅舍的温度与湿度

弱雏稍高,壮雏稍低;群小稍高,群大稍低;冷天稍高,热天稍低;夜间稍高,白天稍低是育雏保温应遵循的原则。通常4周之后便能够安全脱温。鹅育雏的第1周温度,应保持29℃左右,在具体操作的时候,需之后每周降低2℃~3℃,要结合育雏期间天气变化情况,进行实际温度的降低,且每日降温不超过1℃。针对育雏成绩而言,外界环境的相对湿度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所以需选择相应的通风防潮措施,将较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提供给雏鹅。10日龄后雏鹅垫草含水量增大,呼吸量和排粪量以及体重增加,65%~75%应是相对湿度的控制范围,且室内易潮湿,尽量的结合起保温和通风等综合措施,做到勤换垫料,尽量满足湿度条件。

2.3 育雏的密度

良好的保证鹅群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合理的饲养密度非常关键。恶癖的发生与育雏舍内的卫生、空气、湿度和饲养密度间均存在直接性的关系。当存在较大的雏鹅饲养密度时,雏鹅的出现饥饱不均,残次雏增多,抢水抢料,卫生环境差,吃食拥挤,甚至出现鹅群整齐度和平均体重的下降,出现恶癖,生长发育受影响,容易发病。过小的雏鹅饲养密度不利于设备的充分利用和保温,以及劳力的合理使用,因此雏鹅的饲养密度1~2周龄,20~30只/m2;3周龄15只/m2;4周龄12只/m2,随着逐渐增加的日龄,饲养密度也渐渐降低。

2.4 防疫和清洁消毒

需严格依据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并按照鹅病流行的特点,科学的使用药物,避免或者是减少寄生虫病和细菌性的发生,促进雏鹅健康生长。除此之外,还要进行用具、生活环境、水质、鹅舍等的消毒,并做到定期消毒,用2%的百毒杀喷雾每周消毒一次,在每批鹅出售或者是转群之后彻底消毒和清扫,将环境中的疫病的传播和微生物滋生密度最大限度的减少。

3 鹅的疾病控制

3.1 防治寄生虫病和细菌病

通常开始驱虫是在雏鹅15~20日龄的时候,要建立正常的驱虫制度,在抗蠕时灌服1次,为了保证鹅免遭绦虫的侵害,需每隔20~25 d再驱虫1次。之后,交替在饲料中使用抗球虫药,防止鹅球虫病的发生。在育雏期饲料中,针对巴氏杆菌、杜绝沙门菌、大肠杆菌等感染,加入0.1%氟苯尼考粉,为了防治大肠杆菌病感染,将庆大霉素加入到1~5日龄饮水中,用量3 000~5 000 IU/只。

3.2 小鹅瘟防治技术

小鹅瘟是主要危害雏鹅的烈性传染病,因小鹅瘟病毒引起,存在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腹泻、精神萎靡、食欲废绝等,是患病雏鹅的表现。剖检可见典型的肠道黏膜坏死脱落、出血性渗出性肠炎、渗出物凝固形成栓子堵塞肠腔。针对产蛋孵出的雏鹅群,未经免疫的种鹅,应用鹅胚弱毒疫苗在出雏24 h内进行免疫,免疫7 d内进行隔离饲养,每羽0.1 mL,存在较高的保护率。雏鹅群在出雏24 h内,在该病的流行区域需每羽皮下注射0.5 mL,用琼扩效价在1∶8以上的高免血清,有效控制和预防疾病的发生和预防。

3.3 脱水及感冒的治疗方法

雏鹅体内的水份得不到及时补给,饮水和开食的时间过迟,重则会造成瘫软,衰竭而死;轻则雏鹅体重减轻且精神不振。在治疗的时候,需将VC和5%的葡萄糖混合液投服给病鹅,即刻降低饲养的密度,连续服用3 d。

当雏鹅感冒时,因为舍温不稳定或者是气温突然降低,雏鹅出现呼吸困难、甩头,以及畏寒流泪和鼻液、羽毛蓬乱的情况。在防治的时候,需改善雏鹅饲养管理,避免贼风侵入,保持舍温稳定,并用0.3%金霉素拌料喂养连续3 d。

4 结语

良好的育雏是肉鹅养殖的基础,防疫是保证,管理、饲料和饲养是关键,即在养鹅生产中,种、料、养、管、防是5项关键技术,需将每一环节的工作都切实做好,才能获得较高的产出,达到良好的养殖效果。

参考文献

[1]柏庆荣.肉鹅高效饲养管理技术[J].中国家禽,2012,34(22):50-51.

[2] 王瑟如.商品肉鹅饲养管理关键技术[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6):89.

猜你喜欢
鹅群雏鹅饮水
被鹅追
鹅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简易饮水鸟
雏鹅痛风“三步五防”更有效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浅谈雏鹅养殖关键技术措施
浅谈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放鹅娃
雏鹅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与育雏方法
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