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猪主要疾病的防治措施

2018-02-13 21:15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抗热伊维肌注

李 欢

(广西柳城县东泉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柳城 545200)

夏季猪病呈现多发流行趋势,严重制约了养猪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夏季危害猪主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预防措施

1.1 环境控制

(1)现代规模化猪场要科学选址建场和布局猪舍,猪舍的设计及其配套设施有利于通风、排湿、散热,进入夏季高温时节,启动有效方案进行降温解暑。(2)夏季猪群要根据不同品种、日龄、体况、功用等合理均群限密,防止过于拥挤和造成猪体散热不良。(3)及时清除猪舍内大量蓄积的粪尿、潮湿垫料等,防止过度污染和产生生物发酵热及有害气体危害猪群。(4)定期进行保洁消毒,对猪舍内环境、料槽、水槽、用具每周至少保洁消毒1次,必要时可带猪消毒。(5)适时驱除体内外寄生虫、消灭蚊蝇及鼠害等,控制好流动的中间传播媒介,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防止其在群内散播相关疾病。(6)强化猪群内动态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群内早期发病个体,快速隔离救治,并对原发病舍进行必要的保洁消毒处置,严防疫情在本场(舍、栏)进一步扩散蔓延。

1.2 改善饲养管理

(1)随猪群的生长发育机动调整同一猪舍内的放养密度(限密均群),避免高密饲养加剧热应激发生率。(2)夏季务必全天不间断供应清凉饮水,水温控制于10~15℃效果最佳,可促进猪体散热,必要时饮水添加复方电解多维、食盐、小苏打等维持机体代谢平衡,并可增进猪的抗热应激能力。(3)科学配制和饲喂饲料日粮,在夏季热应激状态下,猪的采食量下降,导致相应减少了重点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因而影响了猪的生长与健康,合理的抗热应激日粮调控应适当提高重点营养浓度(能量和蛋白质等的水平),并主动补喂一些青绿多汁饲料、添加适量脂肪(添加量约为2%~3%)、添加小苏打等对增进猪的抗热应激能力有利。(4)合理调整夏季饲喂方式方法,一般夏季最好在早晚凉爽时进行饲料投喂,中午高温时刻尽量少喂或仅喂少量青绿多汁饲料,坚持少食多餐原则,每日喂料3~4次即可,这样猪的日增重较快、耗料量较少、经济效益较高。

2 治疗方法

2.1 病毒+细菌或类细菌混感综合征

在夏季猪场常见高发,广谱实效方剂推荐为:(1)以呼吸道显症为主的,症见病畜眼鼻分泌物增多、喘咳、呼吸锣音、呼吸困难等,首选“氟苯尼考注射液(0.1mL/kg)+替米考星注射液(0.05mL/kg)”混合肌注,1 剂 /d、注 3d;(2)以消化道显症为主的,症见病畜所排粪便异常,包括湿热下痢、便秘或腹泻、血痢等,或伴消化不良、少食或绝食、呕吐等,首选头孢菌素或氨苄西林钠(0.1g/kg)+黄芪多糖注射液(0.2mL/kg)+VC注射液 5~10mL 混合肌注,1剂 /d、连用 3d;(3)在肌注治疗同时,有必要采取支持疗法。

2.2 针对夏季急性中暑病例

若出现中度至重度神经症状(癫痫、共济失调、过度兴奋、肌群震颤、肢体僵直等),很容易发生急性猝死,笔者结合实践总结认为,此类病猪应立即避开热应激源、撤离至阴凉、通风处,采取紧急放血100~200mL(尾尖、耳尖、蹄头放血),之后再采用对症药物注射治疗,这样能有效防止病猪发生急性猝死、提高治愈率。

2.3 治疗寄生虫病

要注意合理选药:治疗肠道蠕虫病首选抗蠕敏、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对症治疗(拌料内服);治疗螨虫首选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注射液肌注,或拌料内服高纯度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同时配合杀螨灵溶液浸渍体表杀虫效果明显;球虫病首选新型抗球虫制剂(复方磺胺、地克利珠等),猪球虫病、弓形虫病关键在于消除外界环境致病因素,治疗以广谱复方驱虫药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抗热伊维肌注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SiCf/SiC复合材料涡轮导向叶片的抗热冲击性能研究
Al2O3抗热震陶瓷的研究进展*
伊维菌素长效制剂研究进展
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抗热裂性研究
改良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
国内首个0.6%伊维菌素预混剂(伊力佳)上市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等春天
UPLC-PDA-QTOF/MS分析肌注胆木注射液后大鼠血浆中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