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黄痢的病因分析与防治

2018-02-13 21:15刘梅花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黄痢酮体初乳

刘梅花

(青海省大通县长宁镇畜牧兽医站,青海 大通 810100)

仔猪黄痢的引发原因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因此又被称为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在出生仔猪中是一种急性的致死性肠道感染的传染性疾病,具体发病特征为下痢、脱水、粪便为黄白色。引发该疾病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在室温下可以存活数周之久,在土壤以及水中的生存时间更是可以达到数月。通常使用消毒药水可以迅速的杀死大肠杆菌。在猪群中一旦有该疾病的发生,通常会迅速蔓延,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传播,引起整个猪场的猪患病。

1 仔猪黄痢的发病机理及症状

在母猪的妊娠期胎儿的生长环境是羊水,伴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羊水逐渐变得浑浊,胎儿清洁羊水的方式是吮吸吞咽羊水然后排尿进行清洁,在羊水中的脏物则会留在肠道中以粪便的形式存在,其颜色为金黄色或是黄绿色,所以,胎粪在排泄时所有引起仔猪腹泻所排出的粪便均为黄色。所以仔猪黄痢的发病原因的实质是新生的仔猪在排泄胎粪时所引起的腹泻,其主要特征是排黄色的稀粪,造成严重的脱水,具有比较高的死亡率,特别是在3d以内的仔猪死亡率由其高,可以达到80%左右。仔猪在发病时其发病特征是肛门处松弛,导致稀粪自动流出进而导致口渴,出现精神沉郁的现象,脱水情况比较严重,出现不吃奶、全身瘫痪、相继病发死亡的现象。对脱水严重的病仔猪原则上是进行补液处理,但是三日龄的仔猪进行静脉注射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应该以首先以预防保健为主。

2 诊断要点

根据仔猪的发病现象以及临床病状的表现来看,特别是2~3d大的仔猪如果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的稀便时,并且进行剖检检查出可见急性卡他性胃肠炎可以初步的确诊为仔猪黄痢。然后采取其病科,进行病原学的检查;然后再仔猪的小肠前部取样,进行进一步的确诊。

3 防治措施

3.1 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黄痢

首先要保证母猪在怀孕的后期的营养,保证仔猪的出生重量的提高并且促进胎儿免疫器官更加健康的发育。对大肠杆菌的致病原因是一种条件性致病原因,如果仔猪的抵抗力比较弱,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的话仔猪比较容易发病。根据仔猪的黄痢的发病特点,进行该疾病的防治时可以从母猪的妊娠的后期进行,具体的方法是在母猪的怀孕后期要加强母猪的营养,让仔猪的出生重量得以提高病促进出生胎儿的免疫器官发育完善。

做好母猪的前期保健工作,一些仔猪在刚出生时就会发生黄痢,具体的引发该疾病的原因是在母猪的围产期发生了感染,同时这种疾病通常会伴有母猪的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并且体温升高的情况。在母猪进行生产的前15d左右要对母猪的保健工作做好,防止胎儿以及母猪发生感染。同时对猪舍要进行彻底的清理并且进行消毒处理。

对母猪的乳房做好保护及消毒工作。有一些猪舍由于卫生条件不达标,导致母猪的乳房上容易沾染粪便,因此仔猪在进行吃奶时很容易将粪便一起吃进肚子里,非常的容易导致大肠杆菌的感染,所以在进行仔猪黄痢的防治以及控制时做好乳房的消毒工作是关键。

对正在泌乳的母猪要加强其饲养管理,保证初乳的质量足够好,通常2d以内的乳汁被称为初乳,初乳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仔猪的抗病能力。因为在母猪的初乳里有大量的镁盐的存在,可以有效的促进仔猪的排泄,所以初乳质量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仔猪抗病能力,提高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以及卫生环境干净整洁的保证是减少大肠杆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3.2 由母猪疾病引发的黄痢

在母猪生产过后通常会有许多的原因引发母猪的膘、脂肪等快速分解的现象,从而导致酮体病的发生,母猪产生酮乳,如果仔猪吮吸了这种乳汁,将会导致酮体中毒发生中毒性腹泻,引发黄痢的发生。由这种情况引发的腹泻会导致患病的仔猪体温下降的情况发生,使用抗生素也起不到有效的作用。因此预防这种疾病的关键是预防母猪酮体病的发生,让母猪不会出现快速掉膘的现象。在传统的母猪的饲养过程中并不是很注重其营养,只是重视仔猪,从使母猪掉膘现象经常发生,这种原因引发的仔猪黄痢也比较常见。

通常如果母猪患有乳房炎以及其他的一些炎症性时,这些炎性物质会进入到乳汁中,会提高引起中毒性腹泻的机率,在7日龄以内表现为黄痢症状,7日龄以后会有腹泻现象发生。因此出现这种情况时首先应检查母猪是否有疾病,先解决母猪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仔猪的问题。

猜你喜欢
黄痢酮体初乳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仔猪黄痢及其防治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尿酮体“±”或“+”代表啥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哪些措施可帮助初生仔猪摄入初乳
仔猪黄痢的防治探讨
高职生物化学“肝中酮体的生成作用”实验的教学
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