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断传染源和传染途径的重要性

2018-02-13 21:15冯玉兵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传染源病畜猪病

冯玉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畜牧兽医局,甘肃 白银 730600)

现阶段,生猪养殖是我国畜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之一。近些年,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各类猪病发生的频率与带来的危害也不断加大,特别是在规模化养殖场中,猪病发生愈加频繁,种类不一,形式各异,而且传播速度加快,传染范围广泛,给生猪养殖带来严重威胁。如何有效防疫猪病以减少养殖成本与养殖损失,是当前动物卫生防疫机构与广大生猪养殖户关心的重点问题。

1 猪病防疫的主要思路

我们知道,猪病的发生与传播离不开以下三个要素,即易感生猪、传染源、传播途径。这三个要素在猪病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只要缺少其中之一,则猪病无法实现规模化传播。为此,在防疫猪病过程中,可以从这三个要素入手,通过采取恰当措施与手段来切断这三种要素之间的联系,即做到净化易感生猪,切断传染源以及切断传播途径等,来进行猪病防疫。这既是防疫猪病的关键所在,又是防疫猪病的主要思路。

2 猪病防疫的主要策略及措施

2.1 净化易感生猪

(1)加强免疫接种

在猪病防疫过程中,实行疫苗免疫接种是最佳防疫手段之一。对此,可以依据当地或规模养殖场内易发猪病类型、传染特点、传播条件等要素确定易感生猪群,并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定期给易感猪群注射免疫疫苗,以此提升易感猪群的体况与免疫能力。在疫苗接种过程中,要选择达标、合格的疫苗,杜绝使用劣质、假冒疫苗,且在疫苗接种时应当按照使用说明书,执行严格的接种程序与接种规定。

(2)加强养殖环境管理

养殖环境恶劣是猪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对此,在猪病防疫过程中,要加强对生猪养殖环境的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养殖环境卫生条件,科学采取定期消毒、及时清粪、清除残渣和废弃物等措施,保障生猪养殖具备良好的卫生环境。

2.2 切断传染源

猪疫病传播中,传染源可以为染病生猪,也可以为隐性感染生猪。其尿液、血液、粪便、唾液等分泌物都携带大量的病原体,可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染其他健康猪群。对此,在防疫猪病时,除需净化易感猪群外,还需要严格控制传染源。措施包括:(1)严格控制外来猪群的质量,坚持从无疫区进行引种。有条件的养殖场还可实行“自繁自养”。对引入的猪群,必须经过动物卫生检疫机构检疫确认无疫后,经隔离饲养30d后,确认无异常后才可混群饲养;(2)做好隔离工作,特别是在猪场出现病猪时,要在第一时间将病畜进行隔离,同时对病畜接触过的饲料、器皿等也要严格消毒;(3)实行封锁,即严禁将病畜及其相关污染物传播出去,确保猪病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以防止猪病蔓延。

2.3 切断传播途径

猪病传播过程中,传播途径必不可少。传播途径主要指病原体感染猪群的方式,可分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其中,直接接触传播指的是病畜和健康猪发生直接接触而引起的猪病传染,间接接触传播值得是通过饲料、空气以及被污染的水等媒介间接地将病原体传给健康猪群所引起的猪病传染。在猪病防疫过程中,及时且有效地切断传染途径也是防控与遏制病原体扩散的重要举措。

2.4 实施紧急隔离与无害化处理措施

疫病暴发初期,饲养人员一旦发现感染情况则应当紧急将病畜进行隔离,同时检测同一圈舍的其他生猪是否出现染病情况。经过排查之后,若只是单只感染或小规模感染,则只需对病畜进行隔离治疗,以防止猪病扩散。同时,对病畜的分泌物以及病死畜的尸体等,要通过焚烧、深埋等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确保污染源不发生扩散。

3 结束语

在猪病防疫过程中,要想切实取得成效,则重点在于净化易感猪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三个方面,同时按照事前预防与事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构建科学的疫病防疫机制,以保障猪场养殖安全。

猜你喜欢
传染源病畜猪病
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2019猪病净化技术高峰论坛”聚焦区域净化
RNA干扰技术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猪病中的应用
猪病诊断的一些误区
反刍家畜瘤胃积食的中兽医诊治临床研究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