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尿路感染的科学防控

2018-02-13 21:15刘文进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母畜尿路感染病原体

刘文进

(重庆市葛兰镇畜牧兽医站,重庆401231)

现代规模生猪养殖过程中,母猪的健康养殖对养殖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笔者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科学辨证母猪尿路感染综合征,优化预防控制措施。综合防控效果明显提升,为兽医和养殖户科学防控母猪尿路感染提供了成功经验借鉴。

1 母猪尿路感染的症状特点及危害

母猪尿路感染较多见于能繁母畜,尤其是妊娠期、分娩期前后的母猪最为高发。症见病畜小便黄赤、血尿、尿液浑浊、尿淋漓不尽等,严重者还可出现尿路结石、尿潴留、排尿不畅等,本病属于常见高发的母猪产科炎症之一。其危害在于:引起炎症的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血液原虫等)除了导致下段尿路(膀胱、尿道)炎性病变外,还可能蔓延至上段泌尿器官(肾脏)并引起肾盂肾炎,肝肾的病变会导致家畜免疫力下降;结合临床实践观察,繁殖母猪的泌尿与生殖系统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常见的母猪“三炎症(子宫内膜炎、生殖及泌尿道炎、乳房炎)”多是同时发生,轻者造成母畜综合生产性能、综合繁殖性能下降,重者直接导致严重的死淘率,养殖效益也因此大打折扣。

2 致病因素分析

科学实验研究表明,此病的诱发因子非常多,最重要的是因感染相关病原体而引起,比如:病毒(细小病毒、猪瘟病毒等)、致病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类细菌(支原体、霉形体)、血液原虫(猪附红细胞体、弓形体),上述病原体达到致病量时均可引发本病,兽医学临床上各种原发病之间表现为相互影响、互为诱导因素,多呈交叉感染、混合混感、多重感染的态势。此外,饲养管理水平低下、养殖环境不良时,母畜体质及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内源性感染;猪场生物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猪场(舍)内保洁及消毒灭源措施执行不严,养殖环境中各种病原体含量超标,猪群容易引起外源性感染,都是导致本病高发的重要原因。

3 诊断

本病以症状鉴别为主,凡是母猪产前后及产中出现“血尿、浊尿、尿淋漓不尽、排尿不畅、尿闭”等,以及尿道口(外生殖道)出现明显水肿现象的,一般即可诊断为本病。由于多数患尿路感染的病畜并无较为明显的症状表现,所以临床检查有时不能做出确诊,需要进一步作实验室检测,一般抽取新鲜尿液检查,经尿样分析,发现膀胱中正常菌群(有益菌)数量明显下降、而有害菌数量显著增多,且导致尿液特性发生明显变化的,即可鉴定为本病。

4 综合防治

本病整群防治应兼顾“母猪三炎症”的全面净化,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1)特别强调要做好养殖场内母猪对重大疫病疫苗免疫,可以根据本养殖场疫病流行和发展特点,做好相应的疫苗免疫计划,计划免疫是最有效的避免感染疫病的措施和方法,母猪能够给仔猪和胎生仔猪给予抗体,从而减少仔猪感染疫病的记录。(2)加强场外引种和外地购买生猪的疫病检疫和检测,特别是种猪(♀♂)的源头净化对预防本病意义重大。(3)强化饲养管理,规模猪场宜尽量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尽量减少外来疫病入侵风险;抓好猪舍清扫保洁及消毒灭源工作,长期保持清洁、干燥、采光及通风良好的适宜环境;夏季、疫情动态流行期应采取带猪消毒;在母猪不同的生长阶段都要进行合理适当的外阴消毒,能够有效预防病原的传入和感染从而诱发本病。(4)有效的预防管理,现代规模养殖场首选广谱高效、安全性较高的“复方黄芪多糖散,按 0.5%~1%拌料投喂,1~2 剂 /d,连喂 5~7d,可有效净化母猪三炎症。

5 小结

当前母猪尿路感染的治疗处方应全面兼顾广谱高效性和安全性,尽量优选对母猪“三炎症”均有实效的处方药,且要尽量减轻对肝肾的负担(毒副性)。以帮助病猪尽快恢复饮食欲。

猜你喜欢
母畜尿路感染病原体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缩宫素和氯前列醇的使用简介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母畜子宫脱出的诊治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浅析维生素对母畜繁殖力的影响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