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小尾寒羊患焦虫病的诊治

2018-02-13 21:15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群羊黄染羊场

张 波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大连 116600)

2017年9月14日,在辖区内某街道搞动物流行病学调查时得知,该街道辖区内养羊大户家中饲养的小尾寒羊近期出现发病情况,并出现批量死亡,笔者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养羊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对发病羊群及病死羊进行临床诊断和综合防治。

1 发病情况

该羊场坐落在金普新区大黑山脚下,2015年4月创建,占地面积10亩,羊场周边用铁丝栅栏围挡,内有3栋羊舍(50m×25m×5m),每栋羊舍前,有面积较大的运动场(50m×30m),该羊场生活区和饲养区分离,环境优美,卫生条件较好,各种应免疫苗均已免疫。该羊场现羊的存栏数是420只(其中种公羊2只,种母羊58只,育肥羊136只,当年生糕羊224只)。

2017年9月7日上午,畜主发现羊群出现异常,群中个别羊只食欲低下,体温升高,反刍停止,喘息,尿液颜色黄度加深,至9月10日,羊群病情明显增多,发病率高达30%左右,有20%左右的发病羊,除上述症状外,尿液颜色由深黄色变成棕褐色,有10%左右的羊出现腹泻并且便中带血,至14日,羊群出现批量死亡现象,其中种母羊死亡2只,育肥羊死亡24只,羔羊死亡69只,当时畜主虽然对其发病羊进行治疗,但由于用药不当,致使病情加重,出现大批死亡的后果。

2 临床症状

笔者对全群剩余的325只(已死亡95只羊)羊进行整体检查,发现种母羊有19只发病,育肥羊有43只发病,糕羊有68只发病,发病羊的临床症状大致相同,体温在39.5℃~42℃(呈间歇热),精神沉郁,食欲低下或废绝,反刍停止,机体消瘦、衰弱严重,皮肤苍白,可视粘膜黄染,触感皮下呈水肿状态,肌肉震颤,卧地不起,呼吸浅表(58次/min),心跳加快(112~135次 /min),一、二心音都弱,且节律不齐,有非器质性杂音,病羊有的表现便秘,有的表现腹泻,腹泻便呈黄褐色或黄黑色,便中含有粘液和血液、恶臭,尿液呈棕红色或黑红色。

3 剖检病理变化

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变性,呈灰褐色,切面湿润多汁,皮下组织、肌间结缔组织呈黄色胶东样水肿,腹水增多呈淡黄色,腹膜、浆膜黄染,浆膜有出血点,血液稀薄淡黄如水、不易凝固,肝脏肿大、变性,呈黄褐色,胆囊肿大、壁薄,内有多量粘稠状胆汁充盈,脾脏肿大、质脆,切面呈紫褐色,脾髓浑浊不清,用刀刮取极易脱落,肾脏肿大,包膜水肿、黄染,被膜下皮质部表面有点状出血,肾乳头有点状出血,肾盂内粘膜黄染,膀胱充盈,壁变薄,内有多量红色或黑色尿液储存,膀胱微黄染,膀胱内粘膜有褐色点状出血,肺脏呈水肿状态,有淤血、出血,切面挤压有多量的浅粉色带沫状液体流出,心耳肿大、呈黄褐色,心包液增多、色发黄,心房、心室扩大,心肌变软、无弹性、色泽变黄,心内外膜有出血斑或出血点。

4 临床诊断和实验室定性诊断

4.1 初 诊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发病症状及对病死羊的剖检病理变化可初诊为该批发病羊患焦虫病。

4.2 实验室对虫体确诊

(1)直接镜检 在无菌的条件下,颈静脉抽血,制成抹片,用姬姆萨染色进行镜检,发现位于红细胞边缘或偏中央有1~2个虫体,虫体胞浆呈淡蓝色,染色质呈紫红色,呈双梨籽形、杆状、逗点状、环形虫体,其大小近似红细胞半径。

(2)血清学诊断 做补体结合反应实验,其检测结果呈阳性反应。

4.3 鉴别诊断

该病注意与附红细胞体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相区别。

5 防治措施

5.1 治疗措施

(1)全群羊使用三氮咪,4mg/kg.bw,用生理盐水配制成5%溶液后,深部肌肉注射。间隔24h重复使用一次,病重者可使用3次。

(2)全群羊用5%葡萄糖、3%碳酸氢钠液混均后饮水。

(3)全群羊用口服补液盐(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微量元素、VC饮水。

(4)喘和水肿较重病羊,口服双氢克尿噻,3mg/kg.bw,2次/d。

(5)全群羊肌注硫酸庆大霉素,4mg/kg.bw,VB族20mg(1次量),2次/d。

(6)症状较重的病羊实施颈静脉补液,0.9%生理盐水500mL、5%葡萄糖 300mL、庆大霉素 4mg/kg、VC0.5g、地塞米松4mg,混均后静脉滴注。

以上除三氮咪用药2~3次外,其它用药持续5d。

通过以上综合用药治疗5d后,至9月18日下午止,除种母羊死亡2只、育肥羊死亡3只、糕羊死亡8只外,其它羊只基本康复。

5.2 预防措施

(1)每年的5月、8月、10月,用敌百虫原液配制成2%的水溶液进行3次药浴,条件允许,在每年的12月或次年的1月份,再进行1次药浴,可有效地杀死蜱虫来预防本病。

(2)圈舍墙壁、顶棚、运动场,用2%的热火碱水消毒之后再用5%的敌百虫溶液进行喷洒除虫。

(3)每年春秋两季,给羊肌注伊维菌素进行定期驱虫,每个季节注射2次,注射间隔为10d。

6 小结

有山林和蒿草密集的地域就有蜱虫,尤其在山林周边饲养羊只就易患焦虫病,病羊及带虫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虫体寄生在病羊的红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分裂成新的虫体,新的虫体再进入健康的红细胞内,再次分裂出新的虫体,如此循环往复进行。

本病是通过蜱虫传播的,当虫体被吸入到蜱的肠管内时,虫体进入肠上皮细胞中发育,形成不规则纺锤形虫体,之后再移行到蜱卵内,当幼蜱蜕化为若蜱时,可在若蜱的唾液腺中见到梨籽形虫体,蜱成虫叮咬羊只后,羊只就被感染发病。

猜你喜欢
群羊黄染羊场
猪黄脂病的原因分析及鉴别预防
山村春晓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阴黄证1例
识别宝宝生病信号
陈群羊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羊场疫病防控体系创建思路及分析
团结的班子
不同消毒液对手术室塑胶地板黄染的影响